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室,焉能自逃,大唐血性郡王李倓为何难平动乱?

荔枝聊过去 2023-09-14 10:56:02

李倓,唐朝宗室,玄宗李隆基之孙,肃宗李亨第三子,在兄长代宗李豫登基后受追谥“承天皇帝”,身陷安史之乱,李唐诸王无人可用之时,李倓不仅力劝父亲扛起重拾天下的大旗,而且还亲任统帅与安史叛军交战。可惜的是,李倓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死于叛军的铁蹄兵刃下,而是死在了自己父亲的手里,“信谗杀其子,作源自上皇。肃宗心忍父,可怜建宁王”。

一、大唐皇孙,激烈党争

开元二十六年(738),未来的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被立为皇太子,他的儿子们多以皇孙的身份被封为郡王,然而这并不代表着父子几人的处境有所好转,因为再此之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就被玄宗宠爱的武惠妃以谋反之名害死,“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而她心之所属的未来依靠是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

要是只有武惠妃这一个政敌,李亨当然无惧,但她的盟友却是那个连安禄山都畏惧不已,世谓“口有蜜,腹有剑”的宰相李林甫,权势最大的两人扳倒了太子,最后却让李亨得到太子之位,他们如何甘心?因此,屹立政坛的李林甫不留余地打压李亨,而玄宗几乎不会出面遏制李林甫。

李林甫将矛头转向了未来的储君及其党羽,包括已经是建宁郡主的李倓,都在他的黑名单里,难道他就不怕李亨或者李亨的儿子们上位后找借口把他给干掉?李林甫很聪明,自古相权与君权就是互相牵制甚至是对立的,但他将二者的矛盾转换成了宰相与太子相争,让李隆基能够高高在上“看戏”,以此保住自己的权势。

李亨不是没有想反击,可他才刚与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和太子妃兄韦坚相见,就被李林甫抓住机会,遂指使手下罗织罪状,最终害死了两人。此外,李亨的另一位姬妾杜良娣之父杜有邻又惹上了事,被李林甫编织罪名并将案情扩大,大有借此废太子李亨于朝夕之势。

二、安史之乱,劝父登基

在李林甫的攻势下,李亨的太子之位都摇摇欲坠,更别说李倓等人,除了长兄李豫因为为人仁孝温恭,格外受李隆基喜爱外,其余诸子孙皆不受宠,以至于李倓就算有才略,善骑射,却也只能匍匐于天子脚下,还不能有一丁点把柄落下,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可能李倓最好的结局就是做一个安乐等死的闲散王爷了。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仅一个月的时间,叛军就控制了河北,还攻陷了洛阳。由于李隆基的一系列错误操作,又让叛军得到长安,于是他只得率皇族逃往成都。乱世的到来让李隆基威信大失,而他明面上御驾亲征,实际却仓皇而逃的行为更是激怒了大唐的热血男儿,其中就有李倓。

行至渭水时,百姓们想要李亨留下来对抗叛军,李亨本意是随李隆基入蜀的,但李倓的一番话却让他看到另一种可能,“殿下当募豪桀,趣河西,收牧马”。是啊,比起入蜀后再受到父皇的压迫,自己去掌握军队做皇帝不是更好吗?于是李亨率领自己的亲信们一路向北。

然而这一路并不顺利,叛军的侵扰,崩溃的士气,很可能还未达朔方军治所灵武,太子队伍就又要爆发一次“马嵬坡之变”。“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李倓用血战告诉三军,大唐天命未尽,依然有能力镇压叛乱,由李倓担任前锋开路,李豫坐镇军中调度,李亨终于安全抵达灵武,并登基称帝。

三、父子君臣,猜忌受难

李倓随李隆基逃离长安时,是握有兵权的,“典亲兵,扈车驾”,他所率领的亲卫是李亨的北上的最大依仗,但当李亨有了朔方军的支持,谋划反攻叛军时,李倓的处境一下子尴尬起来,若是把他派出去平乱,以李倓的军事天赋,想必很可能会像李世民那样在军中积累威望,甚至重演一次“玄武门之变”。

为了不像开国皇帝李渊那样被迫禅让,李亨最终打消了让更加能征善战的李倓出兵,而是以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也”,李倓仍然执掌亲军。可没想到,这番安排竟然会让父子背道而驰,也让李倓蒙冤身死。

李亨提防着次子,却未提防自己的皇后张氏和心腹太监李辅国,于是两人内外相应,控制政权,由于太子李豫并非张皇后所生,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她几次想要废了李豫,但都失败了。李辅国虽然支持李豫,但已经体会到权力美妙的他更想要的是独揽大权,他排除异己,根据自己的好恶处治全国,连皇帝的诏书也需要他的署名才能施行。

两人的恶行被李倓看在眼里,年轻气盛的他看不得两人如此为祸国家,于是数次进献肺腑之言,然而他却低估了自己父皇的狠心程度,张皇后和李辅国诬陷李倓说:“建宁恨不得兵权,颇畜异志”。在处死李倓后,李亨曾向自己的东宫旧臣李泌辩解,“欲图害其兄,朕以社稷大计,割爱而为之所也”,李泌则表示你少来了,“广平兄弟,天伦笃睦,至今广平言及建宁,则呜咽不已。陛下之言,出于谗口也”。

最是无情帝王家,李世民、李隆基都深陷宗室之争中,给后人开了个坏头,李亨继承了父亲的冷血,为了来之不易的帝位,连儿子的命都可以不要。不过难得的是,唐代宗李豫没有忘记二弟,先是即位后追赠其为齐王,又在大历三年(768)追谥其为承天皇帝,“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就连代宗之子,德宗李适也认为“建宁叔实冤”。若非谗言,李倓将会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工功臣,是本已凋零的李唐宗室的柱石,但他最终死于父亲之手,令人唏嘘。

0 阅读:0

荔枝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