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自己是在真实世界而不是虚拟世界?抱歉,你永远无法确定

宇宙时空探索 2024-11-16 18:39:55

数据化世界的思考:我们是真实存在,还是一段代码?

在数字宇宙的边缘,有一个深邃的谜题:若一切皆是算法,那么,我们是谁?

假设是残酷的:若一切都沦为算式,无论科技再如何飞跃,人类恐怕都无法自证其存在。

若回忆不过是“脑中硬盘”的数字存储,难道我们的身体、思维本身,不也是被“天界程序员”键入的代码吗?

“缸中之脑”乃是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所构思的奇思妙想。设想是,若你的头颅被某位邪恶科学家割去,放进盛满营养液的缸中,神经末端皆连接至电脑。无论味觉、触感、视觉皆与机器相联,你将生活在一个仿真的幻境之中,关键在于你无法察觉自己正处于这一“虚构”之中,所有记忆均可“编码”,包括随时被添加、抹去或更迭。

这如同我们今日所体验的VR技术,当双眼被VR眼镜所呈现的影像全覆盖,你似乎身处一个“假象”的环境中,之所以称其为“假象”,是因为即便当下VR技术仍能让你感知到外界,最明显的是脸部和头部感受到的力量告诉你正在佩戴眼镜,并且其他感知器官亦在接收外部信息。

你能否确信自己此刻并非处于梦中?

《盗梦空间》由诺兰大师精心构建,梦境层层叠加,你或许正在沉睡,在梦中又入梦,梦中梦中梦中的你仍旧在沉睡,继续做梦,如此循环往复。难题在于,一旦醒来,你怎么能确定自己“真正”醒来,而不是困于某层梦境?

梦境信息的虚无,是大脑自发的数字运作,若将多重梦境比作层层嵌套的代码,那么就是一段代码内嵌套另一段,无尽嵌套。若无生命实体,那么最表层的代码不过是简单的代码,身处梦境中的你,无法知晓上层还藏有多少梦境,更不知晓自己是否仅为数字构筑的虚幻。就如影片末尾,小李子凝望着旋转的陀螺,终究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境的边界。

若一切都是编造,那么虚构始于何时?

虚构的世界或许可以从任何一个瞬间开启,如同游戏存档,复制存档信息可在他处继续游戏。

若我们构建一个游戏,涵盖宇宙之宏大至光子之微小,其实不过是预设好的参数。游戏从宇宙大爆炸开始,逐步演化至今,代码自动计算出地球,地球孕育你我,每个人不过是一段数据代码,遵循程序设定的规则走过所谓的一生。

深入探究宇宙,我们或将发现“宇宙的客观规律”,实则刻板、基于数学的架构,皆因程序皆以代码运算为基础。例如,光速可能仅因“宇宙”程序的处理速度而限于最快。

若把启动游戏者称为“上帝”,那么人类亦可成为自身的“上帝”。目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虚拟现实技术已初见端倪,未来不远,我们或许能如《黑客帝国》般躺于营养舱,接入电缆,生活在虚拟世界,人类可自行编写代码。

譬如,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分手之痛,程序员可助你抹去这段记忆。

或者,你在现实世界中困苦于贫穷,愿以金钱换取舒适晚年,交付资金给程序员,接入脑机,从此生活在虚拟世界,程序员为你编织美满快乐的人生,无论财富还是名望。

操控这台“超级电脑”的究竟是谁?

这些设想或许荒诞,不过是我们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揣测宇宙之上的层次。那层次超出想象,如同游戏中的蛇无法理解游戏之外的世界不由“俄罗斯方块”构成。代码、信息、数据、文明、生命等一切,皆由人类创造的“俄罗斯方块”组成。

宇宙的构成可能类似于某种高级程序,凌驾于我们所知的一切之上,生命或许并非文明的唯一表现,甚至可能仅是偶然,偶然组合成特定数据,使我们的存在成为可能。然而世界绝非虚无,哪怕是宇宙之外、程序之外的世界,哪怕是一段代码、一个符号、一份能量,都需某种载体承载。

无论何种机制、何种载体,这都是人类所不能跨越的鸿沟,如同网络游戏中的NPC再智能,也无法从电脑屏幕中跃出。

0 阅读:16

宇宙时空探索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