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林彪坚持打长春,毛主席建议围而不打,谁更高明?

霜霜看过去 2023-08-31 18:36:01

1948年10月中旬,东北战场上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我军攻克锦州三四天后,国民党长春守军相继起义,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表面上看,东北野战军在整个辽沈战役中夺取长春似乎比较容易,其实不然,解放长春是一场特殊的战役。打锦州的前几个月,东北野战军便将长春重重包围,围而不打,国民党守军没有补给,也指望不上援兵,最后万般无奈才投诚了。

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军侵占东北后,即把长春作为中心城市。1932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称新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也设在长春,为掠夺东北的资源和防备苏联,日本在东北修了很长的铁路,长春成为连接关外各大城市的铁路交通枢纽。

东野指挥部

1945年8月,苏联出兵歼灭日本关东军后,总部驻扎在长春,后来国民党东北行营总部也设在长春。日本投降前,长春地区总人口有120万,号称亚洲第一大城市,比日本东京城区人口还多。

辽沈战役前,我军曾两次接管长春,第一次是在苏军管制下选出特别市长,为恢复城市正常秩序做了不少工作;第二次是1946年苏军离开后,周保中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一部短暂控制过长春,后因战局变化,主动撤离了。

此后,国民党以新七军为主力的部队驻守长春。长春的城防本就十分坚固,日本遗留的重要建筑物大都是钢筋水泥和石材修成,如关东军司令部、满洲中央银行、在乡军人会等等,均为永久性建筑。满洲中央银行大楼的外墙是厚达1米的黄岗岩,设有碉堡;城中心的关东军司令部等几座建筑占据十字路口的四角,构成火力交叉的巨型堡垒。

长春城区各处要点都筑有瞭望塔、交通壕、碉堡等工事。日军还在地下修了纵横交错的钢筋水泥坑道,连接各个重要建筑,一旦发生战事,地上地下可以互相支援。可见当年日本人为此下了多大工夫。

东野部队

国民党军在此基础上又花了大价钱加固城防。聘请几十个国内外专家精心设计,用去几万袋水泥、大量钢材,耗时一年多,增修明暗碉堡150余座和其他工事。国民党军宣称,长春的城防是“全国之冠”。

1948年3月,国民党第60军放弃吉林南逃,也来到长春驻守。加上新一军和其他杂牌部队,总兵力约10万人。守军里只有新七军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不过长春的防御体系如此完备,即便是三流部队防守,也不容易攻下。

1948年三四月间,东北野战军发起的冬季攻势已结束,关外战场我军已掌握主动权。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开会讨论了长春的问题,打还是不打,怎么打。林彪等首长认为,有四平攻坚战的经验,可以强攻长春试试。4月中旬,东北军区将作战意图电告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拟集中9个纵队,攻打长春和打援。

毛主席复电同意打长春,同时指出林彪认为先打锦榆段及入关作战时机尚不成熟的思想不对,战略上的重心应向南转移至北宁、平绥线,将东北敌军围困起来逐个歼灭更为有利。但林彪坚持先打长春,或围点打援,再向南线推进。

5月,东野组成了攻打长春的一线指挥所,由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5月下旬,长春守敌两个师出城抢粮,被歼灭两个团,退回城中。随着东野打掉长春外围据点,长春已被四面包围,沦为一座孤城。

在东野部队准备攻城的时间,林彪和毛主席多次电报沟通后,意识到长春很难一举攻克,强攻的代价也会非常大。正如罗荣桓所言,夺取长春这样的大城市,我们有些条件还不够,兵力要有敌军的三倍到五倍,弹药和物资也要有非常充足的供应才行。于是林彪和毛主席达成了一致,留下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作战。

罗荣桓一家

6月中旬,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的方针,困死守军。既然要长期围困,就不能让敌军出城获得粮食、柴火等物资,罗荣桓提出,要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攻势,等敌军粮弹俱尽、人心动摇时就好办了。要做到“不让一粒粮、一根草进入长春城内”,为此必须“禁止行人出入”。

问题是长春城里还有50多万老百姓,切断粮食供应,老百姓也得挨饿。有人在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老百姓出城怎么办?”罗荣桓还没开口,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的刘亚楼不假思索地说:“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亚楼这样说是为了方便长春城内的群众过日子,大家一听却哄堂大笑,纷纷拿眼睛瞟李作鹏和周纯全两位将领,他俩都因战伤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了。罗荣桓见状,让大家安静,继续开会。

如果围城时间长了,允许城中老百姓自由出入,他们找来的粮食和柴火必定会被国民党守军抢去,那就是变相资敌。罗荣桓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告诉大家,若城内群众出来,要把他们收容、安置起来。

刘亚楼

长春守敌之前准备的粮食不可谓不多,被合围前,又从长春周边和附近县城征调和购买300万斤粮食。不过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样,新七军是主力,存粮较多,60军主要靠新七军“施舍”过活,其他杂牌军待遇更差。长春被包围后,外围据点的敌军都跑到城里抢吃的去了。

没多久,长春城内人心惶惶。6月,国民党军开始从沈阳空运粮食到长春,空投到新七军和60军的驻地,主要是大米。可沈阳也没有那么多存粮,起初每天有5-10架次飞机到长春,没多久就改成三五天空投一次了。

随着我军集中高射炮控制长春空域,长春守敌基本上得不到空投粮食了,投入城内的粮食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大部分空投物资都落在城外。据不完全统计,东野围城部队一个多月就获得敌机空投的大米3000多袋。

在锦州的国民党东北保安代司令官郑洞国6月就下令实行战时粮食管制,市民每人只准留粮食130斤,支撑到9月,其余粮食一半充作军粮,一般放到市场上自由买卖。接着麦麸、糠秕、豆粉也被列入粮食管制。但守军得不到丝毫补给,粮荒越来越严重。

围城两三个月,城内粮价飙升,高粱米一斤卖到38万元(东北九省流通券),一斤蔬菜也卖到八九万元。老百姓遭了秧,家里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被守军洗劫一空,饿死了不少人,大批百姓被迫逃难。东野官兵主动给逃难的百姓捐助钱款,尽力安置他们。但逃难的人太多,后来只能分批放行,由其他已解放的地区救助。

9月7日,毛主席致电东野首长林、罗,提出“置长(春)、沈(阳)之敌于不顾,专顾锦(州)、榆、唐一头”。于是东野马上调整部署,留下两个纵队和6个独立师等部继续围困长春并打援,4个纵队和1个骑兵师牵制沈阳之敌,以6个纵队和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等部为主力,火速南下,包围锦州及北宁线敌据点。

辽沈战役打响后,我军很快夺取锦州,长春守军彻底绝望了,国民党60军率先起义,新七军和其他部队也随之投诚,长春和平解放。

0 阅读:1025

霜霜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