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宝藏大学"!"双区"加持,深圳大学未来可期!

有何高教 2020-05-04 11:53:21

2019年年末,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深圳大学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所奋力奔跑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上的"双区"大学,以令人瞩目的姿态,实现圆满收官。

教育部从2019年4月起开始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抓手,也是重要深化。

对这所年轻的高校而言,24个教学学院,100个本科专业,约1/5上榜首批一流建设点,毋庸置疑成为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成效的有力注解。

紧接着,在2020年3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深圳大学所申报的金融科技、机器人工程、学前教育3个专业通过审批,今年起将正式招收本科生。

中国高教史上的"传奇"

曾几何时,有人说深圳大学"不入流",而时间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赋真理以大白,赋耕耘以收获,赋传奇以经典。

追溯深圳大学近年来的奔跑痕迹,前无古人以鉴,后无来者可仿,一项一项让人亮瞎眼的数据、成就,合奏着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曲独特交响。

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而五年前,这个数字还是0。

在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深圳大学均已进入主榜,且稳居内地高校Top 50: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并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内地高校第32;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内地高校第48;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位列内地高校第33。

每年的世界大学排名前进100+、国内大学排名前进10+——这样令人望尘莫及的蜕变,有个专属代名词,叫做"深大速度"。

深大速度与深大质量

"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这是邓小平口中的深大速度;"建校13年后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再1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业界人士口中的深大速度;"怎么成为名校毕业生?答案是考进深大,然后岁月静好,等她华丽转身",这是万千网友口中的深大速度……

然而,不谈及"质量"的"速度",都是耍流氓。在去年的一系列核心指标竞赛中,深大愈发步履铿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连续三年挺进全国高校前25位,2019年获批立项367项,直接经费合计17581万元,立项数排名全国第16、广东第2、非"双一流"高校第1;

新增自主培育的3位国家杰青及2位国家优青;

4位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

获得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创历史新高;

全年到账科研总经费14.06亿元,同比增长42.45%,再创新高;

在《Nature》、《Science》、《Cell》正刊发表论文5篇;SCI论文中Top期刊677篇;

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教育机构第3,2019年仅次于加州大学系统和清华大学;

获批6个新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

获批博士后基金项目75项,位列全国第8,连续6次位居全国前10位;

研究生统考报名人数2.27万人,比2018年增加41.8%,成为报考最热门高校之一;

本科录取分数线在广东省稳居省内高校前四,在省外平均超过一半以上"双一流"高校;

……

反思和自省,是一个人成长最有效的催化剂;一所高校亦然,当身处浮躁的大环境里时,理性自省、坚守初心才能拨云见日,冲破迷障。把自己当做唯一的对手,从来不将时间与精力荒废在与他人的一较高下之中,深大今日的崛起,离不开学校的自立、自律、自强精神。

一个鲜明的"拼"字

细观这所"传奇"大学的"创业"历程,一个鲜明的"拼"字跃然浮现。

1983年初,深圳市政府财政收入仅1个多亿,市委用"当掉裤子也要建大学"的胆识和魄力,果断拿出5000万筹建深大。这样的破釜沉舟,在如今看来都是一场惊心的冒险——刚满三岁的深圳,还是南疆小渔村的荒凉模样,尽管肩负着改革开放窗口的历史使命,其未来的走势也只能全凭想象;而在这里,在这样一片没有任何教育根基的土地上建一所高等学府,建什么体制,办什么风格,搭什么领导班子……或将面临的困难只怕是想象都想象不来的。

改革开放,是这个饱经风雨的国家站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为打破桎梏、重焕生机作出的一项英勇抉择,桥头堡深圳,就代表着新生力量;而我国的教育,亦或说高等教育,原本都套着传统的模子,是一项水滴石穿、星火燎原的事业。在传统与新生的碰撞、磨砺中成长,独立自强、探索未知是深大的宿命。

而深大不辱使命,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崛起、各项排名的飙升,成于内、发于外,水到渠成,厚积薄发。

奋力奔跑着的深大也从来没有忘记育人事业的初心: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深大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推行本科荣誉学位制度,成为广东第一所开设荣誉课程、设立荣誉学位的大学……

育人硕果累累

当然,评价高校发展如何,指标排名终究只是表征,育人成果才是唯一准绳。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掀起的浪潮中,腾讯掌舵者马化腾,率领企业在风急浪高的国际赛场上扬帆远航;这艘"巨轮"的另外三位主要创始人,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同样来自深大。

在华为低调蛰伏二十年,不因父亲的身份而自傲,从最基层一步步成长为华为的CFO、副董事长,去年更是牵动了亿万人的神经,孟晚舟完美诠释了深大人的脚踏实地和家国情怀。

从一块手表玻璃起步,到占据全球触控玻璃市场的半壁江山,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中国制造的百年强国之梦中。

从生产力单一的乡镇小作坊,到国际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在校友周海江的手中,红豆集团已被缔造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民族品牌的代言。

史玉柱、梁光伟、邓学勤、李毅、李书福、张劲、周国辉……从前辈大佬到新生一代,从深大走出来的行业翘楚和创富领袖,不胜枚举。

每一位深大人的血脉里,都承继着这座城市、这所大学所特有的"改革"和"创新"的基因,让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飞得更高,行得更远。

"双区"加持,未来可期

2019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是新中国70华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同时也是深圳建市40周年,是"双区"正式落地元年,是深大第二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当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规划好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双区"版图的构建,为深大的跃升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与此同时,深大也被赋予新的建设世界一流城市大学标杆的担当与挑战。过去一年的深大,以多年反哺城市、服务地方的智慧与经验,更加释放出自身的活力与影响力。

启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政府计划投入经费约20亿元;

成立深圳市诺奖实验室——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与腾讯微众银行成立了全国首家金融科技学院,与恩智浦和百度共建"工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获批成为深圳十大新设基础研究机构之一,与深圳市龙华区共建,市区校5年预期投入约5亿元;

新增教育部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组织器官区域免疫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创意技术工程实验室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

第二所直属医院——深圳大学平湖医院开始试运行,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的"互联网+"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大学医院;

……

如今的深圳,正在向全球创新之都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和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争雄的超级湾区;而站在"双区"版图之上瞭望,深大注定成为一所独一无二的世界高水平城市大学。

深大人追梦记

有据可证,深大毕业的学生90%以上留在了大湾区,80%以上留在了深圳,几乎深圳的每一幢写字楼里,都有深大毕业生的身影。

网传高考成绩700多分的马化腾,明明上复旦、浙大、中大等老牌名校绰绰有余,却偏偏报考了深大。彼时的深圳,在他眼中是一块栽种梦想的肥沃土壤。

而正是无数追梦的深大人,深度参与、创造、见证了深圳奇迹!

在过去的40年历史中,这座城市每一分每一秒都上演着梦想成真记,这里朝气蓬勃,处处生机,连空气都是奇迹的味道。在这里,优秀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赤手空拳打下壮阔江山的例子不知凡几。

而深大校园,本身就像一个微缩版深圳。它被140多家上市公司环抱,所在地就是那条大名鼎鼎的南山区粤海街道——没错,正是传说中去年那场举世瞩目的贸易摩擦中的主角。

有人说,上大学是人的第二次投胎。因为选择一所大学,实际上是在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生活。大学所在的城市,记录了你的青春四年,很大可能成为将来你扎根一辈子的地方,这直接影响未来一生的工作、爱情以及发展方向。

一个人的"城市图鉴",或许只是个人打怪晋级的故事;而一群人的"城市图鉴",必将成就一篇壮美的"春天故事"!

"做变局的破壁者",是如今深大学子的目标与使命,而这与当初深圳肩负的历史使命可谓如出一辙。一所大学的精神,必将与城市气质一脉相承,要相信,只有在一所奇迹之城中,才有可能不断缔造新的奇迹!

文章素材、图片皆源自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1 阅读:154

评论列表

UC网友21xxxx6141

UC网友21xxxx6141

1
2020-05-05 03:03

很荣幸能成为深大学子

有何高教

有何高教

专注高校和科研领域,服务于考生、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