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离开大陆之前,做了两件事,致使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刘葎强罚 2024-12-25 14:01:56

“胡适这个人真固执,多次劝他回来都无动于衷,不知他贪恋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当着全国政协的知识分子代表面,将多年积压的情绪一股脑表露了出来。

而于1936年在延安时期接受美国记者诺斯采访时,毛主席认为自己最敬佩的人就是陈独秀和胡适。

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毛主席对胡适的看法千差万别,更对他彻底失望。

毛主席与斯诺在延安

转变其实跟胡适的离陆去美有关,但在此之前胡适哪些地方可以做毛主席的“老师”?毛主席又是如何一步步对胡适失望,说出重话的?晚年的胡适,境况如何?

造新因,为中国撕开一道光亮的入口

20世纪1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潮,青年毛主席正好赶上,面临“走出去”和“留下”的两难抉择。

促使毛主席下定决心留在国内的人,就是胡适!

胡适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从封建旧思想中走来,留美7年是他的“一生转折处”。

从康奈尔大学农学转入文科,他变得如鱼得水,师从赫胥黎和杜威令他的思想迅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1915年的中国,远不是如今流行的小清新民国范儿,它军阀割据、土匪横生、思想混沌、政治腐败,人们的性命无所保障,每日都在生与亡的边缘挣扎。

36岁在国内的陈独秀和24岁在美国的胡适,联手为窒息中的中国,撕开了一道光亮的入口。

陈独秀笔下有两位“先生”,他希望中国青年能向“先生”代表的民主和科学走去,努力成为革新旧政治、建设新国家的生力军。

大洋另一边的胡适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他为人健谈,喜好辩论,虽然长得瘦瘦的,内心力量强大,有万丈雄心。

他提倡白话文学,认为它是“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写出的轻快小诗《希望》,被改编成歌曲经久传唱。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胡适还主张造新因(造就新人),喊出“健全的个人主义”的口号,期望中国人都能确立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健全的人,勇敢且有担当。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人物,他的思想在进步中引领潮流,尤其是1919年底提出的4条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让激昂的新青年向腐朽落后的社会发出挑战。

这碰撞而迸出的花火,洒向更多进步学生的思想深处,也包括青年毛主席。

1918年8月,毛主席来到北京,经李大钊介绍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领每月8元的薪水。

此时的胡适以青年之身成为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领280元的薪水。

他没有架子,常跟进步学生打成一片,毛主席有空就去听胡适的课,在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与胡适熟识。

在青年毛主席的心中,虽无拜师之名,胡适就是他的老师。

在准备留学法国期间,毛主席已经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有了雏形,但前方仍有一层厚重的迷雾。

此时,毛主席认为能为自己解疑答惑的人就是胡适,胡适也给了毛主席答案。

胡适在1914年写过《非留学篇》,里面有一句话给了毛主席较大的启发。

“若本国办了好的大学,就不一定要出国留学了”。

当毛主席说出自己的困惑与见解时,胡适支持他留在国内研究问题。

或许正是胡适的鼓励,毛主席才更加坚定了研究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农民的想法,拥有了斩断一切困难的勇气,最终推动中国革命的形成。

然而,中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最初走在社会前列、思想前沿的胡适,却在岔路口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局。

毛主席对胡适已经仁至义尽了……

倔到底,拒不回国

医者无法自医,胡适成名之路顺畅,成名早,为人十分骄傲,一直难以看清自身的问题。

鲁迅先生下笔犀利,眼光毒辣,曾用一段文字描述陈独秀和胡适的不同,这段文字也映照了两人在未来的选择。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适之先生却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有一小纸条:“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一开始,陈独秀和胡适是久逢知己千杯少的思想好友,他们却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实践中分歧渐显,逐渐难以调和。

胡适始终认为思想运动不该涉及政治,他认可温和的路线,哪里有问题就“医治”哪里,奉行渐进式改良观。

搞学问可以纯粹,但沉疴的中国需要猛药,中国人无法温和且安逸。实际情况注定了,胡适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渐行渐远。

如果未发生接下来的事情,毛主席对胡适的尊敬永远都不会打折扣,更不会转变为失望。

胡适与中国共产党分道扬镳,转身投向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

侵华战争爆发后,我党呼吁全国统一起来共同抗日,但一向被我党视为“可争取的人”,胡适却给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沉重的一击,他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观点,对日军的侵略和对同胞的屠杀视而不见。

曾经尊敬的师长,不以大局为重,受观念不同的限制固执己见,这时候的毛主席恐怕是极为失望的。

不过,毛主席还是惦记着往日的情分,给了胡适机会。

1945年4月,董必武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与胡适在美国相见。等董必武表明来意后,胡适对毛主席的欣赏视而不见,面对我党的相邀更是直接拒绝。

他规劝我党仅作为第二大政党参与政治活动,他的言语中,颇有让我党“认清形势”的意味。

董必武失望而归,很快作为胡适好友的吴晗,又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做他的思想工作。

在7月1日,傅斯年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抵达延安后,毛主席以学生的身份请他代自己向胡适问好。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毛主席依然尊敬胡适,不放弃任何一个争取他的机会,但胡适却把毛主席的诚意弃之敝履。

同年8月,胡适在纽约向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让我党珍惜中国前途,放弃军队。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蒋介石并非是心胸宽广之人(张学良被关),一旦放弃军队,我党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生死都不由己了。

空谈的胡适,还是太过理想主义。或许事情没有落到他的身上,他就无法做到换位思考,而他的做法伤了毛主席的心。

从前,他在态度上站在了我党的对立面,等到1948年11月,他在行动上也与我党划清了界线。

“制宪国民大会”实际上就是蒋介石维护独裁统治的一次会议,胡适出现参加,并作了一些不利于我党的发言。

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内心五味杂陈,他不理解当年意气风发的胡适为何变了模样,但还是说:“或许胡适也明白自己被国民党蒙蔽了”。

“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坐北京图书馆馆长”,毛主席最后一次诚恳地发出邀请,可胡适还是登上了离开北平的国民党专机,又上了远赴美国的轮船。

客死他乡

胡适在美国为蒋介石奔走,处处碰壁,穷困潦倒,失去了读书人的气节。为了蒋介石每年资助的9000美元,他无奈建言献策。

长久的相处中,胡适认清了蒋介石的虚情假意,明白了他的“诤友”见不得别人忤逆他的意见。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在台北蔡元培纪念馆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身体大不如前,依旧前往参加。

当天晚上6点30分的晚宴上,在跟袁家骝闲聊时突然倒下,近一个小时后被医生宣布死亡,不知道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是否后悔辜负毛主席的情谊。

只是,那封远洋而来的长信和他在“制宪国民大会”上的发言,对毛主席的伤害,却是难以消除了。

0 阅读:37
刘葎强罚

刘葎强罚

让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