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节:刘伯温的接班,朱元璋的密探,断送500年读书人“宰相梦”

董卓谈历史 2023-06-18 22:14:00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选定国号为“大明”。

明太祖朱元璋决定沿袭元朝制度,设置中书省,负责统管六部,中书省又设左丞相、右丞相,他们是明朝中书省的最高长官。

早在秦朝时期便确定“三公九卿制”,在太尉、丞相、御史大夫3人中,皇帝最信任的人会是谁?极有可能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也就是说,皇帝掌握百官的真实动态主要靠他,自然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

太祖一统讲制衡、伯温三分担重任

明太祖朱元璋同样深知监察百官的重要性,于是在中书省之外,专门设置御史台,职责同样是监督朝廷官员,相当于是朱元璋在朝堂上安插的“密探”。

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选定刘伯温担任御史中丞。

刘伯温被誉为朱元璋第一谋臣,帮助朱元璋赢取天下,多次将他比作“刘邦的张良”,在民间也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和“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俗语。

从刘伯温的能力来看,他似乎更适合担任丞相的职位,为什么朱元璋会选择刘伯温做御史中丞呢?

首先,刘伯温在资历上绝对“够格”。要知道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众位武将都是战功赫赫,自然心高气傲难以驾驭,刘伯温凭借自身声望足以震住朝官。比如当时的左丞相是李善长,右丞相是徐达,一般人真的难以“降服”他们。

其次,刘伯温具有嫉恶如仇的性格。有一次,刘伯温在回答朱元璋的话时,他说“臣子的性格嫉恶太深,并且不能忍耐繁琐的事务,所以难当大任”,这是刘伯温自谦的话,但朱元璋要的就是这样性格的人。

最后,刘伯温符合朱元璋的权益目标。明朝初期,“淮西派”和“浙东派”之间明争暗斗,比如“淮西派”的领袖人物是李善长,而“浙东派”的领袖人物是刘伯温,让刘伯温担任御史中丞有利于朱元璋掌控朝局。

至此,从朱元璋选择刘伯温做御史中丞,担任监察百官的职责,这样的人选最起码要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拥有深厚的资历;二是敢做正义的孤臣;三是唯独忠于帝王。

刘伯温是非常聪明的人,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多次封赏刘伯温,但他并没有留恋这些权势财富,以身体多病为由上奏明太祖请求告老还乡。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劝说刘伯温留下来,都被婉言拒绝,洪武四年,即1371年,刘伯温获准回乡养老。

伯温告老涂接班、惟庸谋逆陷其中

既然刘伯温已经告老还乡,那让谁来担任御史中丞呢?朱元璋按照3方面素质开始在朝堂上物色人选,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涂节身上。

首先要说明一下,当时明朝的中书省左右丞相分别是胡惟庸和汪广洋,这两位也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

涂节是江西人氏,史书中记载涂节前半生的经历只有寥寥数语,在担任地方官员时,涂节以刚正不阿险些遭人诬陷入狱,机缘巧合之下被朱元璋发掘,这才算是免去牢狱之灾。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朱元璋认为涂节适合御史的工作,首先是涂节具有正义直言的性格,其次皇帝特别擢升提拔一定让他死心塌地效忠,至于背景资历完全可以通过皇恩赋予。

于是,涂节被提拔成为御史中丞。

胡惟庸起初只是元帅府的文书员,后来从底层知县一直做到太常寺卿,在李善长的巧妙推荐下,被朱元璋赏识并提拔重用。当胡惟庸成为丞相后,他很多事都不向朱元璋禀报,而是擅自做主处理。

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架空”行为,对胡惟庸的戒备心逐渐加强。更具体一点说,朱元璋主要目标是让涂节监视胡惟庸,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很快发现,涂节似乎是和胡惟庸穿一条裤子的,这让明太祖感到非常恼火。

1379年,胡惟庸的儿子在外出游玩时,从马车上摔了下来,随后被车轮碾压致死。胡惟庸非常宠爱儿子,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的他,命人直接处死车夫。

当朝丞相滥用死刑处死车夫,这件事点燃了百姓的愤怒,此时宫中传来消息称,朱元璋准备让胡惟庸抵命。

胡惟庸得知后坐立难安,亲自进宫面圣请求宽恕,胡惟庸提出愿意补偿车夫家人钱财,但是到最后关头,朱元璋仍然没有明确表示答应,胡惟庸回府后感到害怕极了。

《明史》记载,“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也就是说,胡惟庸开始和御史台的陈宁、涂节商量起兵谋逆,暗中告诉那些效忠自己的武将,这是提前做好谋反准备。

从这段记载可以发现,胡惟庸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朝堂的各个角落,就连御史台的官员也都被拉拢,可见朱元璋真的被胡惟庸“架空”。

就在胡惟庸暗中准备的时候,时间又过了几个月,来自占城国的使臣来到南京向朱元璋进贡。胡惟庸按照一贯“嚣张”的做法,在没有禀报朱元璋的情况下,擅自接待占城国使臣。

无巧不成书,朱元璋身边的宦官恰好撞见占城国使臣,于是将此事告诉朱元璋,明太祖十分愤怒,诏书斥责中书省的两位领导,即胡惟庸和汪广洋。

胡惟庸带着汪广洋进宫向朱元璋请罪,表面上谦卑悔过,但话里话外却把责任推给礼部。礼部官员也不敢背锅,毕竟这是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于是重新辩解后甩回中书省。

在推来推去之际,明太祖朱元璋彻底恼火,于是将中书省和礼部的官员全部关押起来,一一审讯,决意查明“谁是主谋”。

《明史》记载,“帝益怒,尽囚诸臣,穷诘主者。”

经过30余天的审问追查,朱元璋最终让汪广洋来背锅,将他赐死。没想到,汪广洋还有一位忠贞的小妾陈氏,她主动要为汪广洋殉葬。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一举动直接给众位朝臣带来灭顶之灾。

明太祖朱元璋知道陈氏要殉葬,心里还是有点敬佩感念的,能够为真爱陪葬的人不多,于是询问陈氏的出身,得知陈氏是罪臣陈知县的女儿,朱元璋又一次勃然大怒。

因为在洪武年间有明文规定,罪臣的女性家眷只能给功勋武将,汪广洋作为朝中文臣,他为什么会得到罪臣的女儿?

《明史》记载,“帝询之,乃入官陈知县女也。大怒曰: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

紧接着,朱元璋降旨彻查此事,最终胡惟庸和六部官员全部坐实罪责。

此时,涂节作为御史台官员,他并没有获罪,但涂节的心理煎熬程度也不低,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朱元璋当初任命涂节是让他监察百官,相当于明太祖的“密探”,然而他并没有发挥作用,既没有禀报胡惟庸擅自接待占城国使者,也没有检举文臣收录罪臣女眷。总之,涂节没有履行好御史中丞的职责,有负皇帝重托。

二是涂节是胡惟庸密谋反叛的参与者,根据朱元璋的态度推测,胡惟庸的党羽大概率要被收拾,涂节非常害怕有人供出胡惟庸暗中密谋的事,自古以来谋反都是死罪,一旦暴露,结局可想而知。

悬崖勒马迟醒悟、秋后算账灭九族

涂节曾度过数十个欢乐祥和的春节,1380年的春节是他最折磨的一个,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

正月初二,涂节终于做出选择,他主动上奏朱元璋,告发胡惟庸的谋逆之举。明太祖朱元璋感到非常震惊,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轮番审问,在胡惟庸和陈宁的供词中,自然也将涂节牵涉进来。

在案情基本水落石出后,关于如何处置涂节,朝臣有不同意见。有人说涂节主动揭发胡惟庸的谋逆大罪,避免朝廷出现动荡,可以认定为首告有功;另外有人说涂节是胡惟庸谋反的参与者,当时并没有直接检举揭发,而是在胡惟庸朝不保夕时才说出来,可见涂节是支持胡惟庸的,应该同罪论处。

最终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拍板决定,胡惟庸、陈宁和涂节全部诛杀,这一年是公元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

《明史》记载,廷臣言“节本预谋,见事不成,始上变告,不可不诛。”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胡惟庸案位居明朝初期四大案之首,朱元璋以“谋逆不轨”的罪名诛杀胡惟庸九族,此案在之后的十年间牵连人数达到三万余人,连累倒下的开国功臣家庭也很多,比如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享等等。

裁撤丞相强皇权、断送文人宰相梦

在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越想越害怕,胡惟庸作为丞相可以达到如此独断专行的地位,在朝堂上只手遮天、蒙蔽自己,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决定撤销中书省,朝廷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实现大权在握。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要求明朝以后的皇帝都不能再设置丞相,如果有大臣提出重置丞相建议,一律从重处罚,并且将这件事立为明朝帝王家训。从朱元璋的行动可以发现,他早已对丞相权力过大而感到不满,从此之后要彻底断绝。

裁撤中书省,意味着丞相制度的废除,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也没有再设立丞相,自秦朝开始,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到明太祖朱元璋这里彻底结束。

实际上,这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封建王朝的皇权一直在不断加强,而丞相的权力是会侵袭皇权的,因此取消丞相是历史的必然,背后是皇权高度集中的需要。

丞相制度的结束,对读书人来说也有影响,因为古人都以“出将入相”为终极人生目标,然而对于读书人来说,丞相职位的取消,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实现成为宰相的梦想。

从1380年算起,到1912年清朝灭亡,朱元璋废除中书省,间接断送了明清两朝500余年读书人的“宰相梦”。

结语

古语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古人如此,今人何尝不是。人是复杂的、善于伪装的,尤其是奸佞小人,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情商和智商,更致命的是更低的底线,所以对于身居高位的帝王来说,想要真正了解朝臣是否两面三刀,是很难的。

也正因如此,帝王需要有忠于自己的心腹提供“情报”,显然涂节没有达到朱元璋的要求,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他错误的根源。

1 阅读:21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