桂枝嫂子略带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志超,你快回来一趟吧,有重要的事情要当面说。
”我心头一紧,下意识地认为是那三万块钱的事,“不用还了,就当是我送给小妮的。
”我几乎脱口而出。
电话那头的桂枝嫂子沉默片刻,语气更加凝重:“不光是钱的事,你还是回来一趟吧。
”这简单的几句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平静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明龙去世后,他媳妇第一次主动联系我,这究竟是怎么了?
我满心疑惑地踏上了回乡的路。
三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我和明龙的童年往事历历在目。
小学时,他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性格内向,很少与其他孩子玩耍。
作为他的同桌,我渐渐了解到,他三岁丧父,母亲改嫁,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
他小小年纪就承受着生活的重担,懂事得让人心疼。
“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我曾经好奇地问他。
他低着头,小声地说:“我怕……万一碰伤了别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也让我对这个苦孩子充满了同情。
明龙学习很努力,但却总是事与愿违,成绩平平。
记得四年级那年,他特别渴望得到一张奖状,可惜最终还是差了一点。
看着他失落的样子,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奖状送给了他。
他起初不肯接受,说:“不行,奖状上是你的名字。
”我二话不说,用橡皮擦掉了自己的名字,写上了他的。
看着他拿着奖状欢天喜地跑回家的背影,我知道,这个善意的“谎言”是值得的。
那张奖状后来一直被他珍藏着,贴在他家的墙上,直到多年后他爷爷去世也没有摘下来。
初中毕业后,我跟随父亲去城里学习瓦匠,而明龙为了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不得不留在村里。
每次回村,我都会给他带一些新衣服,但他总是舍不得穿,说干活会弄脏。
他勤俭节约的习惯,或许是源于童年生活的艰辛。
二十九岁那年,明龙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他才终于有机会跟我一起出来打工。
可是,他学不会瓦匠的精细活,只能给我打下手。
“技术活我干不来,还是出苦力吧。
”他憨厚地笑着,接受了自己的不足。
在工地上,我们认识了桂枝,一个同样命运多舛的女人。
她年轻时被父母卖给了一个老头,老头死后,她被赶出家门,无依无靠。
看着明龙和桂枝,两个同样经历坎坷的人,我萌生了撮合他们的想法。
在工地领班的帮助下,他们渐渐熟悉起来,并在一次过年时,桂枝跟着明龙回了村。
从那以后,明龙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脸上多了笑容,也开始学着买鞭炮、喝酒,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两年后,他们有了女儿小妮,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
好景不长。
今年三月,明龙被查出胃癌晚期。
为了给他治病,他们卖掉了刚买的小车,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明龙的离世,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桂枝嫂子要带着女儿回四川老家,留下空荡荡的房子,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这次桂枝嫂子突然让我回去,我以为只是为了还那三万块钱。
可是,事情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她不仅坚持要还钱,还要把房子交给我处置。
“以后还会回来看看吗?
”送她们母女上车时,我忍不住问。
“会的,等妮子长大些。
”她红着眼圈说。
目送着远去的出租车,我久久地伫立在原地,思绪万千。
明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最后的时光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或许也是一种圆满。
我缓缓地关上院门,脑海中浮现出那张贴在墙上,早已褪色的奖状。
这张奖状见证了我和明龙的友谊,也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在别人心中留下的印记。
桂枝嫂子为什么要把房子交给我?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意?
这三万块钱,究竟承载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