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未到立春时节,不过从大年初一开始,万物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轮回。郊野枝头的腊梅娇艳绽放,人家窗台的兰草青碧可人,似乎都在深情地等待春天的到来。
春节的气氛是喜庆的,家家张灯结彩,户户喜气洋洋;春节的旋律是欢快的,孩子们穿起了五彩的新衣,学会了祝福的话语,骚人雅士们也会利用诗行宣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每到佳节,流寓异乡的才子们都会禁不住地开始思乡念亲,所以乡愁也经常会贯穿于欢乐的主题中。游子们回忆一路走来的坎坷经历,怀念那些难以留住的美好时光,更会憧憬未来的前途,从而在字里行间委婉地抒写一份悲戚和孤寂之情。
携带一颗柔软的心,怀揣一份忧患之情,一年已尽、万里未归,身在远藩、梦回故园,热闹的背后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更有对国泰民安的期望。新年的大幕正徐徐展开,很多未知的情况需要人们慢慢经历,更多的难关也正等待着大家一一闯过。分享三首古诗词,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遂。
元日感怀
唐·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新年的第一天古称元日,中唐诗人刘禹锡被贬异乡,形单影只,他在这一天独自一人品味着人生的悲苦和寂寞。
开篇写景抒情,诗人看见昆虫开始活跃,意识到早春已经不知不觉地降临,于是便惆怅自己流落湘南、归乡无计。随着时光流逝、年纪增长,诗人更感慨过往的美好体验难以重现。
颈联则转而描写欢乐的节日气氛,远处燃烧的烟火逐渐熄灭,穿着炫丽的儿童们则在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
眼前这些喜庆、祥和的一幕幕场景,反而让诗人情不自禁地慨叹自己身处他乡、日子凄凉,不仅无人关怀,而且身边更无可以倾诉之人。全文情感深沉,尽显一种无尽的乡愁。
玉楼春 己卯岁元日
北宋 ·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大年初一,古老的滴漏终于完成了旧年的计时,又开启了新的一年。虽然春寒料峭,可是柳枝上新发的嫩芽却传达出早春的讯息。
佳人在一旁反复敬酒,恭祝老人们寿比南山,柏叶椒花酒散发出阵阵芳香,让在座的各位都深感陶醉。可惜酒醒之后依然觉得身边缺少相知之人,似乎只有东君与自己是旧相识。
全文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意,并通过对嫩黄柳条的的刻画,表达出词人对春到人间的喜悦之情。结尾抒发客居他乡的感慨,同时“偏故旧”三字,又彰显出一种豪迈情怀。
己酉元日
南宋 · 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
巷柳摇风早,街泥溅马深。
行宫放朝贺,共识慕尧心。
这首诗写于陆游63岁时,诗人结束了严州知州的职务,并奉旨回京,然后在京城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首联介绍天气状况,一夜小雨,让庭院里的残雪消融,第二天清晨的朝阳又驱散了阴云,令人感觉神清气爽。
一家人很久没有过上平静而又安稳的日子了,放翁心情激动,于是呵开冻笔、抒写桃符,晚宴上更是开心地为家人斟满美酒,然后一起畅饮,又激情赋诗。
虽然雨过天晴,杨柳婀娜,春天的景象着实让人心醉,不过大街小巷中依然还有积水,放翁骑马路过,飞奔的马蹄不断地溅起泥水。
诗人急匆匆地来到朝堂,哪知皇帝却取消了当天的朝拜,放翁于是诙谐地说,圣君是在效仿尧舜,颇具仁爱之心。全文清新质朴,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表达出放翁的轻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