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画,历尽沧桑的国宝,可媲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壁画

荔枝聊过去 2023-09-18 14:56:00

提起壁画,一般我们想到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欧洲确实涌现出了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一大批优秀画家,他们以理性和科学为向导,在美术方面开创出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并且对美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同时期的中国,也曾涌现出了不少卓越的画家和画作,为我们国家的美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东北翠微山麓的法海寺壁画,就是明代最珍贵,最传奇的遗产之一。

法海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太监李童发起开建,历时四年方始建成。

提到明朝的太监,肯定会有不少人先入为主的认为不是好人,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偏见。太监在古代算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也跟其他行业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

李童出生于洪武年间,永乐初年入宫当了太监,明成祖朱棣看他为人老实本分,就把他调到身边做了自己的近侍太监。

朱棣是一个马上皇帝,李童作为他的近侍太监,多次随他巡视塞北,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

所以后来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平定朱高煦叛乱、征讨蒙古兀哈良惕部的时候,李童都是立过功劳的。

李童永乐初年入宫,先后服务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五位皇帝,在当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宦官。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年老力衰的李童自感时日无多,做了一辈子被人歧视,又没有子孙后代的太监的李童,向明英宗请求用自己一生所受的皇家赏赐,在北京翠云山麓古玉泉寺的遗址上建一座寺庙。

获得明英宗的准许后,李童变卖了所有家财,并接受四方善信的善款,开始动工建设寺庙。

正统八年(1443年),在众多工匠们的呕心沥血之下,寺庙历经四年终于建成,明英宗朱祁镇亲自赐名“法海禅寺”。

法海寺自建成之后,历经大起大落,人世沧桑。寺内大雄宝殿里宝贵明代的壁画,也发生了很多堪称传奇的故事。

1950年10月中央美院的教授们前往石景山区的法海寺观摩壁画时,吃惊的发现壁画上居然被钉了7颗钉子,教授们立刻问在场的人是怎么回事?

众人经过一番查问才知道,原来是驻扎在附近的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了晾衣服方便钉了这些钉子。

为了保护壁画,教授们先后找了徐悲鸿、茅盾沟通,并通过他们向周总理建议撤出周围的部队以便保护壁画。

周总理听取了教授们的建议之后,果然亲自出面协调,撤走了壁画附近的部队。

事后美院的教授们对七个钉子进行仔细查看,发现一旦把它们拔出来,将会立刻对壁画造成严重破坏,只能把它们留在壁画上面。

这7颗钉子现在依然钉在法海寺的壁画上,成为了那段佳话最好的注脚。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法海寺的壁画又一次险遭毁灭。

当时一群学生到法海寺“破四旧”,要冲进大雄宝殿毁掉壁画。

当时负责看守壁画的吴效鲁深知壁画的珍贵,也知道不能跟学生们硬顶。

为了保护壁画,吴效鲁决定“弃车保帅”,他告诉学生们,“破四旧”也要循序渐进,法海寺门前的金刚像都还没“破”,先到殿里破坏壁画不显得“挑三拣四”了吗?

学生们听了吴效鲁的话,只好先从门前的金刚像“破”起。

可是金刚像高大又坚固,破坏起来十分费力不讨好,学生们“破”了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喊了一阵口号就走了。

法海寺珍贵的明代壁画,就这样在吴效鲁机智的运作下幸运的保存了下来。

法海寺现存的明代壁画面积有236.7平方米,共计9幅77个人物。

这些人物有神魔也有凡人,有老人也有孩童,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而且更加神奇的是这些壁画中人的眼睛,无论你在哪个位置,看这些壁画的眼睛时,都会觉得它们在看着你。

法海寺壁画出世的时间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当,同时期的很多欧洲壁画都已经脱落或剥裂,而法海寺的壁画却依旧非常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工艺的先进性。

从艺术水准来说,法海寺壁画的线条极为流畅,笔法大开大合的同时,辅以叠韵、鎏金等细节处理,使得画像中的人物形神俱佳,构图井然有序,宾主分明,展现出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超高水准。

法海寺壁画也许没有欧洲壁画那么有名,但是艺术水准上却足可与欧洲壁画媲美!

中秋国庆假期如果到北京旅游,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附近的法海寺壁画,绝对是非常值得带着孩子观摩的地点之一。

那不仅仅是壁画,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一座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

0 阅读:37

荔枝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