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HIEND声】聊一聊TEACUD-701N系列的三台解码耳放一体机

李凌佳琦 2025-04-05 23:41:10

TEAC这个品牌的机器是第一次以正式评测的方式出现在我的评测内容里,而如果关注过展会信息的话,其实大家可能会发现我对这个品牌是有过多次重点报道的,而且对声音方面普遍给出了比较高的褒奖,其中我尤其喜欢的是UD-701N系列的机器,包括解码耳放一体机和CD机。那TEAC这个品牌到底是什么来头,701系列的机器又为何受到我的青睐,这篇文章就从品牌本身、以及产品的角度,来和大家唠一唠。

TEAC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国民级品牌,而且他们的母公司本身还涉及医疗、汽车、航天、海洋等多个领域,甚至对日本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贡献主要来自于他们世界一流的录音技术,至今还有许多专业录音师仍在用TEAC的老设备。如果这么听下来你们还觉得好像平平无奇,那其实他们有一个子品牌你们可能更熟悉——ESOTERIC,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二嫂”,而且目前二嫂的事业部已经解散,完全交由TEAC母公司接管,并且在TEAC的产品里也会存在一些二嫂上的技术下放。

在接触到TEAC之前,我一直把国产的很多型号当作是解码耳放一体机的主力选择,当然这里并不是无脑吹捧国产品牌,实事求是的从性价比层面来说,国产品牌在万元档、包括万元内的一体机产品方面是几乎有着断档式的性价比,而到了稍高点的价位上,钰龙的DA1、高登的序曲Pro这类佼佼者也是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产品,但后来随着我对UD-701N这个系列的机器深入了解以后,我居然觉得TEAC这个所谓进口品牌的产品,居然毫无溢价,甚至居然经常让我觉得“卖便宜了”?

UD-701N最早并没有成为系列产品,只有一台机器,当时是在北京德海基业的展台上听到,可能受制于展会电源环境或者相关搭配的原因(当时搭配的依稀记得是插了DHC的Final D8KP黑金),TEAC这个品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声音属于很“典型日系风”的路子,素质倒是很高、尤其是信息量和密度,而且虽然坊间不少评价说它的耳放部分是短板,但实际从展会推平板的反馈来说,虽然动态确实稍软,但框架是完全撑得开的,也谈不上耳放部分有多么拖后腿,毕竟作为一台两万出头的机器,它耳机口直出的声音已经是非常饱满有力的声音,基本只要不是推1266、Sus初代的那种低敏平板,都不容易在推力层面构成短板。这里斗胆猜测一下,大家可能对UD-701N官方所标注的700mW输出功率有所忌惮,但其实这已经是比宝达812更高的数据了,在便携播放器都动辄几W输出功率的时代里,功率早就是个冗余的东西、做起来更是没有任何的难度,但在关注这些东西的同时,我希望大家更能关注到UD-701N系列的供电结构,作为一款自带网播的机器,UD-701N的供电配置非常复杂:四组大容量环形铁芯变压器不单止在模拟信号部份设置了2个独立为左右声道使用环形磁芯变压器,更是在网络模块和数字控制部分,使用了单独的环形磁芯变压器,除此之外,工程师通过使用线性电源进一步加强网络模块部分的电源质量和稳定性,供应到需要敏感度高,需求高质量供电的网络模块之中,并且在耳放的部分采用了大电流+缓冲电路的设计,让它在驱动一些高潜力的耳机时,可以获得更加平顺与饱满的听感。所以,我认为UD-701N虽然最大的亮点自然是强悍的解码性能,耳放没有解码部分那么出彩、但绝非一个弱项。

说回产品的外在部分,UD-701N的外形评价有些褒贬不一,机身谈不上有什么设计感,就是方方正正、一板一眼的感觉,正面两个类似把手一样的凸起部分挺有辨识度。正面板的部分是金属拉丝工艺,物理按键给的还挺全,刚给人感觉有一点精致感时,顶部的四颗六角螺丝又打破了做工印象。整体的观感方面我觉得是挺和谐的,但要说有什么违和的地方的话,我想吐槽的是这个正面的USB-A口,之前山灵的机器也有过这也的槽点,放在正面着实是有些不够雅观了。电位器的部分由四组独立电路组成,分别用于L+,L-,R+和R-,可以以0.5dB为幅度进行精细调整。

从背面来看,我认为UD-701N本身厂家在设计之初就是想要去拿给两声道音响用户去使用的,许多的数字输入都设置了两组,包括同轴、光纤,从蓝牙信号天线和以太网口也不难得知它的网络串流功能与蓝牙功能,而且外部的USB硬盘输入给到了两个接口,其中背面的做工会更加适配大容量的大尺寸机械硬盘,供电的部分会更好。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才会意识到,其实UD-701N并不是一台传统的解码耳放一体机,还自带网播功能、并且不是玩票性质的那种,从实打实的功能来说,TEAC已经把和网播相关的功能能给的都给了,并且还标配了自己的APP与PC端的软件,不仅能够读取本地音频,也可以从NAS里获取文件,Spotify、Tidal的串流功能只是基操,它还能够支持进阶型玩家更忠爱的Roon Ready,蓝牙除了LDAC外也还能够支持倒LHDC、aptX等主流高清编码,并且这两年时兴的MQA编码支持也囊括其中。在实际把玩它之前,真的很难想象这么一台没有大屏幕的、外形很工业直男风的机器,居然是能够提供到海量功能的无线播放与操作功能。在实际的软件体验过程中,它其实在使用逻辑上非常清楚、上手难度低,软件的反应速度也够快,也许细节化程度可能不及欧然得、矩声等专做数播的品牌,但除了UI界面的设计感不够好看以外,其实软件的部分是非常完善的。其实最核心的、也是UD-701N系列最可贵的点在于——即便抛开它的网播功能,本身的音质完全是值回票价的东西,这也侧面佐证了我开头提到的,这是一款没有“品牌溢价”的机器,网播、解码的功能单拎出来一项都是高水准的存在,完全是在硬件和功能层面做到了物超所值。

模拟输出方面,一组RCA和一组XLR算是基本配置,耳机口不出意外是只给到了6.35和卡农,这算是绝大部分进口品牌的习惯,对于4.4的支持,还是国内厂家更积极一些。如果说拓展性方面还有什么遗憾的花,可能就是没有给到AES输入以及I2S,想要实现高码率的数字输入的话可能还是得通过USB口来实现。

一台机器的数字界面的好坏也一直是大家老生常谈的问题,包括一个解码产品通过何种方式使用音质最佳、拿个端口是短板,也是玩家们所会顾虑的地方,这方面我认为UD-701N系列没有什么明显短板的地方,我试过了除了光纤以外的所有输入方式,我认为声音表现相对是比较稳定的,有点让我意外的是蓝牙表现很不错,劣化幅度不大,而一向容易被担心的USB口也稳定发挥。如果实在是在购买机器之前对选择何种输入比较纠结,我建议是遇事不决,选择同轴,基本老牌厂家的同轴口往往值得信赖。当然了,很多时候大家对于“劣化”的顾虑其实是和大动态相关的,虽然这台机器USB模式下蓝牙动态的损失不大,但本身确实不是那种听感“澎湃”型的机器,它的舒适区还是流行乐与小编制。在写文之前我看过一圈网络评价,有人对它的串流、本地播放的音质有些微词,我个人试下来呢,其实它在本地播放时的声音棱角确实是会强一些、没有那么轻盈柔和,但这方面我不太好把话说死,因为数字输入的变量很多且难以用参数和科学来解释,尤其是网络部分,每家每户的路由器都已经是很大的变量,所以如果你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折腾的欲望、想要获得一个稳定的音质表现,那么选择同轴、或者通过USB来实现PC/手机/便携播放器的输入,是我认为比较稳妥的选择。

UD-701N标准版

UD-701N的标准版、也是该系列的首款产品,售价25500元,有银色、黑色可选,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型号,它不仅具备一些日系Hiend大厂的调音共性、而且是有所侧重的一台机器,它的一些功能特性会让我联想起国产的钰龙DA1,那就是即便把它们的耳放口砍掉、单纯做解码,也依然是一个性能强劲、同价位具备顶尖解码水准的机器,因此,很多UD-701N的用户其实完全是冲着它的解码部分来购买的。而UD-701N标准版的声音我个人认为在音色层面比较保守、没有太多的个性或者冷暖倾向,声音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中的“日系”风,那就是非常的干净、清透、结像的形体感也是偏纤瘦一些,初听下来会觉得有非常好的层次感、清晰度,高频的部分有很好的鲜活度,人声的部分不主打醇厚感,口型和气息的吞吐感给的比较适中,从听感层面来说是中性且细腻的的那种,女声的润泽度很好,但它并没有像一些低阶版的“女毒”调音那样,会把人声拉薄、音色过于的提亮,男声只能说是偏干净、厚度不高,但听着也是没有过多的失真度的那种风格,搭配类似于Focal 大乌二代这样不吃推力、但吃搭配的耳机时,能够发挥出一个非常圆融、适应面极广的流行音色。我认为,UD-701N最擅长的曲风在于偏干净些的偏室内录音型的女声、古典的表现也是小编制室内乐要优于大编制交响,它在听一些节奏明快、强调高频鲜活度类的曲目时非常有优势,而且虽然声场非常好、也完全适应大场面的回放,却在但大动态、极低频等方面不够强势。如果要说声音适应面层面的缺陷的话,UD-701N标准版的低频的部分打击感很好、细节也交代的很明快,就是有些不够的“肉”,是那种比较明快、速度感很好的低频,如果你追求更多的量感、更强化的低频气势,不着急,可以继续往下看。

UD-701N金色限量版

UD-701N的这个金色限量版其实是该系列的三台机器中我个人更喜欢的一台,价格比标准版贵了1000,目前没有查到硬件提升相关的信息,所以它应该算是一个“限量版调音”的机器。而如果是去和标准版AB像密度、动态、信息量等素质表现的话,我个人是听不出什么区别,唯一可以称得上是“素质”有提升的地方,我觉得可能就是一些动圈头戴的极低频的部分更容易交代出来,听起来也更“肉”,可以说整体的中低频氛围感都是更好的,不过总体而言,我倾向于二者的素质没有差异。音色层面,UN-701N金色版的声音要明显更暖、结像更丰满,而且边缘的部分会有一些“羽化”的痕迹,高频棱角更少、也更加的轻盈,它有意强化了人声部分的气息吞吐感、更为的绵密抓耳,声音也有轻微的Delay和一些混响加强。虽然UD-701N是用Delta-Sigma芯片所搭载而成的全分立结构解码,但这台金色限量版的声音我愣是听出了一种R2R的味道,会让我联想起TotalDAC的风格,带一些不过分的粘滞感、却也保留了器乐的层次,听一些弦乐、钢琴的时候是更加流畅丝滑的,但也许会有人觉得弱化了线条感可能是一种素质降级,这个可能就见仁见智。我作为一个非常喜欢听现场录音、尤其是老港台、爵士,以及对男声醇厚度不愿意妥协的用户,UD-701N的这个版本更符合我的胃口,但也不建议大家参考我的口味,因为我手里的台机比较多,金色限量版并不是我的唯一之选、只是我认为它的声音更富有辨识度。

UD-701N SP版

SP版,我这里也不清楚SP具体代表什么,但能很明确得知的一个信息在于,SP版本在耳放的硬件部分有大幅度提升,而图1则是TEAC及ESOTERIC技术&研发部的总经理加藤先生在调试耳放时的照片,而他们也重点参考了类似于HD800/HD800S这样比较吃潜力的动圈产品,如果你手头有类似的头戴、但是顾及UD-701N系列的耳放功率,那也许SP版更符合你的需求,但它的价格也来到了接近三万元。

SP版的声音听起来是颇具力量感的,也更具备一个“现代声”器材的质感,和另外两个版本相比,最直观的地方在于两端延展和动态的提升,音色大体上还是走的UD-701N标准版的路线,搭配耳机的适应面比较广、也更加杂食,其中比较令人诧异的地方在于它低频下潜的提升以保留了原始风格的方式得以完成,依然是一个比较清晰、聚焦感很明确的低频,但更深邃、更突出纹理细节,已经可以让HD800S胜任复杂场景的、大动态的表现,如果说前面两台机器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巴洛克时期的曲目、以及各种强调音色而非素质的三重奏,那SP版已经可以让我完整欣赏完一首马勒1、包括各种现代型的电影原声OST。但话说回来,SP版本我认为对HD800S可能存在一些“风格层面的特调”,因为它在素质更高的同时却把人声拉近了、变贴了,可能对于很多流行党来说是正面的提升,不过某种意义上来说,SP版本的纵深在HD800S的搭配上是有所牺牲的(搭配别的耳机没有这么明显的问题),而且在驱动HD800S的时候,我不建议使用SP的USB输入口,中低频会偏肥硕一些,因此,如果你是纯古典党,其实反而标准版可能更纯粹,SP版本则在与HD800S的搭配中呈现出了更有氛围的流行听感。抛开和HD800S的搭配,作为一台电流输出比较优秀的机器,SP版本的推力提升更多的是让你觉得更饱满、有力道,同时也是更加从容、安定的,没有带来什么负面的东西,比如声音控制力失衡、变得刺激,就好像是更贵的、更好的咖啡不仅风味指向性更明确、也更耐萃,“负面风味”析出的更少,SP版的耳放,我认为是存在质的提升的。

UD-701N系列虽然在国内可能热度一般,但是在日本及许多海外市场已经是传奇一般的存在,光是VGP金奖就拿下了七次、并且获得了顶级含金量的“殿堂奖”,它的产品生命周期也很长,从引进国内至今依然有着很好的出货量与口碑,可以说如果你的预算落在2-3W档,该系列的三款产品大概率是有一款符合你的需求,而且其完善的网播功能更是让它的性价比近乎无懈可击,可以说整个701系列,从CD机到一体机,都是我认为可以强烈推荐的评级。此外,如果各位对TEAC家族HA系列的耳放感兴趣,我也会申请样机进行试听评测,或者对TEAC家族有更多想聊的、好奇的,欢迎随时留言或私信交流。

0 阅读:14
李凌佳琦

李凌佳琦

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