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梅兵所说,就业问题要从源头考虑,高校在专业以及学位点的设置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设置,高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务实高效,学生一进入大学,高校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全学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指导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
不过除了源头规划外,高校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搭建好求职学生和招聘单位之间的桥梁,要走出去、请进来,多为学生寻找挖掘拓宽就业岗位,帮助就业者和招聘者及时沟通。而促进校企对接、强化校企合作,就成为了教育部及各大高校近年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一所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的学校,湖南工商大学自成立之初就烙印着艰苦创业、经世济民的基因。早在上个世界末,湖工商就在全国首开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之先河,留下了“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美誉。
当然,这类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在湖工商并不稀奇,该校还有与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办学模式共建了微电子与物理学院,说明湖工商的校企合作的企业和模式都相对丰富,能够让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同时享受校企联动的育人优势。
如今,就业情况已然成为大学生择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关键,而湖南工商大学凭借过硬的办学实力在就业市场上本就有着不俗的社会声誉,加之该校与用人单位努力搭建就业桥梁,必然能为毕业生带来更多就业资源和机会,所以感兴趣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