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本士兵帽子上两块布有什么用?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3-09-29 23:30:11

看抗日电视剧,经常出现日本士兵帽子上后面出现几块块布,被我们称为屁帘。今天来介绍这几块布的真实作用。

战斗帽

介绍这几块布之前要先了解下与之搭配的战斗帽。

抗日期间日本军服在1938年6月是个分水岭。1938年6月之前日本士兵穿的是昭五式军服,特点是大盖帽和竖式肩章;1938年6月之后换装九八式军服,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领章式军衔和军帽两块布。

左边为昭五式,右边为九八式

昭五式军服士兵和军官都佩戴一个大檐帽。但这个大檐帽有个最大缺点,就是戴钢盔不方便,需要脱掉大檐帽才能戴钢盔,实在太麻烦了。所以在1932年前后在东北地区的日军非正式使用了一款名为椀帽的军帽(日语里椀指木头做的碗)。

椀帽是后来九八式的战斗帽的原型,外形基本一致,最大的区别是椀帽后面没有调节帽子大小的松紧带。

在淞沪会战之前的一名佩戴椀帽的日本兵

1938年6月1日九八式军服正式采用,同时士兵取消了大檐帽,只佩戴一款名为战斗帽的军帽。

战斗帽也被称为略帽,是士兵作战时佩戴的军帽。战斗帽类似于其他国家野战帽和贝雷帽作用。战斗帽造型很独特,上窄下宽,帽身用两块布缝制,顶部再用一块布缝制,正面有一个Y形接缝。战斗帽配有下巴带(皮革或织物),侧面有气孔,背面有三个孔用来调节帽子大小的松紧带,不过调节幅度很小。战斗帽里面有一圈皮革防汗带,没有帽子内衬。

战斗帽正面有金色五星帽徽,士兵的帽徽通常直接缝在帽子上,而军官的帽徽缝在五边形底布在缝制帽子上。

战斗帽的设计前提是为了直接佩戴在90式和98式钢盔下,所以战斗帽的帽檐很短,不会影响俯卧射击时视野;下巴带很结实,可防止在作战时帽子脱落或移位。因为战斗帽没有内衬,所以战斗帽几乎是紧贴佩戴者头部,如果不是光头或极短发,就很难佩戴战斗帽。

军官其实还保留大檐帽,但因为战斗帽轻便,所以从上到下日军几乎都佩戴战斗帽。

帽垂布

说完了战斗帽来说说那几块布。这几块在军帽后面的布正式名字叫帽垂布。

帽垂布据说最早是1899年日本占领台湾时给部队配发使用。因为台湾南部地区酷热难耐,用帽垂布可以脖子处晒伤,而且摆动的帽垂布也可以用来驱蚊虫。1938年帽垂布正式成为九八式制式装备之一。

帽垂布由四块布料组成,上面缝制在一起。在外侧两块布料上有两个金属挂钩。使用时帽垂布的金属挂钩挂在战斗帽侧面上四个线扣上即可。

战斗帽侧面上线扣

挂上帽垂布的战斗帽侧面和背面

虽然是个很实用的装备,但小日本戴着就尽显猥琐

帽垂布不是日本独有装备,法国驻扎北非的驻军很早就使用帽垂布

二战期间,德国在北非等炎热地带部队也会使用帽垂布,图中是德国空军的热带大檐帽

网上有人说帽垂布不仅夏季防晒,冬季还可以用来御寒。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因为冬季都有冬季军帽,不会还用夏季几块薄薄的布来防寒。而且冬帽左右两片可以下放的护耳,和帽垂布是两样东西,没有关联。

全文完

1 阅读:31

海绵宝宝谈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