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军舰在本月10日至12日过航台湾海峡之后,加拿大又来了。
本月16日,一艘加军舰再度过航台湾海峡,但这次加拿大军舰受到了特别的“待遇”,比上次美国军舰更加严格。
即将下台的特鲁多政府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穿航台海?中方采取升格应对措施,有什么意义?
10日至12日,美国两艘舰船“约翰逊”号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在过航行动中,受到了我方的严密监控和警戒。
海空兵力也同步采取行动,对美方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这是特朗普上台之后首次在台海的“自由行”行动,解放军做出不一般的应对措施,也证明了我方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
特朗普在本月上旬会见石破茂时旧调重弹所谓“保证台海的安全稳定”,目的就是号召其他盟友积极对华示威,在台海搅乱局势。
美媒提及,如果是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团结盟友”简单得多。
但现在基于特朗普对其他伙伴国家的破坏性政策,以及在关税、俄乌冲突方面的措施,让他们和其他盟国的关系非常僵化。
而中方的应对措施一度让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非常不满,他称中国正在进行“实际冲突的准备”,美国必须有所防范。
在美国军舰过航结束4天之后,第一个跟随的国家来了。
16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自南向北,高调过航台湾海峡。
在过航期间,加拿大政府部门还公开进行炒作,台岛内遥相呼应,盛赞加拿大军队“用具体行动捍卫台海的自由、和平及开放”。
虽然加拿大现在已经就关税问题和特朗普几乎闹僵,且已经准备好进行关税反制。
但他们在关键时刻第一个站出来履行美国的“仆从”义务进行穿航,足以说明在很多问题上加拿大仍然和美国沆瀣一气。
加拿大这艘孤零零的军舰在过航期间,受到了我方的“特殊待遇”。
根据台岛内媒体报道,大陆的无人机提前在台海“等待”加拿大的军舰,且无人机抵近台湾岛的一侧,在高雄外海海域进行持续性跟踪。
与此同时,我方出动了24架次军机在台海进行巡航行动,且18架次越过所谓的“海峡中线”。
在这种严密的监控部署之下,加拿大的这艘军舰基本上等同于航迹透明。
且根据信息显示,“渥太华”号护卫舰主动打开了定位系统,以表明自己“无敌意”。
除此之外,中方还主动给加拿大护卫舰进行了“航线规划”,告知后者保持航向、航速离开台海地区,加军舰保持遵守。
对于加拿大的行为,有媒体认为“自取其辱”:
他们只派遣一艘军舰在主动开放的情况下通航台海,还要接受中方的监视和安排,如果说这样是来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不太有人相信。
特鲁多政府被形容为“准备作秀却在舞台上跌了一跤”,出尽洋相。
在17日我方也回应了加拿大政府派遣军舰来台海一事,明确表示加拿大的行为是蓄意滋扰搅局,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
在特鲁多政府的过航行动结束之后,G7和北约组织也是再度选择沉默。
对于之前非常积极声援盟友的西方国家,现在则保持着一种“非常诡异的气氛”,让盟友们在亚太孤独的行动。
这种推测不无道理,因为在美、加积极对华挑衅的同时,西方盟友们确实在欧洲加大力度批判美国。
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把欧洲国家训斥了个遍。
声称欧盟现在正阻挠民主、干涉民众自由,还对其施压要求提高军费,以及准备保障自身的安全。
欧盟对于美国无视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利益、选择单独行动以及和俄罗斯谈判的行为极度不满,马克龙甚至准备召开会议批判“来自特朗普的威胁”。
对于加拿大来说,明明他们是美国关税政策受害者,但现在仍然准备为虎作伥,帮助美国进行挑衅中国的行动。
可能性原因在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加拿大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减少了自身军事建设的投入。
现在虽然美国对其施加严重的关税,但特鲁多政府仍然要维持这种“安全利益”。
因为一旦与美国关系恶化,加拿大在安全方面将面临巨大压力,需要重新评估和构建自身安全体系。
这才使得他们在台海不惜一切代价为美国政府声援,即使出丑也在所不惜。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行动之前,澳大利亚也在中国西沙群岛区域派遣P-8A侦察机进行了侵犯性行动,被我方歼-16战机依法驱离。
虽然没有前去台海,但澳大利亚从立场上来看,也是跟随特朗普政府起舞的。
在地缘战略上,台海地区处于西太平洋的关键位置,是连接中国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生命线”。
任何对台海地区的安全威胁,都是对国家主权的挑战。
我方不会容忍外部势力频繁在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挑衅、政治操弄,这也是不得不采取升格措施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