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基本都是肝郁,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
用六经辨证,就直接归到少阳证,采用柴胡类方剂。起初我也这样以为,但在实践后发现,和解少阳的方法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效果却不明显,反而用少阴证的方子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后来看到李可老先生的经验用四逆汤治疗抑郁症卓有成效。我更加确认了抑郁症和少阴证的关系

《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脉微细表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但欲寐则是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的状态
这种状态符合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状况,有时上看起来比较严重的患者。
晚上睡不着,白天昏昏欲睡。
真实案例我好几年前有个患者,影响很深,因为是患者介绍过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视频问诊,她半个月从北京过来一次。
抑郁症伴随焦虑,严重失眠,有时候一晚上睡不到四个小时,白天精神疲惫,全身乏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还伴随腹胀、口干、面色暗淡,心悸等不适症状
初诊情况: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是少阳证,肝肾不足

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北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大枣、生姜、桂枝、龙骨、牡蛎、茯神、肉桂、白术
(一人一方,辨证用药,自行用药后果自负)
半个月后复诊,情绪好一些,但还是乏力疲惫,睡眠质量差
重新辨证后决定从脾胃入手,恢复中焦,扶阳
法半夏、黄芩、干姜、黄连、大枣、炙甘草、淡附片、人参、肉桂、细辛、麻黄、竹茹、白术(一人一方,辨证用药,自行用药后果自负)
半月后复诊:睡眠问题已经解决80%,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都没有问题,身上乏力减轻、精神气色好转明显。说明这个思路是对的
继续调整了1个月情绪各方面好转了八九十,巩固两周就停药了。
今年过年前随访没有复发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第一次其实有些先入为主,不能过度依靠舌脉,患者的症状也是辨证的中药参考,四诊合参,各有优势。
患者乏力症状不是引起气机郁滞,而是因为阳虚,代谢失常,中焦不通
所以二诊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泻心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里少阴证的方剂,核心体现了“扶正祛邪,表里同治”的思维
以附子温补肾阳、振奋少阴之阳,以固本,麻黄辛温解表,驱外邪,细辛通窍温经化饮
结合半夏泻心汤,寒热并调,打通中焦,患者邪去安正,阳气上来,经脉一通,脏腑恢复,神志活动和躯体症状自然消失,又失眠又睡不醒的症状也得到了好转。
我曾经说过乏力嗜睡必然离不开调脾胃,因为乏力嗜睡都反应了气血运化的问题。
抑郁症的低动力、神疲乏力,都和阳气的长期消耗有关。
所以我才认为相比少阳证,抑郁症更适合归到少阴病范畴。当然抑郁症患者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体质下,还是需要具体辨证,才能尽可能恢复。个人化治疗才是中医的精髓和优势。
用户13xxx03
[赞][赞][赞]
一个不让说话的时代
坐等山东那个医学的正确认识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