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藻类调控法,海南高位池案例,藻相观察要点,显微镜要常备

小潘养殖 2025-02-22 11:13:59

对虾藻类调控法,海南高位池案例,藻相观察要点,显微镜要常备

在海南的沿海地区,有着广袤的高位池,这里是许多虾农们的希望之地。对虾,这种富含优质蛋白、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一直是众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海南的气候条件独特,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使得这里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对于对虾养殖来说有优势也有挑战。

先说说南美白对虾,它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就是这样的对虾,在海南高位池养殖也面临不少痛点。比如说,水质波动是个大问题。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很高,像水温在22 - 32℃比较适宜,水质的酸碱度、溶氧量等因素稍有变化就可能影响它的生长。我有个朋友老王,在海南养了对虾好多年了。他之前就不太懂藻类调控,结果有一次水温突然升高,藻相没跟上,水体里有害菌就开始大量繁殖,对虾的发病率一下子就上去了,那一个月的损失可不小。

那藻类调控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藻类就像是水中的小小“卫士”。比如说小球藻,它繁殖速度快,在合适的环境下能很快占据优势,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氨氮等有害物质的积累。还有一些像栅藻之类的藻类,它能释放出氧气,给对虾提供充足的溶氧。不同种类的藻类就像是不同的小工匠,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且藻相平衡了,水体就稳定,就像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样,对虾在里面才能健康生长。

再讲讲藻相观察要点。这显微镜可真得常备。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类,能看到藻类的形态、数量、种类等信息。比如说绿藻,它有单细胞的,像衣藻;还有丝状的,像水绵。如果是刚毛藻,它的细胞形态就比较特别,有很多的假根。观察这些藻类的时候,要关注它们的数量多不多。如果某一类藻类突然大量繁殖,可能就会打破藻相平衡。就像有一次老李观察自己的浮游藻类,发现硅藻数量少了很多,绿藻却大量滋生。经过分析,是因为前段时间施肥不平衡,导致水体营养物质比例失调。

在海南高位池养殖对虾,有一个3年的养殖案例很典型。养殖户赵先生,他刚开始养对虾的时候也没有重视藻类调控。那时候他的高位池里藻类比较单一,主要是角毛藻和甲藻。这角毛藻在初期还不错,能提供一些营养,但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水温在25 - 30℃之间时,甲藻就开始不安分了。甲藻大量繁殖后,不仅水质变红,而且还有一些代谢产物对虾不太适应,对虾的虾壳颜色开始变红,变得很瘦弱,摄食量也减少了。后来赵先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通过换水、施肥等方式来调整藻相,慢慢引入了小球藻等有益藻类。经过几个月的精心调控,藻相终于稳定下来,对虾也开始健康成长。

说到藻类调控,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在广东沿海地区,那边水体温暖湿润,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当地养殖户会更多地利用池塘周围的湿地植物来净化水质,然后再配合一些藻肥来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而在海南,由于高温和高盐度的特点,藻类的选择和处理就更需要精准。海南有个养殖场采用了定期补充微藻种的方式,每个月补充一次硅藻种和小球藻种,来确保藻相的稳定。

藻类的种类繁多,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一些冷门的绿植藻类很值得关注。比如说螺旋藻,它富含蛋白质和各种营养成分,对改善水质和增强对虾的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它和小球藻不一样,螺旋藻的细胞形态是螺旋状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很有趣。还有栅藻属中的某些品种,它们在低温水质的环境下比小球藻更能适应,在北方一些干冷环境的养殖中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南方的养殖户想尝试引进南北各地不同的藻类品种,一定要注意南北地域差异。北方的藻类可能更适应低温环境,南方的藻类则适应高温。而且不同藻类对光照、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一样。像蓝藻,在营养丰富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容易爆发,而绿藻在适度营养的水体中生长良好。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对虾养殖中关于藻类调控的经验。有个网友说,他发现每天观察藻类在不同时间段的情况很有必要。早上、中午和晚上的藻类颜色、透明度都可能不一样。因为不同时段水温、光照强度都在变化。比如早上水温低,光照弱,藻类的新陈代谢相对较慢。而中午水温升高,光照强,藻类的光合作用就很旺盛。如果中午藻相看起来很好,但到了晚上藻相就变得浑浊,那可能就是水体中的有害菌在作祟,或者溶解氧消耗过度了。

藻类调控的时机也很关键。在水产养殖的初期,清塘后开始进水的时候就要考虑引入合适的藻种。一般来说,在养殖前30天左右就可以慢慢培养藻类。这个时候水温还不是特别高,藻类有个慢慢生长的过程。到了养殖中期,水质容易因为对虾的排泄物、剩余饲料等发生变化,这时候就要根据藻相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是藻相老化,比如藻类颜色变深,繁殖速度变慢,就可能要通过换水或者使用生物调控剂来更新藻类。养殖后期,水体营养物质会积累很多,这时候容易出现藻类暴发式繁殖,像蓝藻可能就会大量出现。这个时候就要严格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保持水体的透明度。

对于对虾养殖来说,藻类调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藻种的选择,到环境的营造,再到日常的观察和调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就拿海南的高位池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水体交换相对容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藻类调控不到位,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那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在藻类调控中,除了我们提到的藻种选择、营养控制、环境营造等因素外,还有什么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呢?是天气对藻类生长节奏的影响吗?还是不同藻类之间的共生关系?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0 阅读:0
小潘养殖

小潘养殖

科学养殖指南,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