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微穷」年轻人,都挤在菜市场吃火锅

正直云朵 2025-01-21 10:09:59

2024年有个词叫“活人感”,但是我没想到,火锅能被夸有“活人感“。

前阵子,北京开了一家”菜市场火锅“,编辑部其他同事聚众去吃了一顿。

店如其名地开在菜场里,菜是现洗的,肉是现剁的,火锅底料是现炒的。人均70块,吃完大家说,胃里连一口水都喝不下了。

我因为加班没去——这是我2024年最大的遗憾。

〓 图片来源:前方记者闫如意

而网上搜索“菜场火锅“,发现2年前就有一家人均30+店,早就遥遥领先;

回头又发现,小区对面的火锅店不知何时把露营椅卖了,招牌刷得大红大绿,上书:正宗菜市场火锅。

前有10块菜场代炒,后有百元菜场火锅。

菜市场的「活人饭」,怎么就年轻人的新宠?

菜市场火锅,嗝

第一个想出“菜市场卖火锅”这个点子的,绝对是个天才。

菜市场,是城市人类离生活最近的植物园。

这里拥有一字排开的最新鲜绿叶菜,和带泥土豆莲藕站在地上歪头看你,再添一点豆腐、魔芋、鸭血,就可以齐活了。

“给你一个小篮子,你自己去摊位买菜,还可以买海鲜,我们买了土豆、茼蒿、金针菇、娃娃菜什么的,还买了腐竹和虾。”

火锅店老板帮你洗菜,你负责扫码点锅底和肉。

上一秒在活蹦乱跳的虾,下一秒烫熟炫嘴里,新鲜爽弹;

师傅顺便帮你片好的鱼,在火锅的牛油里煮到沸腾,肉质细腻。

茼蒿带着脆生劲儿,有种刚从地里摘出的新鲜感;

菌菇拼盘的品种从未这么多过,白的黄的叫不出名字,趴在锅里等你鉴赏各自的口感。

而这一切不要299,只要29。

顺便,吃不完的菜还能带回家,毕竟是自己在菜市场买的。

〓 师傅在炒酸菜锅底,闫如意摄

小k说,其实在这里吃火锅,震撼的其实不是现炒火锅底料的香,不是菜市场环境的嘈杂,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吃火锅感觉。

“如果说预制菜是僵尸菜,那这次火锅就是活人菜,非常刷新对‘工作餐’的定义。

我像一只养殖场不小心偷跑的肉牛,吃了一口呼伦贝尔草,以后都不想回去当牛马了。”

毕竟,极致的新鲜是对食材的尊重,拒绝预制菜是对灵魂的尊重。

早上农户刚摘的菜,中午就能给涮到锅里,从田野到餐桌,两步到位,四舍五入等于在田里吃火锅。

一时间,因为新鲜与性价比高,把火锅开进菜市场的生意,在全国各大城市流行开来。

杭州有“食久鲜·鲜活牛肉店·菜场火锅”,北京有“福春菜场火锅”。这种属于菜市场火锅届的原教旨主义者。

没办法赶上这波热潮的火锅店,用菜市场元素进行装修,菜品采用自选称重模式。

比如上海“吴幺妹菜场火锅”“王二麻菜场老火锅”,广州“椒扬·平价火锅市集”,深圳“三同重庆菜市场老火锅”等。

价格便宜,吃法新颖,这些菜市场火锅不少都开了分店。

既然是菜市场火锅店,那审美也是统一的。

一进店里,椅子和桌子都是竹木的,菜品的盘子是竹编的,做旧刷白灰的墙上贴着红色手绘告示,塑造着一线都市人想象中的菜市场。

如果说曾经火锅店露营风的风行,代表着人们对户外露营的向往;

那么菜市场火锅的流行,则无疑源自人们对新鲜的追求,和对吃预制菜、做预制人的反抗。

于是,我来到了小区对面的正宗菜市场火锅,在进行了土坯翻修的店里,涮着熟悉的工业丸子,看着自得其乐的食客研究着竹编菜篮子时,我突然悟了——

菜市场火锅,火的并不是火锅,而是菜市场啊。

这届年轻人,

爱上了大妈逛的菜市场

菜市场经济受到一线白领追捧,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菜市场火锅的水波涟漪扩散之际,不少摊主的代炒菜相关营业证照刚刚拿到手里。

前阵子,菜市场代炒菜,已经火遍了长三角与珠三角——

在菜市场买好青椒和里脊,付给老板10块钱加工费,现场就能把青椒肉丝带回家。

肉铺摊主颠勺颠得腱鞘炎,一些手艺好的还得提前加摊主微信预定。

不少人拿着搞好的食材站在锅前,眼巴巴地看着摊主;

摊主利落地切菜,给你科普青椒肉丝到底是用猪的哪个部位炒——

看着这一幕,你意识到菜市场代炒菜,不仅满足了温饱,而且还有情绪价值。

在食物标准化流水线化成为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时,只有在社区菜市场,人们还能看到整只猪的不同部位,欣赏到庖丁解牛的古老技艺。

偶尔还有高矮胖瘦不同的胡萝卜和白萝卜,一副没有被大城市商超规训的样子。

就像在我们成为牛马之前,都是自然人;在某马某姆某多多问世之前,菜市场还是大家做饭的必选项。

而菜市场,是一线白领的动物园。

“吃过猪肉,但没见过猪跑”的人们,第一次在菜市场见到了活体大鹅和公鸡。

像第一次去动物园的小孩,白领在鱼铺认识不同鱼的名字,努力区分草鱼、青鱼、花鲢和白鲢,并被角落筐子中的活体牛蛙吓一跳。

菜市场早就一改阴暗潮湿藏污纳垢的疲态,变得明亮干净。

蔬菜类、豆制品类、干货类、熟食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禽类都躺在自己的工位上,有菜场还有奶茶店、面包房、特色小吃。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限定,里面能吃能喝……非常适合被年轻人当主题乐园逛。

“去一趟菜市场,我看到推着超市赠送的蓝帆布推车的大妈,正跟戴着套袖,穿着黑得发亮的围裙的卖肉大爷讨论肉价,我顿时觉得自己好久没这么像活人了。”

豆瓣上甚至有个“菜市场爱好者”小组,组员高达16万人。

泉州新门市场的海蛎子,处理好放在竹筐里有小山高;

武汉沈阳路市场,骑着电动车,买菜顺便吃热干面;

西安红专南路菜市场的槐花铺地卖,喀什草湖巴扎的酸奶用勺子从大缸里舀,像吃豆腐脑。

我在山姆花大几百买从未见过正午阳光的圈养牛身上的肉,你在菜市场花100块买了一只从小吃虫长大的快乐走地鸡,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而陈晓卿说过,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

现在去外地城市旅游的年轻人,一是必打卡博物馆,二是必打卡菜市场。

因为这里,都有着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生活:

在朋友圈或小红书晒出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和重庆的各色菜摊花椒,比在索菲亚大教堂进行游客照自拍,在人挤人的洪崖洞寻找机位,更高级。

“瞧,我热爱生活,还有发现生活惊喜的眼睛。”

〓 点评上的红专街,人均20块的网红景点

以哈尔滨红专街为代表,“逛菜市场”已成为做旅游攻略的一大重点part。

攻略达人会仔细嘱咐你,4点半开门9点半收摊,一定要早来,冻梨汁、粘豆包、烤红肠必吃。

在千城一面的今天,菜市场难得地保留了生活的本土化特征,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此前,“20分钟公园理论”一出,公园里一夜长出无数渴望返璞归真的一线白领。

身边没有公园的白领,立刻举一反三:

“在菜市场待20分钟,尸体暖暖的感觉来得更快!”

菜场经济,悄悄走红

如今的一线年轻人,都过着某种相同的预制生活:

早上赶地铁,耳中播客谈着美国大选,中午努力在外卖软件中艰难分辨,跳出国潮外卖和液体勺的驱赶;

晚上在盒马山姆果蔬好研究凑单,外卖小哥将用塑料膜包好的菜送到家里。

总抱怨大城市缺少人情味与归属感,可是真正回到家,却依然选择宅在家里,刷着短剧,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世界联系。

从citywalk,到公园20分钟,从wildeat,再到菜场经济的走红。

它们的存在,都是代表现代人对一模一样预制生活的反抗。

“我寒窗苦读18年,不是为了在老家田里刨土摘菜的。

但时间久了,这种“精加工后的生活”,总令人觉得缺少点什么。”

缺少了什么呢?人类学家项飚做客《十三邀》,提出了“消失的附近”这个概念,勾画出了一线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作为一个纯粹原子性的人,他有时候对家里表示关心,有时候对遥远的事件做宏观评论,但对中间一层,对‘附近’,他是没有兴趣的。”

菜市场,正是这样一个能够重新寻找到消失的附近,让我们重新回归具体的生活与具体的人的地方。

于是,最有县城味儿的通州能够成为北漂的心灵避风港,

县城老家被热爱故事感与乡土叙事的一线白领轻轻吻上。

或许,宇宙的尽头可能真的不在二环,而是在铁岭。

北漂多年的朋友小璐,讲起她小时候在黑龙江逛市场的经历。

“一进市场,地上铺的全都是鱼,梆硬,但一点也不腥。有时候捕到大鱼,有一个小孩那么长,就围一堆人在那看。

一般这种大鱼,一人只买一段回去,卖鱼的拿锯子像锯木头似的锯开,还跟你讨论做法。

我通常不敢看,但又忍不住看——因为卖法实在太豪迈太硬核了,那个鱼头往地上一杵,血淋淋的,有种仰望星空派的气质。”

而现在,斥巨资4000块在北京租了个两室一厅的主卧的她,已经很久没见爱活鱼了。

甚至最后一次见到鱼,还是来自某酸菜鱼品牌的料理包。

“也不是难吃,但是吃着每次一样味道的巴沙鱼,我都味同嚼蜡,蓦地想起小时候市场的那些鱼头。”

她打算周末去一趟菜市场,买一条鱼,也买一束烟火和人情味的人间。

毕竟,要“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不分南北远近,不辨身份高低。菜市场,永远是属于每个人的风味人间。

0 阅读:20
正直云朵

正直云朵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