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牺牲后,子女后人结局如何?儿子官至正部,侄孙女同样出色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7-18 14:24:47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有一处“战友情深”的雕塑,描绘的是刘志丹看望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友谢子长。

谢子长的伤势很严重,他躺在病榻上,坚持和刘志丹交流工作,交代老战友继续领导陕甘和陕北的革命斗争。

两人紧紧地握着手,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场的人也都哭了。

刘志丹和谢子长都是两位传奇式的人物,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特地用子长县和志丹县来命名2个县城。

谢子长伤重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把年仅10岁的儿子谢绍明托付给刘志丹,但谢子长牺牲一年多后,刘志丹也在一次战役中牺牲。

后来谢子长10岁的儿子怎么样了,后代过得如何?

1927年10月10日,谢子长和李象九等同志在清涧县召开了紧急会议,由于老蒋公开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的镇压和屠杀刮到了陕北,我军不能坐以待毙,着手准备了武装起义的工作,集结其他6个连1000余人,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清涧兵暴。

谢子长在会议上传达了省委举行起义的指示,并做了具体的部署,决定由清涧四个连首先发起暴动,再与宜川的三个连会师。

谢子长率领部队在第二天清晨撤离了清涧县城,部队途经延长县时,与敌军两个连相遇,谢子长击毙了敌军营长齐明清,并打垮了敌人。

在宜川的敌军闻讯后,向我军宜川的三个连发起进攻,双方交战了一昼夜。

起义军在宜川会师后,谢子长狠抓部队的军纪监察工作,他发现李象九的护兵黄中甫趁机抢掠老百姓的东西,被谢子长发现,便当场枪毙。

谢子长认为,趁敌人还没有集结,应该集中力量继续对敌人进行击破,得到了唐东元的支持,但遭到了旅长李象九的反对。

敌人打了败仗后,用20天的时间,调来6个营的兵力包围了宜川县城,并占领了虎头山和凤岐山。

李象九决定撤出宜川城,用二营为突击队,但战斗打响后,突击队里运送物资的100多匹骡马受到了炮火的惊吓而疯狂奔跑,冲散了负责后卫的三营。

起义军的1000多人中,顺利突围的只有290多人和10多匹战马,只有谢子长率领的一营没有被打散。

虽然清涧起义失败了,但打响了西北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后的多年中,国民党进行了几次疯狂的反围剿行动,谢子长和刘志丹带领陕甘游击队和敌人展激烈的斗争,红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正宁县的四村原,开辟了陕甘历史上最早的革命根据地。

1933年12月,谢子长以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了陕北安定县,并恢复建立了陕北游击队第一队。

在谢子长的领导下,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

1934年6月,谢子长带领陕北游击队和赤卫队挥师南下,和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42师顺利会合,两支兄弟部队开始协同作战。

面对国军对陕北根据地大规模的进攻,谢子长和刘志丹连续打了好几次胜仗。

1934年8月,国军22军的100多名匪兵把守着黄河口,联合当地的地主武装残害百姓,谢子长决定拔掉这个眼中钉,带领红军在夜间包围了敌人的驻地。

但由于敌人的防御工事很强,地势很复杂,又有民团配合,红军接连几次进攻都失败了,谢子长亲自集结了火力,到现场指挥,在纷乱的枪声中,谢子长胸部中枪却依然继续指挥,直到同志们发现他的鲜血透过夹袄流了出来,强制把他拉下了战场。

敌人的援兵快到了,红军综合分析后决定撤退,而守城的敌军已被打得晕头转向,反而弃城而逃。

谢子长回到营地后,由于伤势严重流血过多,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把军马让给受重伤的战士,并下令不要对外透露伤情。

谢子长受伤一个多月时,由于缺少药品,伤口严重发炎,只能涂些南瓜瓤来消肿,由于生活条件艰苦,营养跟不上,还时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咳嗽咳得直不起腰。

伤势越来越严重,谢子长无法骑马,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又接连打了几次胜仗。

1935年1月19日清晨,谢子长命令10岁的儿子谢绍明去村口瞭望塔放哨,等待战友刘志丹的到来。

别看谢绍明年纪小,人却十分机灵,7岁起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给红军送过鸡毛信、站岗放哨。

刘志丹走进窑洞时,看到躺在病榻上的谢子长,心里十分难受,连忙握住谢子长的手,两人聊起了革命工作。

谢子长的心情不错,话也特别多,只是经常被咳嗽声打断,呛得呼吸都困难。

刘志丹安慰说:“赶紧把病养好,继候参加革命工作。”

谢子长失落地说:“看来我是不行了,今后你要挑起重担了……”

听了这句话,刘志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谢子长也哭了起来,在场的人纷纷潸然泪下。

两人聊得差不多后,刘志丹摸了摸谢绍明的脑袋,亲切地问道:“以后长大想干什么呀?”

谢子长帮儿子表态:“跟着刘叔叔当红军。”

谢绍明连连点头:“我要跟着刘叔叔参加红军!”大家都欣慰地笑了起来。

谢子长说这句话时,知道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便把儿子托付给刘志丹。

1935年2月21日,年仅38岁的谢子长由于伤病过重而去世,他在临终前难过地说道:“对不起老百姓,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

可惜的是,刘志丹一年多后红军东征的战役中牺牲,但谢绍明还是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谢绍明的亲生母亲在他出生后就去世了,从小跟着父亲奔波,也吃了不少苦,不过他从继母那里得到了母爱。

第一位继母尤祥斋是陕北早期的女共产党员,负责河北军委机关地下交通工作,谢子长被派往西北担任特派员时,她有了几个月身孕,两人分别那天,谢子长帮未出生的孩子起好了名字。

由于叛徒的告密,尤祥斋被捕入狱,孩子也流产了,谢子长牺牲时,继母仍然被关在监狱里。

那几年中,谢子长一直往河北写信,但始终杳无音信,后来传来尤祥斋牺牲的假消息,谢子长误以为真,心情十分悲痛。

谢子长的亲戚看到他孤身一人,便介绍了安定县当地姑娘史秀芸给他认识,姑娘很早就听到过谢子长的威名,对他有仰慕而敬佩之情,谢子长受伤后,史秀芸一直在身边照顾,直到他去世。

父亲去世后,谢绍明跟着继母史秀芸来到了保安县,后来又跟着红军长征来到了延安。

史秀芸在陕甘宁边区工作,谢绍明进入安塞堡小上学,每逢假日史秀芸便把继子接到家里,为他改善伙食、缝补衣服。

此后的多年中,史秀芸对谢绍明的关怀无微不至,让谢绍明遗憾的是,继母史秀芸在1949年不幸病逝。

1938年,尤祥斋出狱后,才知道谢子长去世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她找到了谢绍明,得知党组织要派继子要去学习,便亲自帮他整理行装。

尤祥斋和谢绍明一直保持着联络,后来的几十年中,两人相处得像亲生母子一样,谢绍明调到北京工作时,相聚方便了,直到尤祥斋95岁高龄去世。

1948年9月,按照上级指示,谢绍明和一批有志青年共21人,赶赴苏联学习,回国后谢绍明担任航空工业副厂长等职务。

1954年,谢绍明第二次留学苏联,带领十几位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和管理干部,在当地的飞机制造厂学习和工作了一年多。

谢绍明回国后,被任命为沈阳一一九厂厂长,成为第一代航空工业的创业者。

1960年,厂里正在研制导弹自动驾驶仪的工作,由于苏联专家撤出,攻关小组几次冲刺却失败了,谢绍明连续几个月死守在厂房里,连饭菜都让人从食堂带到车间。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医院的报喜电话,一时竟然没反应过来,儿子谢明出生了。

几年后,一一九厂在谢绍明的领导下,研制出了地对空导弹的自动驾驶仪,成功击落闯入领空的无人驾驶飞机。

1981年,谢绍明调入国家科委,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党组织成员兼科技管理局局长,负责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后来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享受正部级待遇。

在谢子长的后代中,除了儿子之外,侄孙女谢京帅等人也十分优秀。

谢京帅1963年出生在延安,爷爷谢德惠是谢子长的长兄,也是谢子长走向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谢德惠在当地威望很高,以公开身份为掩护,营救了许多同志,并为红军筹措了很多军费。

谢德惠把6个儿子都交给谢子长参加了红军,5个儿子牺牲,只有谢京帅的父亲谢绍生幸存。

谢子长死后,刘志丹命令谢绍生回到地方工作,并照顾谢家的孤儿寡母。

谢京帅成长于英雄家庭,追寻着前辈的足迹,她17岁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基层部门做起,曾担任陕西省汉中市副市长等职,2018年担任陕西省委巡视组组长。

和子长爷爷一样,谢京帅十分关注扶贫攻坚的工作,关注老百姓的生活。

谢子长是西北人民领袖,在他的影响下,谢家的大家族中,先后有26人投身革命,17人加入共产党,共有9人牺牲。

儿子谢绍明7岁扛起枪站岗放哨,14岁上小学时加入了共产党,父子俩的经历都十分传奇。

在势不可挡的历史巨流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家庭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雄的后代又担任起新的使命,他们为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新西部》:谢子长:人民的谢青天 2021-6-30

《支部建设》:谢子长: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2021-05-15

5 阅读:1184
评论列表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