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八王议政”是一个关键的情节,八爷党借此试图逼迫雍正恢复祖制,以此来动摇雍正的统治基础。

然而,整个过程雍正虽然处于悬崖边上,却始终没退让一步,这是为何?
再看《雍正王朝》,才知“八王议政”其实是雍正设的局,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八王议政”离不开三个重要人物:
想当皇帝的弘时;一辈子不服输的老八;以及想尽办法整顿旗务的老四。
科举舞弊案后,雍正加大整顿吏治、旗务改革,这两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活。
老八看到机会,认为这是推翻雍正的好时候,关键就在于如何让旗主王爷带兵入京。
只要有了兵,一切就都好办了,这个时候弘时就成了关键先生。
打着看望老爹(雍正因舞弊案气病了)的名义,讨论起国家大事,顺带把“整顿旗务”拿到台面上。

雍正多精明的一个人,儿子一张嘴,他就知道对方要放什么屁?
“这话是谁对你说的?”
弘时自然不能说实话,说是自己的体会,紧接着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想要整顿旗务,就必须让旗主王爷进京。
老四小眼一眯,当即答应弘时请求,还让他协助办理此事。
弘时离开后,雍正干嘛去了呢?
转身去了老十三的府邸,商量旗主王爷进京一事。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雍正真的相信自己的儿子,为何又要去找老十三呢?
很显然,他不相信。
选择相信,是为了自己的计划,也就是接下来与老十三要说的事情。
02
在十三爷的府邸,雍正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让旗主王爷进京的想法,而且还是带兵入京。
“带兵入京”在古代可是大忌,毕竟这样的事情会威胁到皇帝,十三爷立即提出自己的担忧:
“奉天那边的铁帽子王,一向都是八哥负责联系,离开了他只怕很难办呐。交给他办,臣弟有点担心呐。”
一句话,说出了两个关键问题,而且还很致命。
第一个,八旗旗主王爷很多都是老八的人;
第二个,老八最近很不老实,若手里再有兵权,说不定会搞事情。

老四也是从九子夺嫡中拼杀出来的,难道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自然是知道的。
正如上述所言,他有自己的想法:
“让他去办,翻不了天。这个人呐,一向水深难测呀,正好借着这件事,看看他心里头,究竟是些什么打算?要是脓包迟早得挤了它。”
“这个人”自然就是指老八,至于“脓包”自然就是八爷党。
简单来说,清水不好摸鱼,浑水摸鱼的人才会出来,而雍正则想来一个黄雀在后。
老八等人果然上当!
旗主王爷入京后,他立刻带着人去接管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的兵权。

这两处都是老十三负责,没有他的命令,谁来了也不听。
可架不住老八带着弘时、弘昼去的。
两人向对方表示,“接管兵权”是皇帝的意思,不交就是抗旨。
皇帝的儿子都出来作证了,两大军营的首领也没啥能说的了,军权就这样被旗主王爷夺走。

接下来,便是老八带领八爷党逼宫,八旗议政正式拉开帷幕......
整个过程很精彩,平时躲在背后的“杂鱼”,这个时候都冒出了头。
老八、老九和老十与老四硬刚;几位旗主王爷也和雍正唱反调;就连最初支持雍正的隆科多都叛变了......
老四很心痛,内心却也在窃喜,好家伙,这一下捞到这么多条大鱼。
就在八爷党以为自己即将成功时,老十三赶到现场,就如康熙去世那晚一般。
只是一个眼神,老四就明白大局已定;只是一个身影出现,老八就明白大势已去。
不过,临走之前还不忘嘲讽老四一番:
这满朝文武大臣,除了一个你为他掌过灯的王文昭,两个高官厚禄的军机大臣,还有一个快废了的老十三,还有谁替你说话。
好似是在说,你看你这个皇帝当的有多失败。

也就是在这里,老十三的命运走到尽头,一口老血喷出去,直接去见了老爹康熙。
03
从结果上来看,八旗议政有惊无险,雍正获得全胜,八爷党核心人物被一撸到底。
在这段剧情中,还有两个细节值得推敲。
首先,图里琛的军权居然被隆科多替换了。
要知道,图里琛可是人精中的人精,这样的人怎可能被隆科多算计。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是故意的,目的就是引隆科多上钩。
其次,就是张廷玉的表现。
一直以来,张廷玉做事很稳重,究其根本就是善于揣测帝心。

也就是说,他知道雍正是在引蛇出洞,趁此时机干脆向老板表达一下忠心。
在此之前,张廷玉就曾提醒雍正“旗主王爷是带兵进京的”。
但雍正并不在意,或许在此时,老张就已经预见要发生什么了。
可能有人会说,若非老十三提前发现危机,去丰台大营夺回兵权,那不就悬了吗?
雍正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你怎知没有在丰台大营安插卧底,你怎知隆科多身边就没有他的眼线。
再者八旗议政之前,老四就把儿子弘历派出京城,只要有风吹草动,西北的岳钟琪立刻可以回京勤王。
在正规军队面前,丰台大营这些警备军,只是一些跳梁小丑而已。
八王议政时,雍正已经老了,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若再不处理隐藏在暗中的宵小,就没机会了。

因此,所谓的八王议政就是一个局,一个专门为老八等人设的局。
目的就在于引蛇出洞,为铲除他们找一个借口。
毕竟师出无名会落下千古骂名,何况雍正还是皇帝,杀人也得给个理由吧!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