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以冲突再度爆发,一直以来就有“中东火药库”之称的巴勒斯坦,前前后后打了将近七十年的战争。那么,究竟谁才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犹太和阿拉伯之间有何恩怨?
“巴以冲突”可以理解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领土之争”,而抢夺的这块地就是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其国土却被分为“三份”,一份叫做加沙地带,另一份叫做约旦河西岸,还有一个就被归属为以色列境内的一些地区。有了土地上的分离自然会有不同的政权统治,而这次发生冲突的地方就是由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地带,但以色列认为这片地应该属于他们的,为此双方发生了冲突,并造成严重的伤亡情况,而这错综复杂的关系要想理清就需要从悠久的历史中找到答案了。
图为曾经的犹太人史书上有关巴勒斯坦地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希伯来圣经》中,在那时该地的名字叫做迦南,用希伯来语来讲就是“丰饶之地”的意思,而犹太人就是希伯来人的后裔。用以色列的说法来讲,这本书中记载了“上帝对他们说这是我赐给你们的应许之地”的话语,也是这句话让以色列一直宣传他们才是巴勒斯坦地区的原住民。
但事实就是犹太人始终都在“流浪”的路上,并没有什么上帝赐土的说法。但犹太人频繁做出放高利贷、背刺盟友等行为,甚至还有传言他们背叛了耶稣,为此欧洲各国对于他们的态度都很不友好,他们被埃及人、亚速帝国人、以及巴比伦帝国人先后追杀,但在中途中也有人同情犹太人,并伸出援手,但最后这些帮助他们的人下场都不是很好,例如,大卫王、所罗门等,最后都被罗马帝国消灭。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帮助犹太人,他们也就此散布在欧洲各地。所以,那时的巴勒斯坦地区主要构成人口就是阿拉伯人。
图为以军曾经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在一战结束后,英国取得胜利,由于犹太人在战时为英国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他们便承诺将本应是殖民地的巴勒斯坦地区给犹太人用来建国。但二战很快就来临了,因为在一战时期犹太人做出多次背刺德国的事情,导致其战败,事后又在德国战败期间哄抬物价、搞乱金融等行为,使得马克迅速贬值,并发生人民破产失业的情况,为此德国整个社会中充斥着反犹的思想。在这时希特勒上台了,并规定了一系列反犹的政策,将犹太人的资产用来充公,并下令追杀犹太人,致使将近600万名犹太人遭到屠杀。
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支持,他们支持犹太人建国,因为散布在各地的犹太人都比较富有,并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联合国于1947年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案》,并强行将该地区分为两个“国家”,一半属于犹太人,一半属于阿拉伯人,而耶路撒冷则被联合国直接管理,不属于任何一方,也是在这时两国埋下了未来发生冲突的导火索。
图为“阿以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对于这项规定,阿拉伯人大多持反对态度,为此在以色列1948年宣布建国时,阿拉伯国家为了阻止他们,宣布由约旦、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共同组建一个名为“联军”的部队,也是在这时双方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而这次战争的时间很长,在历史也很罕见,这场战争从以色列讲过时期一直持续到1982年才结束,时隔34年之久,在此期间打打停停总共爆发了五次冲突,为此它们也被称为“五次中东战争”。但由于美国方面对以色列的“大力”支持,阿拉伯联军屡战屡败,最终丢失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图为全是沙地居多的西奈半岛随后,以色列将抢夺的土地成为“屯垦区”,并让犹太人生活在此。在34年的战争期间,以色列还夺走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同时还宣布耶路撒冷为他们的首都,而原本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就变成了没有国籍的难民。但在阿拉伯其他国家的帮助下,本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试图通过对话来解决巴以之间存在的争端,但自从1969年阿拉法成为领导人后,就直接使用暴力手段将犹太人从这座土地上赶走,并命令对以色列发动多次袭击。但在国际社会的多次劝解下,阿法拉同意了和谈。在美国和挪威政府的帮助下,巴以双方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并和平的相处了一段时间。
但经常背刺的犹太人也再次犯错,在他们和平相处两年后,以色列前任总理拉宾就被杀害了,并在他们的去驱使下,“强硬派”上台还“撕毁”了巴以最初签订的《奥斯陆协议》。而看到以色列如此行为的巴勒斯坦也坐不住了,其中一些组织就包括哈马斯,他们开始主张反以色列的行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各方面对巴勒斯坦平民援以帮助,可以说深得民心,并且在2006选举领导人时“代替民众”击杀了贪污腐败的法塔赫。随后,他们还成为了巴勒斯坦的执政党,并一直为夺回巴勒斯坦地区而战。
图为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民众综合来说,巴勒斯坦地区曾经的主要构成人口是阿拉伯人,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成为了没有国籍的难民。而巴以冲突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领土方面的争端,为此,国际社会应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国家,避免引发更惨烈的冲突。其次,还应尽快敦促巴以签署“两国方案”,以减轻两国民众的人道主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