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国内汽车市场谁最焦虑?非合资品牌、外企品牌莫属。显然,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一个人的身上是一座大山,落在企业、品牌身上,亦是。
新时代浪潮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主流合资品牌不惜一切手段守住自己的阵地,BBA等豪门的品牌力“护城河”不再牢不可破,甚至是更豪华的存在也受到冲击,譬如今天的主角——保时捷。
过去近一年,保时捷无疑又是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一年。前三个季度,保时捷在华共售出43280辆,同比下滑29%,如果同比2022年,销量下滑高达37%,距离腰斩仅一步之遥。
而在销售端,保时捷以前常见的“选配盛况”也一去不复返,反倒是部分车型有了终端优惠。种种反常现象,不禁让人想问,保时捷到底怎么了?怎么一夜之间,保时捷就不再是中国用户“独宠”的存在了?
根据此前保时捷给出的说法,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紧张的价格竞争以及保时捷专注于以价值为导向的销售。
话是这么说,终归显得过于官方,毕竟价格,从来都不是超豪华品牌的第一卖点;其次,卖得好的豪华、超豪华产品,又有谁不是以价值为导向呢?尤其是新品牌、新能源产品。
在保时捷“潮动,驭风”的岁末沟通会上,刚刚履新保时捷中国CEO的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则展示出保时捷另一番态度,只有四个字——守正推新。
走在用户的需求点上
事实上,在《汽车通讯社》看来,外部激烈的价格竞争,内部以价值为导向的坚持都没错,是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在国内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但问题在于,自进入国内至今,他们之间的竞争便一直存在,价格比拼也时有发生,从BBA到保时捷、玛莎拉蒂,但如此大下滑表现却从未有过,因此很难用此来掩盖销量下滑的现实。
实际背后的原因或许在于,如今数字化、电气化的大背景下,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的受众用户在意、关注的价值正在发生转变。
试想一下,如果BBA拥有新势力同等的智能化、电气化表现,即使价格略高于高端新势力,又有几人愿意放弃一个经营几十年上百年的大品牌,转而投向新势力的怀抱?
如今BBA、保时捷等品牌面临的问题在于,在感受过高端新势力后,受众的关注点,车友之见所聊的话题从以往的驾控、设计变成了如今的智驾、Ai语音助手,而传统豪华品牌无法再提供同样的体验,在圈层交流时无法融入,也感受不到别人口中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的体验,AITO问界M9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或许便来源于此。
在前几年,大部分传统豪华品牌受众还处于将信将疑的阶段,鲜有笃定了传统豪华品牌产品后再转投高端新势力的现象,BBA、保时捷的销量下滑并不明显,没有明显影响的危机很难引起重视。
而到了今年,不少用户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变成了十分认可,且这种需求观的转变直接体现到销量的此消彼长上,这或许才是BBA、保时捷等品牌表现不佳的真正原因所在。
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对此也表达了认可,明确表态:”现在中国客户的认知、偏好、消费习惯已经完全不同,且丰富多元。以保时捷车主为例,中国用户的平均年龄在 37 岁,而德国保时捷车主的平均年龄是 55 岁。保时捷所代表的豪华的定义在不同群体中的解读相信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每位车主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化表达,可能是车身颜色,可能是内饰的触感,可能是互联性、 智能化等等,这也意味着豪华内核发生了变化。”
因此,如何面对中国用户需求的转变,才是保时捷,乃至更多合资、进口豪车需要回答的问题。
保时捷的答案是,充分尊重中国用户的需求,同时这种响应直接反映在技术开发、产品进化上。最近一系列动作便是最好的佐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建设技术部分,通过这种形式将中国用户的核心诉求直接传递至保时捷的“心脏”——“魏斯阿赫”研发中心,直接在开发阶段就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
并且这种部署正在加紧进行中,譬如如今的保时捷纯电动 Macan,已经内置了高德导航,而且上线了表现不俗的语音助手,类似于智能泊车之类的功能也在抓紧研发之中。
除此之外,营销、传播等也将入乡随俗,积极融入国内新潮的传播形式,譬如靠网络、
靠 KOL,靠 KOC等渠道,做到更近距离、更精准触达用户。
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豪华汽车、品牌的衡量标准正在发生转变,只有智能化站在了高端新势力同等高度,类似于保时捷这类的豪华品牌才有更多向用户展示自身差异化优势、品牌理念、基因传承的机会。
显然,保时捷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且正以日新月异地速度推进。站在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二十多年前敢于将跑车、赛事基因注入SUV,并盘活自己的品牌,下定决心要“赢回中国”的保时捷,所能爆发的速度和迸发出的能量,谁也不可小觑。
依旧是现实中没输过的“保时捷”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里,中国总计有超过8000家4S店闭门歇业。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又有近2000家4S店退市或闭店,几乎与去年全年退网经销商的总数持平。
无疑,如今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在各种全新产品功能用不了几个月就能下放到主流价位段细分市场的年代,如何做好自己,将好自己的故事,找到能让用户共鸣的差异点,才是传统豪华品牌的破局之道。
对于保时捷而言,破局之道,就藏在过去一代代传奇车型、一个个熠熠生辉的赛事荣耀之中。
正如潘励驰:“设计一辆非常酷炫的、跑得很快的新能源车并不难,但要在赛道上跑得快且跑得稳,具有耐久性,同时制动、过弯、操控都达到完美,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言外之意很明显,数字化、电气化时代,电动汽车也好、燃油车也罢,要保证每一辆保时捷,都传递给用户包含豪华、经典传承以及卓越驾驶性能等核心品牌价值。
对于用户而言,是为保时捷机械性能、机械素质和技术的沉淀而买单。在赛道、在赛车、在车辆机械数值,在驾驶者的体验上,在极致的驾驶体验和极高的耐用性,还有动态驾驶的体验和澎湃的情感回馈上,让用户感受到一家跑车制造商的坚持和独一无二的魅力,守住这样的初心,才能成就更好的保时捷,既是产品,亦是品牌、企业本身。
正如开头所言,先守正,再推新,先有纯粹的初心,再有更好的保时捷。
潘励驰也在现场打趣道,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保时捷产品,不仅会跟上主流水准,更要在过程中融合到保时捷的特点,并举了个将职业F1车手植入车机内的想法,以助力驾驶者在每一个弯道、每一个路口,更好地感受车辆、体验驾驶乐趣。
入华23年,保时捷是成功的,它几乎霸占了豪华与奢华汽车之间的所有真空地带,以至于许多国内用户都忘却了玛莎拉蒂的存在。其中原因,除了自身产品的精准定位外,始终不变的品牌内核也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
电气化、数字化时代,同质化是趋势,也会凸显独树一帜、坚持自我的难能可贵。或许如今的保时捷只是转型的阵痛期,是在“进站”,也是更多中国用户在等待更好的保时捷。或者说,我们愿意相信那个在当时美国严苛条件下创造出Targa这种神来之笔的企业,还能带来更多创造性的惊喜。
其实,从仰望、蔚来ET9的诞生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需求、驱动形式怎么变,未来永远有人拥有更高定位、更针对性的产品需求,60万元以上也好、100万元以上也罢,这部分用户除了对产品的价值有所要求外,更多是对品牌价值、传承、品味、口碑的认可,保时捷,无疑又会是依然有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
再给各位说个消息,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率“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国内组织架构优化”的消息已经霸屏,可预见保时捷在接下来的中国战略中,还会有更大的动作,从渠道的重新布局(到2026年削减到100家门店),到产品的进化、布局等等。而这背后的一切唯有一点不变,资源的再分配,只是为了更好地精准定位用户、服务用户,从线下到线上,从广泛到私域,从全球化产品到定制化。
在这样一个年底结算的时间节点开展如此大动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保时捷内部这场新的改革之风,正迫不及待进行中,在不久以后,或能见到更纯粹、更智能、更中国化的保时捷。也如标题所说,在学习中坚持自我的保时捷,也必将成就大师级产品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