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总理基廷近日公开斥责北约秘书长,称其行为更像是“美国特工”。因为在斯托尔滕贝格的推动下,北约正在向亚太地区挑衅性东进,其中就包括了北约计划在日本设立所谓的“联络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对抗中国。恰逢北约峰会召开在即,基廷的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和日韩等4个亚太国家将受邀出席今年的北约峰会。而这些国家将成为北约插手亚太事务的跳板,届时,关于北约在日本设“联络处”一事将会成为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不过,鉴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已明确表示反对。这意味着,北约的这一计划,估计还得往后延期。
有分析认为,马克龙之所以反对北约东进亚太,主要是担心此举将加剧北约与中国的关系。
在此之际,澳前总理基廷也对北约东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基廷称赞了马克龙的举措。他指出,马克龙的反对是一种提醒,那就是北约设计和关注点应该是大西洋,而非其他地区。但遗憾的是,在斯托尔滕贝格的推动下,北约正在将“恶意毒药”出口到亚太地区,以更好的配合美国对抗中国。
基廷表示,斯托尔滕贝格曾拿俄乌冲突提醒北约应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威胁”。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偏见,北约才希望借助日本这样的跳板更多参与亚太事务。
但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是偏颇的。中国与美国不一样,从未攻击任何国家。然而即便如此,对于美国的命令,斯托尔滕贝格还是乐意执行。
对此,基廷怒批斯托尔滕贝格的行为不像是一个欧洲领导人或者发言人,而更像是一名“美国特工”。就拿马克龙叫停在日本设“联络处”一事举例,基廷认为,这样的举措才是真正意义上基于欧洲的安全利益出发。
不得不说,基廷简直就是一语中的。
过去一年多,北约持续给俄乌冲突拱火递刀。根据北约近日公布的数据,北约在2014年首次设定了军费目标,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北约成员国中达到该目标的国家已经翻了至少三倍。
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自诩旨在防御的组织,却长期在扩军备战。可以预见的是,倘若北约在今年的峰会上就军援乌克兰达成新的共识,北约各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可能还会上涨。
基于这样的背景,一旦北约将触角伸向亚太,结果不言而喻,北约一定会打着维护地区与稳定的幌子,加紧与澳大利亚和日韩等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合作。
即便俄乌冲突与所谓的“中国威胁”没什么关系,斯托尔滕贝格还是提醒北约不应犯同样的错误。毋庸置疑,北约频繁与亚太国家联动,明显就是企图对中国形成军事威慑。
但令人嘲讽的是,这样一个北约和欧洲地区的地区性组织,却将远在亚太地区的中国视为威胁。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北约想要插手亚太事务的前提,必然是有地区国家甘愿充当北约的“代理人”。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显然对于跟北约加强合作有着很大的兴趣。所以,就算北约在日本设“联络处”一事夭折,日本想必也会以另外的形式继续与北约维持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马克龙的叫停,以及基廷怒批北约,至少释放两个重要信号。
首先,北约内部就对抗中国一事,明显存在分歧。甭管马克龙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有人带头,后续多半还会有其他北约成员国站出来反对。比如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德国方面便表示不赞同。不管是斯托尔滕贝格还是美国,均代表不了北约。
其次,不见得所有地区国家都愿意配合北约对抗中国。基廷这个时候的表态,不排除也是对阿尔巴尼斯政府的一种提醒。此外,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近日也表示,该国将依照自身利益制定外交政策路线,而与中国接触,便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扮演的角色跟冯德莱恩在欧盟扮演的角色很像。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能够带头操弄一些涉华议题,但在一些涉及各成员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他们不仅代表不了法国,也代表不了其他欧洲国家。而如果内部无法达成一致,就算日本等国积极回应,那也只有象征意义。
王者
确实如此,世界人民都看见了,这个傻瓜北约秘书长就是美国特工。
用户10xxx35
现在欧盟和美国的一大部分高管都好像特工或纳粹的余孽在作祟!
低调
那就俄烏戰場打疼北約,支援俄羅斯是必須的
诗酒乘年华
美国通过象征意义制裁的国家不少,不可掉于轻心
擎天柱
早就知道了
山巅卍
那还用说:北约的头头不是美帝的人,美帝还干!
大河
我想知道那第四个亚太国家,印度吗,新西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