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价格战”打得火热朝天,表面上是消费者捡了个大便宜,但各位看官有没有想过,这背后是不是也藏着一些猫腻?
咱们消费者,真能笑到最后吗?
就拿我邻居王先生来说,最近想换辆车,预算不多,就想整个新能源的,省点油钱。
结果一头扎进市场,直接懵了。
比亚迪、长安、吉利,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价格也是一天一个样,看得他眼花缭乱。
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长安逸动PHEV上。
这长安逸动PHEV,说起来也是个“狠角色”。
在“电比油低”的大趋势下,愣是把价格干到了5.69-6.59万元,顶配都不到7万,这架势,简直是要把其他插混家轿的饭碗都给砸了。
要说这“价格战”的幕后推手,还得提一提比亚迪。
2023年2月,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起售价直接杀到了9.98万元,直接喊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
这下可好,整个插混市场都跟着震动了。
你说你比亚迪降价,其他车企能坐视不管吗?
肯定得跟进啊!
于是乎,各种降价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消费者是乐开了花,但车企的利润空间,也跟着被压缩了。
有专家就说了,这“油电同价”的趋势,短期内是让消费者得了实惠,但长期来看,车企也得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不然这“价格战”打下去,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再说说这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是个“搅局者”。
之前有补贴的时候,买新能源车还能省下一笔钱,现在补贴退坡了,购车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就拿我所在的城市来说,2022年补贴还在的时候,新能源车销量蹭蹭往上涨,结果2023年初补贴一退坡,销量立马就下来了。
这说明啥?
说明很多消费者还是冲着补贴去的,一旦没了补贴,购车热情也就减退了。
说完了外部因素,再来看看长安逸动PHEV自身。
这车能卖这么便宜,除了“价格战”的因素,还得益于它自身的产品力。
1.5L的插混系统,WLTC综合油耗最低0.96L/100km,CLTC纯电续航最高145km,综合续航更是达到了1300km。
这数据,放在同级别车型里,也算是相当能打的了。
而且,这车尺寸也不小,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60mm,轴距2765mm,空间表现也还不错。
配置方面,全景天窗、座椅加热、360度全景影像啥的也都有,该有的都有了。
这长安逸动PHEV也不是十全十美。
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就给它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价格上涨,整车成本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长安汽车也得想办法跟宁德时代搞好关系,稳定电池供应,才能保证成本可控。
这不,前段时间吉利汽车也来“搅局”了,推出了银河L7插混SUV,官方指导价13.87-17.37万元,直接对标长安逸动PHEV。
这吉利银河L7,配置更高,智能化水平也更高,对长安逸动PHEV构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你说这长安汽车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提升产品力,加强品牌宣传,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这长安逸动PHEV能在“价格战”中杀出一条血路,靠的是“低价”和“产品力”的双重加持。
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长安汽车还得继续努力,才能不被其他车企给“卷”下去。
路还长,卷着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