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分享唐代的两首诗作,笔触鲜活,余韵悠长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2-05 05:24:54

时间就像一把飞梭,转眼间就到了立春时节。清晨推开窗户,一缕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东风,携带着青草的暗香,瞬间就溜进了屋里。公园里多年的桃树虽然还未缀满花苞,可是人们却能想象出,当满树的桃花盛开时,那些粉白的花骨朵,在晨光中轻轻颤动,一定令人陶醉不已。

春天来了,远处的山峦褪去了往日的灰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新绿,好像也在迫不及待地迎接着春姑娘。春风拂过脸颊,掠过草地,并发出细微的声响,似乎是春天的一种呢喃絮语,更昭示了万物即将复苏,大地也会生生不息。

街道旁的草坪上还沾着露珠,在晨光中显得晶莹闪烁。池边的柳树不知何时抽了嫩芽,碧玉万条,绿丝垂落,春风轻拂,摇曳婆娑,仿佛正热情地在向行人招手。园中的小草青碧可人,小雨过后显得光润如酥,那一抹新绿亦是春天里动人的画面。

漫步于竹林幽径,扑面闻到泥土的芬芳,春风花草香的诗句也会荡漾在心头。设想,当春意渐浓,早归燕子衔泥筑巢,其忙碌的身影也为无边春色平添了几分柔情。下面一起赏诗:立春,分享唐代的两首诗作,笔触鲜活,余韵悠长。

立春

唐代 冷朝阳

玉律传佳节,青阳应北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余月建寅。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冷朝阳生活于唐代宗年间,进士及第后官至监察御史。冷朝阳工于五律,擅长写景,这首五言排律属对精工,文笔不俗,形象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并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诗的大意是:立春时节,玉律吹奏出佳节的气息;春回大地,满目皆是生机。土牛鞭春,祈祷着丰年;精心制作彩饰,热情地迎接春归。时序更迭,冷寂渐褪,天地之间正酝酿着复苏气氛。

近看所行之处,风光渐佳;远眺天际云物,焕然一新。冰消雪融,流水潺湲;鱼潜深水,鳞动欲跃。梅柳争艳,本该让人赏心悦目,可是此情此景却又着实触动乡愁。

作者在前三联介绍立春的物候和风俗,玉律是指校正节气的律管,也点出立春这个节气;青阳代指春日里盎然生机,展现出万象更新的气氛。“土牛、彩燕”都是人们迎接春天的民俗,“星回次、月建寅”则通过星象和月份的变化,暗示出时光流逝与季节更替。

后三联写景抒情,风光姣好,云物更新,流水解冻,潜鱼振鳞,多么令人振奋和欣喜的场面。可是结尾忽然一转,令人感到前文的描述皆为以乐景抒写哀愁。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梅柳争春,没有辜负游客,却激发了诗人的乡愁。他一定会想到,远隔万里的地方,亲人们正在翘首企盼他的归来,只可惜春天已归而人未还!全诗意境深远,余韵悠长,值得一读。

立春

唐代 曹松

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

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

鸟啭星沈后,山分雪薄时。

赏心无处说,怅望曲江池。

曹松是晚唐诗人,早年曾四处避乱,中年时奔走于幕府之间,晚年四处漂泊。直到古稀之年之后,曹松才考中进士,可惜入仕后只有两年,他就一命呜呼了。这首五律宛如一幅工笔与写意兼具的春日画卷,令人爱不释手。

诗人在文中如此叙说:立春之日,饮酒赋诗,更会赞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树梢上的寒意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褪,地脉中的暖意更能提前感知。

星沉鸟鸣,山雪渐融,群山的轮廓也慢慢地清晰可辨。如此赏心悦目的风光,身边却无人共赏,只好独自在曲江边眺望远方,心中则怅惘不已。

曹松的这首诗仄起平收,首句不入韵。全文描写细致,文字通俗,展现出立春之际的美好景象,结尾则暗示出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意。开篇叙事,直叙春日饮酒赋诗之雅兴,营造出闲适洒脱的氛围。

中间两联笔触鲜活,具体描绘了早春时的秀美风光,将个人惆怅融入风景名胜的历史苍茫之中。结尾不免令人悲戚,诗人四处飘零,归乡无计,异地景物越是美轮美奂,就越能激发其思乡的情感。

0 阅读:33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