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中后期内阁与宦官的角度来分析二者的关系演进

孙龙说影视 2023-05-22 10:44:21

前言

在中国历史时期的封建朝代中一直存在两种矛盾,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从秦朝设立三公即已出现,丞相制度从秦朝一直贯穿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后,虽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压力得以暂时释放,但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压力陡然而升。

皇权的胜利,从表面上看这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导致的,但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皇权却最终的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峰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需要,明朝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决策机构,即内阁制度。丞相废除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并由皇帝直接处理天下大事,其任务繁杂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和文书机构得此出现,并且不断完善。

明朝的中央制度

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大虽然极大缓解了皇帝的处政压力,但是其权力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到皇权的运用,这在明朝中期显现的最为突出。随着内阁权力的扩大,皇帝甚至出现了多余的程度,俨然古老的丞相制度在明朝中期又死灰复燃了。于是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明朝皇帝便开始宠信身边亲信之人,即以宦官为主,利用他们对皇帝的极度忠诚,来制约朝堂上一家独大的内阁势力。

《明史》记载:“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从明朝初期的内阁领导政务,到明朝中后期内阁与宦官势均力敌并不断展开斗争,这都维持着当时明朝政务运行机制的大体平衡。但是到了明朝晚期,尤其宦官势力的愈发崛起和壮大,他们不断强烈干预政务决策,甚至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皇帝的代言人,随意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处理朝政,当初的平衡体制被打破。内阁俨然成为有名无实的机构,而二者的关系也是宦官极力打压内阁,并对其形成压倒性的局面。

明朝的内阁制度

内阁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明朝建立之初,政治机构延续元朝处理政务的传统,以中书省主管全国政务,一切政务皆交由中书省进行决断,丞相作为长官负责朝廷的日常政务。这种情况让朱元璋十分反感,他马上得天下不易,但是天下的政务却要事事都由丞相来过问,这让他心里难以平衡。同时朱元璋鉴于前代历朝均有专相出现且祸乱朝纲的教训,终于下定决心废除丞相制度,便借宰相胡惟庸叛乱之事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彻底废除。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

废除丞相之后,朱元璋便立起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重设丞相,臣子也不得建议,否则一律处以极刑。由此而见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深恶痛绝,废除丞相之后,朱元璋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政务处理压力,同时还会出现处理不当、不及时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便设立了华盖殿、文渊阁等大学士来作为他处理日常政务的顾问,这就是内阁开始出现的标志。

大学士

内阁制度初步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之时,碍于内阁成立时间较短,此时的内阁并不是皇帝所设的正式行政机构,它只不过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助手和参谋,以便分担皇帝的压力。内阁成员不是正式的官员,他们没有品级,地位很低。但是其权力发展很快,到了仁宣时期便开始高于六部,成为明朝的决策机构。

到明代中叶以后,内阁权力日益提升,威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百官之长。他们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一些资历丰富且历经两朝以上的阁臣成为皇帝决策的得力助手,他们威望极高,甚至连年轻皇帝都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像三杨时期的内阁,他们历经四朝,被尊称为“阁老”,仁宗、英宗在位时对他们言听计从,开创了政归内阁的局面。

三杨辅政

明朝宦官的干政及其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参与政务深恶痛绝,吸取历朝历代宦官误国的教训,严令宦官不得参政,否则处以极刑。当然宦官在太祖一朝干政的现象几乎没有,这在于太祖本人的品格,但是随着国家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变化,后面皇帝不免也会出现宠信宦官的局面。

在太祖执政后期,宦官机构逐渐不断完善,开始有了完备的体制,即二十四衙门,各司其职,不得擅自僭越,以防祸乱朝纲。随着后宫事务和国家事务的需求,这些机构的职责不断演变和扩张,这为明朝中后期宦官干预朝政、祸乱朝纲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史》记载:“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于内官监文移往来眦”。

朱元璋

太祖驾崩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朱棣践祚之始,建文一朝的守旧大臣对其篡位之举大肆批判,均不愿为其效力,而靖难之役的发起就是得到了宦官的支持,因此朱棣便开始宠信宦官,虽然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朱棣恪守祖训,不准他们干预朝政。但是朱棣为了监察百官,便挑取信任的宦官组成了东厂和西厂两大特务机构,这为宦官参与朝政奠定了制度基础。

宦官势力崛起的高峰是开始于明英宗朱祁镇。大太监王振掌权,皇帝专宠王振,而王振也任凭自己的地位不断收受朝官贿赂,使得当时的政治形势一片污秽。更为严重的是,王振参与朝政,不断运用自己的意志去帮助皇帝批阅奏折,差点是明朝灭亡的“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大太监王振。此后又有大太监刘瑾、魏忠贤,他们都是由皇帝宠信而发家,其中无恶不作的魏忠贤自诩为九千岁,并不断拉拢党羽形成阉党之祸。

东厂腰牌

内阁与宦官的权力争夺及其关系演变

从明朝内阁和宦官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双方均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高峰,只不过是内阁的地位要在前中期始终高于宦官。当内阁权力发展到极点后,受于皇帝忌惮便不断被打压,方法就是不断提升宦官的地位,由此宦官便开始在朝政、政务决策上逐渐超越内阁,最终控制内阁。

双方虽然争斗不断,但是从根本上利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内阁与宦官的权力都是由皇帝赋予,只不过是各自赋予的程度不同罢了,皇权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至高无上,三方势力就处于这种制衡中,一旦有一方被打破,那么这样平衡稳定的政治局势就会混乱起来,明朝的政治也就难以为继了。

掌印太监

从英宗时期开始,内阁于朝中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处于不断削弱趋势,更重要的是其职能愈发为司礼监太监所侵占。此外内阁在与司礼监争夺小皇帝的政斗中失败,最终导致决策权转移到宦官手中。王振掌握朝纲,形成阉党,开创了明代宦官专权的时代。此外在明朝后期有刘瑾、魏忠贤等宦官专权,祸乱朝纲,内阁与宦官之争最终结果以宦官控制内阁,取得完全胜利结束而告终。

这种维持国家政治平衡稳定的措施在明朝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起初双方势力能够相互合作,并且发表不同意见,内阁代表着朝官,司礼监太监则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双方在意见不同之时能够相互调和,这也加强了皇帝在政务处理中的中心地位。是皇帝想要看到的。但是久而久之,宦官和内阁官员不免矛盾愈发扩大和激化,当双方开始衍生党派不断倾轧之时,国家就会处于危险之中。

《明史》记载:“掌献替可否,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朝权转归寺人”。

魏忠贤

评价

我们对阉党的印象向来不是很好,但是内阁首辅就没有祸乱朝纲之人吗?权臣严嵩,甚至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朝廷政务大有大包大揽之势,神宗之后二十多年荒废朝政,正是与张居正的严厉教育和专政独裁息息相关的。明代内阎与宦官的权力争夺在明朝的前中期表现还是积极的,因为宦官的干政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内阁的独裁,使得本一片死水的朝廷政治体制能够激发活力。

不管两者相互合作共同辅佐皇帝还是相互争夺权力祸乱朝纲,无论哪一个势力想要占据绝对的上风,都必须取得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明初及中期是不断向上发展的时期,此时皇帝更多依靠的就是逐渐建立和成熟的官僚系统,但是由于国家发展阶段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皇帝便开始依靠身边亲信来压制地位甚高的内阁,这种变化成为内阁和宦官之间权力斗争的重要原因。

明朝内阁与宦官的接替掌权,凸显了明朝政治形势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明朝皇权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的结果。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大,国家大事基本上都由六部报予内阁,内阁在作出处理意见之后,便由内阁首辅奏报皇帝,一切事情都已经被内阁安排好,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机器而已。万历皇帝怠政二十多年就是这个原因。

纵观有明一代于政治上的发展趋势,前期有太祖朱元璋立祖训坚决不许宦官参政并且果断废除延续已经存在千年已久的丞相制度,出发点就是借鉴前朝历代的兴衰存亡。他力求国家朝政的清白与稳定,不断提高皇权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延续千年之久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是碍于现实情况的需要以及国家政治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换,基于维护封建专制体制上的简单改革是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

参考文献:《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