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在查出小脑扁桃体下疝之前就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病,只听过医生说自己的小脑扁桃体从颅内疝入到椎管了,就以为下移的距离越长就越严重,反之,下疝得比较短就不严重。不少患者也会和别的病友交流,互相询问“你这下疝了多少毫米?”或者“你这比我下疝得还长,我都手术了,你那肯定也要……”那这样的说法正确吗?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手术和下移的距离有必然联系吗?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收治了一位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这位患者45岁,他在3年前就出现了头枕部疼痛和双侧上肢的麻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今年,他发现自己的胳膊肌肉好像萎缩了,也没劲了。上个月,他的症状加重,感觉上肢力量严重下降,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了,这才去当地医院检查,随后被确诊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当地医生建议进行手术,他为了进一步治疗来到北京,找到王主任。
是不是小脑扁桃体下移得不多,就不严重?不用手术?
事实上,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否需要手术和许多因素都有关系,但主要根据的是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比如有的患者可能是偶然发现这种疾病,但他本身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这个时候就可以先观察,不用手术处理。那手术和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移多少有关系吗?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没有规定说下移到多少毫米以上就必须手术。
以这位患者的情况为例,从片子上看,他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没有那么严重,下移的距离并不多,但是他合并出现了脊髓空洞,并且症状很严重。还有,他的小脑扁桃体下端是尖的,和许多患者的下端是圆形不同,这种情况就算下疝的不多,但已经将脑脊液通路堵住了,就会引起脊髓空洞,导致患者出现症状,这时就需要手术介入了。
术前影像学资料:
这种情况要是做手术,效果如何?
这位患者在得知自己的具体情况后,马上就同意了手术治疗。之后,王主任为他进行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微创,将堵住的脑脊液通路疏通后,患者的症状很快就得到了缓解,上肢麻木、无力明显减轻,效果非常好。术后拍影像学片子显示,他的小脑扁桃体不再下移,脊髓空洞也得到了明显缩小。
术后影像学资料:
如果您也像这位患者一样,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下端是尖尖的,就要注意可能没有下移很多也会引起脊髓空洞等,再加上症状严重,就需要尽快手术处理了。光看下移了多少并不靠谱,手术与否需要结合患者有没有明显症状、有没有引发脊髓空洞等其他疾病、对脑干有没有压迫等众多因素,需要患者去正规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