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华行程结束。
两天时间、11个小时的会谈后,他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美国希望负责任的管理中美竞争,避免演变为冲突或对抗。”

结合美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话似乎颇有些“求和”的味道,似乎是拜登政府在其任期的最后5个月对中国的示好。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沙利文访华期间可谓“动作不断”。
先是制裁中国42家企业,派军舰前来台海“自由航行”,然后是菲律宾9701海警舰在仁爱礁撞击我方执法舰。

贸易战也是打得火热,访华前就先去了加拿大,逼迫其对华电动汽车等相关产品加征关税,并透露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即将生效。
凡此种种,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筹码。

沙利文真是将“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演绎得淋漓尽致。
面对这位“可能是美国未来的总统”的中美博弈最强对手,我们还是得小心应对。

1976年,沙利文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其出生高知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高中老师。
大学就读于名校耶鲁,主修国际研究和政治学专业,看来这是从大学就确立了要从政的心愿呀。

后来又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就此夯实了沙利文从政的根基。
毕业后,沙利文的政治道路可谓是一帆风顺。

他先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后被举荐为明尼苏达州民主党参议员艾米·克洛布彻的首席顾问,并辅佐克洛布彻竞选美国明尼苏达州民主党国会参议员。
看到沙利文并非池中物,于是,克洛布彻就帮他搭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这一次,克洛布彻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
自此,沙利文成为希拉里关系最亲密的助手之一。
2008年,希拉里首次竞选总统时,沙利文是核心竞选班底。

到了2011年时,他已经成为美国国务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政策规划主任。
最重要的是,美国民主党的很多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都是出自沙利文之手。
这是一个暗中与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却极其难缠的对手。
他能在访华期间尽力地展现对中国的友好姿态,背后却制定出强硬的对华政策。

表面上看,亚太再平衡战略最初是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
实际上,作为美国国务院的政策规划主任,沙利文才是幕后的操刀人。

而且沙利文似乎有意要将自己的策略辐射到整个白宫。
在沙利文的一番操作下,他的妻子、弟弟、弟媳都在美国重要部门任职。
美国媒体曾称:“拜登政府已经成了沙利文的家族事务部门”,更有人对媒体预言“他将是未来的美国总统”。

沙利文不仅在对华策略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外交手段也堪称丰富。
他在拜登政府中担任要职,还曾为奥巴马、希拉里等效力,外交经验相当丰富。
但这位“高手”的真实面目,却是“温和外表,强硬内核”的两面派。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让中美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负责任地管理”还是“负责任地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在中美关系中是较为被动的一方。
不管是贸易战、金融战还是科技战,都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假想敌的基础上,对中国开展的不平等竞争行为。

美国一边在会谈中承诺“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一边却极尽所能、无所不用其极地专营各种对付中国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的崛起。
讽刺的是,8月29日沙利文刚刚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随后美国就敲定了对我国部分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一前一后,很容易看清美国的嘴脸。
2024年5月14日,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对我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将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100%,将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税提高至50%,并对锂离子电池和钢铁等其他战略产品征收25%的关税。

此举被视为让美国制造业回流,增强供应链韧性,并保护美国国内工业免受影响。
美国还拉拢欧洲国家,在经贸上对我国实施围追堵截。
最近加拿大也表示将对我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我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自10月1日起生效。

沙利文在访华中也说,美国将继续采取必要行动,防止美国的先进技术被用于国家安全,同时避免对贸易或投资的不当限制。
这么一看,竞争依然存在。

所以,这一次沙利文访华,并不见得是真心想要改善两国关系,想要“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更多的是缓兵之计。
此前,美国一直担心中国利用俄乌战争和中东冲突,在美国军力无暇兼顾的情况下,趁机收复台湾。

沙利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为稳住中国,主动和中国接触。
会谈时大谈维护台海和平重要,两国应避免把竞争变成冲突或对抗。
其实就是要求中国承诺不趁机武统台湾。

由此看来,沙利文的此次访华,中美双方的关系是否真的进入一个新的拐点,还尚未可知。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上了飞机就反悔”的事情,会不会再次发生。

在中美关系上,沙利文要求中方承认新的中美关系定义,也就是说要中方承认双方的“竞争性关系”。
而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和打压是竞争关系的一部分,要求中国不能反制。

对此,中国也做出了回应。
外交部长王毅称:“中美双方要实现和平共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认知”,“美方不能用自己走过的道路臆测中国,也不要用国强必霸的模板镜像中国”。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美双方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长期目标不会改变,中国的发展影响美国的霸权。
而美国的遏制损害中国发展的权利,中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所以,美国的任何承诺,都毫无可信之处。

另外,从这次的访问来看,沙利文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有很大差异的。
尤其要关注的是,沙利文这次的访问团队,几乎都会说中文且有过中国生活经历。
相对于美国其他政客,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更清楚中国在想什么。
所以,在特朗普竞选劣势的情况下,如果哈里斯上台执政,可能会比拜登政府多出一种“知己知彼”的优势。
在这个前提下,未来美国可能会更加务实地与中国打交道。
但也可能“对症下药”,更加清楚如何与中国周旋,或者说进行所谓的“竞争性合作”关系。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方的立场是,中美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中国愿意同美国合作,进行资源互补。
但是,中国也充分了解美国的霸权思维,了解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对华政策。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
中国稳扎稳打,有足够的战略定力,不论美国怎样软硬兼施,都影响不了我们的战略。
踏踏实实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决心,中国就一定能够赢取最后的胜利!
高阳
管控竞争,其实就是基于长期在科技竞争中能击败中国这一论断而延伸出的长期策略,对美国而言,是最优方案。
用户16xxx85
漢奸一看到美國就屎褲子。什麼人
斜视天下
基辛格没当过总统。!!!
flying 回复 09-17 07:53
基辛格在党内没有政治盟友,沙利文不同
邹林
人面兽心,谈个锤子
用户96xxx19
不要去理会美帝鹰犬沙利文,来捣乱就打,来侵略就消灭。高科技芯片超越美帝,航母飞机空间站登月超越美帝,金融绞杀打赢美帝,美帝还有下三滥的投毒和幻想用叛徒潜伏者公知买办来颠覆中国?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反杀美帝,以后抢美帝地盘,奴役美帝盎撒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