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正月二十日,隋军已然兵临城下。此时的南陈后主陈叔宝赶忙下达命令,让后宫中的妃子以及一众宫人迅速整理好行装,随后就只等着任忠前来护送她们前往安全之所躲避了。
然而,陈后主满心期待地等着任忠,可左等右盼,始终不见其踪影。他对任忠寄予了深切厚望,盼着他募兵出战呢。结果呢,没等来任忠,反倒等来了韩擒虎已然攻进建康城的消息。原来,任忠压根没依着陈后主的吩咐去募兵作战,而是径直投降了隋朝名将韩擒虎,还引领着韩擒虎进入了朱雀门。
任忠能识时务,这一点颇让韩擒虎感到满意,也正因如此,隋军得以极为顺利地进入建康城。韩擒虎刚一踏入建康城,南陈的文武百官便纷纷逃窜开来。彼时,唯有尚书仆射袁宪等寥寥数人依旧留在皇宫之中,陈后主不禁感慨万分地对袁宪说道:
朕往日待你与旁人并无不同,未曾有格外厚待之处。然而到如今,唯你仍伴朕身侧,朕心中实感愧疚。此情形并非全然因朕德行有亏,亦是由于江东士大夫的气节已然丧失殆尽啊。
袁宪对于陈后主所说的话并未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想,毕竟他只是在履行身为臣子应尽的职责罢了。故而当瞧见陈后主呈现出惊慌失措的模样且企图逃走之际,袁宪便向陈后主如此说道:
隋军已然进入皇宫,想来定不会对陛下不利的。事已至此,陛下又能躲向何方呢?臣恳请陛下将衣冕穿戴齐整,而后端坐在正殿之上,就仿照当年梁武帝会见侯景时的做法行事吧。
袁宪的念头颇为单纯,国家覆亡已然成为既定事实,身为皇帝就该有皇帝应有的样子,哪怕是沦为亡国之君,那也得具备亡国之君的骨气,就如同往昔梁武帝萧衍在面对已然攻破建康城的侯景时那般行事。
陈后主可不这么认为,梁武帝萧衍到最后不就被侯景给活活饿死了嘛。他可不想重蹈萧衍的覆辙,他一心只想活着呢。于是,他一下子就从坐床上起身,飞也似的奔逃而去,还一边跑一边叫嚷着:“在这锋刃相向的危急时刻,可不能硬去对抗,我自有应对的办法。”
那陈后主想出的妙计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跳井。
十几个宫人一同逃窜,他也跟着来到了后堂的景阳殿。在这景阳殿之中,有一口已然废弃不用的枯井,而这口枯井,正是陈后主给自己预先备好的一条退路。
瞧着陈后主全然不顾皇帝应有的尊严,竟要去跳井,袁宪心急如焚,苦苦劝谏哀求,盼着陈后主能念及自身尊贵的身份,履行身为皇帝该尽的职责。可都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了,陈后主又哪能还去顾及这诸多事宜呢?
袁宪怎么劝都拦不住陈后主,这时后阁舍人夏侯公韵挺身而出,直接用身躯挡住了井口。向来软弱的陈后主竟上前与夏侯公韵争抢起来,一番争夺后,陈后主占了上风,最后他带着心爱的张贵妃以及孔贵嫔一同跳入了那口井中。
陈后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沈皇后与太子陈深。当隋军攻进建康城时,沈皇后神色如常,毫无慌乱之态,尽显皇后临危不惧的风范。太子陈深同样安然坐在房中,静静等候隋军到来。待隋军进入其房间,他还从容说道:“戎旅在途,不至劳也!”
在那时,陈深年仅15岁,却能有如此表现,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再看看陈后主,其行事作为全然不具备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而且,就算他跳进了井里,那也是无济于事的,隋军没过多久便发现了那口井。
得知陈后主就在那口井内,隋朝的士兵纷纷趴在井口朝里张望。怎奈那井又深又黑,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啥都瞧不见。士兵们无奈,只得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可喊了许久,也未得到任何回应。
随后他们便提出要往井里扔石头,把这口井给填平。这可把陈后主吓得不轻,慌忙大声呼喊起来。隋军听闻后拿来绳子投进井中,过了一会儿往上拽绳子时,发觉特别沉,好几个士兵一同用力才总算把人拉了出来,一看,井里竟藏着三个人,那模样别提多狼狈了。
时隔两日,晋王杨广得以进入建康城,着手处理诸多事宜。待到三月初六这一日,杨广下达了班师回朝的指令。随后,陈叔宝连同其王公百官以及众多妃嫔,从建康出发,一路被押解着向京城而去。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陈叔宝等人方才抵达长安。
陈叔宝抵达长安后,起初满心惊惧惶恐,不过没过多久便转为随遇而安,适应得很不错。杨坚对待身为亡国之君的陈叔宝颇为优待,不仅赏赐给他诸多金银财宝,而且多次予以接见,每次接见时,还都安排陈叔宝与三品以上的公卿大臣站在同一班列之中。
杨坚颇为有心,每逢安排陈叔宝参加宴会之时,考虑到怕引发陈叔宝因亡国而生的悲戚之情,便特意下令禁止演奏吴地的音乐。只是杨坚并不知晓,对于这些,陈叔宝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并不在意是否演奏吴地音乐这类事情。
早在亡国之前或许就已如此,陈叔宝已然接受了自己沦为亡国之君的命运安排。对他而言,唯一在乎的便是能否保住性命。在获得杨坚给予的优待后,即便背井离乡,故土不再,且全然没了自由,可陈叔宝依旧觉得这样的境况还算可以。
也许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契合自己的。想当初在位之时,他便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一味沉溺在酒色之中。如今更是没了那些羁绊,一身轻松的他,只需尽情去享受生活便足矣。
甚至在他看来,在尽情享乐之余,去做个官也是可以的。他心里清楚,负责看管他的人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把他的相关情况汇报给杨坚。于是,他便对看管自己的人讲道:“我现在没有什么官秩职位,可每次参与朝集活动时,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官号。”
没错,他内心渴望着能拥有一个官职,这个官职最好能让他方便地去参与朝会以及各类宴席呢。要知道,在被软禁于长安的这段日子里,这或许已然成了他为数不多的愿望啦。
杨坚听闻看管之人转述的他的原话后,沉默了片刻,继而发出一声叹息,说道:“陈叔宝这人啊,真是全无心肝呐。”
话音刚落便没了后续,负责看管他的人接着汇报说:“陈叔宝老是喝得酩酊大醉,鲜少有清醒之时。”
杨坚于是询问道:“他每日能饮多少酒呢?”
看管之人思索片刻后回应道:“他每日都会与家中的子弟一同喝下一石酒呢。”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杨坚听闻后着实被吓了一跳,他压根儿没想到陈叔宝居然这么能喝。当下就下令要限制陈叔宝这般疯狂地宴饮下去。可话刚说完,杨坚仿佛又记起了什么,紧接着便摆摆手说道:“罢了,由着他吧,不用去管啦,他要是不这么酗酒,又拿什么来消磨日子哟。”
陈叔宝酗酒这一情况,并非是在亡国之后才形成的习惯,实际上他原本就有酗酒的毛病。想当初隋军挥师南下对南陈发起进攻之时,陈叔宝依旧深陷酒色之中,完全无法从这种沉迷的状态里挣脱出来。
但必须得承认,在亡国之后就一直被软禁于长安,整日里没有任何事情可做,除了喝酒来寻求些慰藉、纵情享乐之外,似乎也再没别的事情可干了。
陈叔宝向来擅长这个,所以日子倒也没让他觉着太过无趣。况且呢,他本就是个贪图享乐之人,而且心性颇为豁达,对很多事都不怎么放在心上,自然也就不觉得日子难熬啦。
后来,杨坚开启东巡之旅,陈叔宝也一同前往并登上了邙山。在那之上,陈叔宝特意创作了一首诗,其内容为:“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不仅如此,他还向杨坚呈上了奏表,恳请能够举行封禅大典。
需明确,封禅可是每位皇帝心中始终存续的梦想,只是真正够得上封禅资格的皇帝着实寥寥无几。陈叔宝拍的这一通马屁呢,倒是挺合杨坚的心意,不过杨坚最终并未应允此事。
陈叔宝对此全然不在意,反正自己已然拍了杨坚的马屁,至于杨坚是否接受,他可就顾不上了。而后陈叔宝跟着来到仁寿宫,依旧不时陪着杨坚宴饮作乐。某次看着杨坚离去的背影,只听杨坚口中喃喃自语起来。
此次失败难道不正是因为酒吗?把作诗的功夫,拿来思考安定时事该多好。当贺若弼渡过京口时,那边有人秘密送来告急文书,陈叔宝却只顾饮酒,根本就没理会此事。等到高熲到来那天,还看见那告急文书在床下,都没开封呢。这实在是可笑,大概是上天要让其灭亡吧。从前苻氏征战所得他国,都给予其君主荣华富贵。若是只为求取名声,不懂得这是违背天命的做法,还给他官职,那可就是违抗天意了。
其实,南陈的最终结局并非陈叔宝一人所能改变。但他沉迷酒色,对朝政全然不理,这无疑大大加快了南陈走向灭亡的速度。而这一点,大概就是杨坚不授予陈叔宝官职的缘由所在了。
杨坚对这样的陈叔宝是瞧不上眼的,可同时又对他极为放心。说不定这恰恰就是陈叔宝得以生存下来的门道。
陈叔宝直至离世都未盼来一个官职。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二十日,他于洛阳撒手人寰,享年52岁,后被追赠为大将军,获封长城县公。而在四个月前的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已在大宝殿驾崩,享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