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佤族仍用人头祭祀,主席:人头就不要用了,用其他东西代替

马良说 2025-04-24 10:35:28

1950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北京热忱邀请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庆典,西盟佤族头人拉勐赫然在列。

拉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毛主席热情地握着拉勐的手,亲切地询问:“你们家乡的人头祭,还做不做了?能不能不要再用人头祭祀?”

毛主席的提问让拉勐感到十分吃惊,因为人头祭祀事西蒙佤族流传千年的风俗,很少有外人知道。

此时,经过毛主席的特地询问,拉勐回去后改了吗?

佤族人头祭流传千年的原因

砍掉人头,祭祀神明的“人头祭”,在中国历史中并不稀奇。

《诚斋杂记》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泸水当地就有以人头祭祀,祈求神明庇佑的习俗。

当时诸葛亮不忍滥杀无辜,于是用面团包裹肉馅,将其投入泸水之中,用来代替人头祭神,时称“瞒头”(欺瞒神明之头),也是今天面食“馒头”的由来。

“馒头”的普及使残暴“人头祭”逐渐退出华夏的历史舞台,然而偏远地区的西盟佤族,直到建国初期也保留着“人头祭”的习俗。

那么,近千年的时光,佤族为何不曾变化?

佤族内部流传着一则传说:很久以前,佤族人以打猎和采果为生,不会种庄稼。

在佤族人整日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时,有一名善良的老妈,教佤族人如何播种收获,这才让他们有了安稳的生活。

不幸的是,这名善良的老妈被人残忍杀害。

佤族的“地震神”降下神谕,必须砍掉凶手的头颅,用以祭祀神明,才能延续佤族的连年丰收。

从此,佤族人便有了以人头祭祀的陋习,并流传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作为佤族领头人的拉勐,曾多次主持“人头祭”。

1916年,北洋军阀将领沈兆兴派兵大举入侵佤族地区,拉勐率领族人奋起反抗,掉入佤族人埋伏圈的沈兆兴被佤族弓箭射中,其头颅被砍了下来。

至此,西盟佤族有了近三十余年的实质性独立,直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没有任何外部力量干涉佤族当地的内务和风俗。

那么,这种残忍至极的风俗,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消失的?

毛主席劝佤族放弃人头祭

1950年国庆,毛主席邀请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代表齐聚北京。

虽然位居云南普洱的西盟佤族是一个人口有限的民族,但佤族领头人拉勐还是收到了北京发来的邀请函。

拿到邀请函后,拉勐的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打起了退堂鼓。

在拉勐看来,自己为保卫本族人的一方水土,曾和国民党汉人的部队多次交手,手上沾着汉族的血,外边的人不会放过他。

就连西盟佤族的族人,也纷纷劝拉勐不要去北京。

就在拉勐犹豫不决时,当地竹塘区区长龚志夷主动劝说,甚至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留在佤族部落。

我党展现出如此大的诚意,拉勐吃下定心丸,决定前往北京参加国庆庆典。

来到北京后,从未走出过西南丛林的拉勐才意识到:中华大地改头换面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不复存在,各地陆陆续续盖上了工厂和新房。

10月1日这天,拉勐更是受到毛主席的热情接待。

毛主席亲切地握住拉勐的手,询问他的部族过得怎么样,有困难可以找国家帮忙。

毛主席热忱的态度让拉勐十分感动,在和毛主席的交谈中,他逐渐意识到共产党是和国民党是不同的。

就在两人交谈兴致高涨之际,毛主席忽然说:“你们佤族的人头祭习俗还做不做?用牲畜来代替会不会更合适?”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拉勐倍感惊讶。实际上,红军抵达云南的时候,毛主席就考察过当地的风土人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了解佤族习俗不足为奇。

听到毛主席劝佤族放弃“人头祭”,拉勐连连摆手,说道:“我们曾尝试过,根本不好使!”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农业收成有困难,中央可以帮忙。用人头祭祀始终忧伤天和,全国都将进行移风易俗行动,你可以起一个头嘛!”

其实,拉勐何尝不知“人头祭”的残忍。

每逢歉收之年,佤族人为了祭祀神明,不得不献祭出族人的性命。

若是族内挑不出可祭祀的人,佤族就会攻打结仇怨的村落,一来二去,因为村落之间相互斗殴而死伤的人,比祭祀死掉的人还要多。

只是,佤族的“人头祭”流传千年,当地笃信神明的人不止一个两个,绝非拉勐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乾坤。

出于对毛主席的尊重,拉勐还是郑重其事地答应下来,并且保证将竭尽全力,让族人改变想法。

那么,拉勐的努力奏效了吗?

技术改变生活

拉勐回到部族劝说族人放弃人头祭,不少族人强烈反对,甚至还有人想要谋害他。

幸运的是,拉勐在和毛主席告别之际,毛主席特别赠予一支手枪和50发子弹,让他留作防身和留作纪念。

危急时刻,手枪起了大作用,那些谋害拉勐的人,阴谋未能得逞。

面对族人的一片质疑声,拉勐决定以身作则,带头用喝符水、杀牛祭祀的方式代替原来的祭祀方式。

1951年1月,拉勐拖着沉重的病体,劝诫族人不要再使用人头祭,并鼓励族人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遗憾的是,他终究没有等到人头祭被废黜的那天,1952年拉勐因病去世,临终之际依旧叮嘱族人早日放弃陋习。

在拉勐的感化之下,越来越多的族人主动移风易俗。

与此同时,新中国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相应的法律法规得到完善,佤族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进行陋习的人也有了处理办法。

1958年,佤族爆发了一起因人头祭导致一家7口被杀的恶性事件。得知消息的中央政府,立即下令彻查。

很快,以“人头祭”为名,残忍杀害7口之家的凶手被缉拿归案。

随着杀人凶手被枪毙,西盟佤族的民俗风气也为之一振。

后来,化肥和农药技术的普及,让西盟佤族人意识到,庄稼丰收可以依靠技术和农民的勤劳。

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盟佤族彻底放弃了人头祭的陋习,佤族的老少兄弟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移风易俗而不懈努力的领头人拉勐,更不会忘记毛主席!

0 阅读:0
马良说

马良说

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