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战争时期日本陆军军衔详解(1931-1938)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3-09-29 23:30:10
昭五式

日本陆军军服在明治早期是参照法国军服,最明显的特征是深蓝色肋骨服和法式平顶帽。

在普法战争后,日本陆军军服开始转向德式。在1912年(明治45年)正式推出四五式军服。

四五式军服是日本陆军第一款茶褐色(卡其色)制服,主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之后直到1938年才进行多次修改。

四五式军帽为茶褐色大檐帽,帽墙和帽顶镶边为红色。帽墙中将为金色五星,近卫师团为樱花叶环绕的五星。

四五式军服也为茶褐色,后背为一整块布料。军官军服上有四个口袋,胸袋有袋盖,胯袋五袋盖,士兵只有两个袋盖胸袋。袖口上方12厘米处有一圈红线滚边。

四五式军服为立领,上面有领章颜色代表各兵科(兵种)和部门(各兵科将军不佩戴领章,部门将军佩戴领章)

●步兵科 – 绯色(深红色)

●骑兵科 – 萌黄色(草绿色)

●炮兵科 – 黄色

●工兵科 – 鳶色(浅褐色)

●辎重兵 – 蓝色

●宪兵科 – 黑色

●航空兵科 – 淡绀青色(浅蓝色)

●经理部 – 银茶色(经理部后勤和财务部门)

●卫生部 – 深绿色

●兽医部 – 紫色

●军乐部 – 绀青色(深蓝色)

领章样式为锹形。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和航空兵领章上有数字单位编号(团或营)。台湾歩兵联队中队的左领章为樱花,右领章为单位编号。朝鲜步兵联队的左领章为联队编号,右边为樱花和中队编号。独立守备大队的左领章为大队编号,右领章为特殊徽章。属于各兵种(野战炮兵、山炮兵、重炮兵、野战重炮兵、高射炮兵)的士兵在领章上佩戴单位徽章。

四五式肩章为法国竖式肩章,可拆卸式。底板为红色(军法为白色),军官为硬式用金属扣固定,士兵为软式用布纽扣固定。上面用金色纹路,金色五星来表示军衔高地。

陆军少将肩章

曹长肩章

1930年(昭和5年)对四五式军服进行修改,比如背部布料改为两片拼接,军士和士兵的内衬缩减为七分,使用的布料变得更粗更厚,相对来说质量比之前差。昭五式军服基本延续四五式,只进行了小修小改,达到节约和简约的目的,以应对未来战争的大规模动员。

昭五式军服主要出现以下战事:

●1931年-1933年的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1932年5月的一二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

●1938年7月29日-1938年8月11日的张鼓峰事件

●1939年5月-1939年9月的诺门罕战役

元帅级

大元帅

1872年9月7日太政官布告第252号首次提到大元帅。但在1873年5月8日大元帅和元帅军衔被废除前,并没有实际授予过大元帅。根据1889年9月30日颁布《野外要务令草案》第1部分第1章第1条对已经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补充,日本天皇被正式授予大元帅军衔,并成为陆军和海军总司令。

明治天皇(1889-1912),大正天皇(1912-1926)和昭和天皇(1926-1945)这三人担任过大元帅。

日本最大的战犯昭和天皇裕仁

元帅陆军大将

元帅徽章

日本的元帅起源于西乡隆盛。1872年7月19日政府参议西乡隆盛被任命为陆军元帅。1872年9月7日第252号太政官布告中规定了大元帅和元帅的制服。1873年5月8日的官制改正中取消了元帅军衔,西乡隆盛成为陆军大将。

1898年1月20日颁布《元帅府条例》规定,设立元帅府作为天皇最高军事咨询机构。授予功勋卓越的陆军和海军大将为元帅军衔,作为天皇的最高军事顾问。同年颁布的第96号勅令规定了元帅的徽章和佩戴方式。1918年的第331号勅令规定了元帅刀制度(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杖)。

元帅属于荣誉头衔,而不是正式军衔,所以元帅的军衔标志和大将一样,但佩戴元帅徽章加以区别。元帅为终身制。元帅的正式名称为元帅陆军大将或元帅海军大将,对授予元帅之人,可以称呼为元帅陆军大将某某或某某元帅,不能称呼为陆军元帅某某或某某陆军元帅。

除了西乡隆盛,明治时代元帅为陆军5人和海军3人;大正时代为陆军6人和海军6人;昭和时代为陆军6人和海军4人,其中二战和太平洋战争期间,陆军3人(寺内寿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军3人(永野修身、山本五十六、古贺峰一)被任命为元帅,海军中山本五十六和古贺峰一都是死后追授。

1945年第669号勅令废除了日本元帅制度。当时幸存的五名元帅为梨本宫守正王,伏见宫博恭王,寺内寿一,畑俊六和永野修身。

甲级战犯寺内寿一

将官级

大将

大将是日本军队的最高晋升军衔。日本军队中的将官为勅任官,由日本天皇亲自任命。被任命为大将的军官通常会被授予勋二等或勋一等的勋章,位阶为正四位。

陆军大将主要担任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陆军大臣,总军司令官(集团军群)和方面军司令官(集团军)。

大将退休的年龄为65岁,退役时会被授予瑞宝勋章或旭日重光勋章。大将去世时官阶升到从三位。

甲级战犯松井石根

中将

1869年兵部省首次在陆军和海军中设立大将,中将和少将军衔。1870年9月18日太政官布告604号设立了从陆海军大将到陆海军权曹长十一个级别,中将列为第二个。1873年5月8日太政官布告154号修订了军人军衔称呼,正式设立了参照西欧近代军队的日本陆海军军衔。

中将主要担任军司令官,师团长,参谋次长,军令部次长和次官职务。少将通常被授予勋三等或一等勋章,战功卓越的中将可以被授予三级乃至一级金鵄勋章。

中将位阶为从四位。中将至少服役4年才能晋升为大将。退休年龄为62岁。

甲级战犯南次郎

少将

少将主要担任旅团长,军参谋长,陆军省局长和参谋本部部长。二战末期为了提拔年轻将领,一些少将甚至可以担任师团长。少将通常被授予勋四等或三等勋章,战功卓越的少将可以被授予三级乃至一级金鵄勋章。

少将位阶为正五位。少将至少服役3年才能晋升为中将。退休年龄为58岁。

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

校官级

大佐

日本陆军军官(校官和尉官)属于奏任官,由陆军大臣奏请天皇批准,再由陆军大臣任命。

大佐主要担任联队长,师团参谋长和参谋本部课长等职务。

大佐位阶为从五位。大佐至少服役2年才能晋升为少将。退休年龄为55岁。

中佐

中佐主要担任大队长,参谋本部班长等职务。

中佐位阶为正六位。中佐至少服役2年才能晋升为少将。退休年龄为53岁。

中佐通常被授予勋六等到三等勋章,战功卓越的中佐可以被授予四级乃至二级金鵄勋章。

少佐

少佐主要担任大队长和副联队长等职务。

少佐位阶为从六位。少佐至少服役2年才能晋升为中佐。退休年龄为50岁。从大尉晋升为少校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

大尉

大尉主要担任中队长职务。

大尉位阶为正七位。大尉至少服役4年才能晋升为少佐。退休年龄为48岁。

如果一个士兵以二等兵军衔服役,不经过陆军教导团,陆军中央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学校等军校学习,那他最高就可以晋升为大尉。

洛杉矶奥运会马术冠军西竹一

中尉

中尉主要担任中队长和小队长职务。

中尉位阶为从七位。中尉至少服役2年才能晋升为大尉。退休年龄为45岁。

少尉

少尉主要担任小队长职务。

可以成为少尉的途径为:

●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幼年学校毕业免试或中学4年毕业通过考试入学,符合条件士兵也可以报考。读2年预科,然后以少尉候补生身份进入部队实习5个月,再以军曹军衔入学学习1年半时间。毕业后以见习军官(曹长)进入部队,经过部队所有军官组成遴选委员会同意后,正式授予少尉军衔。

●甲种干部候补生:中等教育毕业生通过考试后,入读陆军预备士官学校。毕业后以军曹军衔退伍,并授予预备役少尉军衔。

●特别甲种干部候补生:招收高等教育在校生,入读陆军预备士官学校,以见习军官进入航空队担任飞行员,并授予预备役少尉军衔。

●陆军经理学校毕业的主计(会计)见习军官

●从达到退伍年龄的准尉中选拔优秀者,预备役少尉军衔

少尉位阶为正八位。少尉至少服役1年才能晋升为中尉。退休年龄为45岁。

准尉

日本陆军军士属于判任官,由联队以上部队长官判定任命。

准尉以前叫特务曹长

日本陆军的准尉被称为准士官(准军官),是从军士中培养的预备军官。准尉主要担任司务长/连级军士长职务,主管中队的人事工作。准尉负责维护和保存士兵的个人报告,分配各种职责,制定晋升和调职奖惩措施(由中队长决定),并管理部队内务。准尉的工资相当于大尉。

从二等兵晋升为准尉起码要9年,准尉退役年龄为40岁。有的准尉转入预备役后退役;有的在预备役晋升为少尉继续服役;也可以自愿报名,通过考试到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现役少尉。日俄战争期间,为了弥补军官数量不足,会选拔优秀的准尉直接跳过考试学习晋升为少尉。

军士级

曹长

曹长就是上士

最早曹长是日本陆军中最高的军士军衔,后来增设了特务曹长军衔(准尉)。曹长和特务曹长都可以作为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等大队本部的队附。队附就是辅助指挥官,负责部队训练,教育,管理,武器和被服等事务。

曹长可以担任司务长,队附等管理职务,也可以担任小队副的指挥职务。

从二等兵晋升为曹长要5年,曹长的退役年龄为40岁。

军曹

军曹就是中士

军曹在战时担任分队长(班长),可以指挥10个人左右的分队。经验丰富的军曹回到中队装备部、服装部和武器部工作;还可以担任联队行政助理,炊事班长,司号长,服装武器仓库管理员助理。在作战时,除了担任分队长外,还要管理分队的勤务和物资。

从二等兵晋升为军曹要4年,军曹的退役年龄为40岁。

伍长

伍长就是下士

可以从自愿服役成为伍长的上等兵和一等兵中挑选,送往陆军教导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军士培训。有时候军士培训也会在部队内部进行。

战时完成陆军士官学校预科的军官候补生,需要以伍长军衔进入部队实习2个月(战争结束前为2个月),然后在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继续学习直至毕业。

伍长主要担任分队长职务。还可以担任大队秘书,司号长,队附,炮兵瞄准手和弹药车长等职务。

从二等兵晋升为伍长要3年,伍长的退役年龄为40岁。

士兵级

兵长

1940年9月13日的勅令581号(9月15日生效)修订陆军士兵军衔,新增了兵长军衔。

因为二等兵军衔主要用作新兵在本土训练之用,所以战场上的士兵只有上等兵和一等兵。随着1937年中日战争的长期化,需要重新征召之前服役2年结束的老兵,一下子多了很多老一等兵和上等兵,在人事管理上很不方便,所以增加了兵长军衔。

与此同时,当时为了弥补军士不足而设置的伍长勤务上等兵(代理伍长)被取消。退伍时获得下士官适任证的预备役上等兵(包括现役伍长勤务上等兵)都自动晋升为兵长。

不过由于战争进行,依然缺乏大量军士,所以又设立了下士官勤务兵长作为代理军士。

下士官勤务兵长臂章

上等兵

在设立兵长之前,上等兵一直是士兵最高级。同一年入伍士兵中,大概只有四分之一人才能晋升为上等兵,一个中队只有3人可以成为伍长勤务上等兵。

在一等兵中会挑选出优秀者,作为上等兵候补者接受培训,然后再从挑选晋升为上等兵。优秀的上等兵可以成为伍长勤务上等兵,作为代理军士继续前往部队服役。伍长勤务上等兵和一部分优秀上等兵在退役时会得到一份下士官适任证,当他们再次征召入伍时,会根据空缺直接晋升为军士。

上等兵可以在战时担任代理分队长。和平时工作认真的上等兵可以担任内务班长助手来指导新兵;算术好的上等兵可以从事行政工作;还可以担任教官助理来操练新兵;担任值班人员负责负责防灾、防犯、风纪和检查工作。

图中为伍长勤务上等兵

一等兵

新兵入伍半年后,完成第一次检阅,取得优异成绩后就可以晋升为一等兵了。两年服役期结束后,大部分士兵都可以以一等兵军衔退役,只有极少数成绩很差的会以二等兵军衔退役。

二等兵

大正时期,日本士兵服役期为2年,入伍后为二等兵军衔,被称为初年兵。在服役一年的检阅后,基本全体二等兵都会晋升为上等兵。

和平时期新兵第一年入伍训练安排如下:

●1到5月:一般指导、分队训练、刺刀训练和打靶训练。2月会进行为期5天的行军,晚上宿营,以训练士兵的耐寒能力。

●6到7月:打靶训练、野外训练、小队和中队训练以及刺刀训练,每天行军30公里。

●8月:中队和大队训练、野外训练、战斗射击、游泳和刺刀格斗,每天行军40公里。

●10月到11月:大队和联队训练,战斗射击和秋季演习。

未完待续

0 阅读:34

海绵宝宝谈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