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于黄县,曾讥讽齐威王,黄县嘴子先秦就已经存在

把酒论历史 2019-04-12 16:46:17

他出身于黄县,曾讥讽齐威王,黄县嘴子先秦就已经存在

黄县的历史其实已经非常久远,早在《史记》中就记载到,秦始皇曾经出游途径过黄县这个地方。并且在这之后,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过关于黄县的记载,据传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太史慈,就是出身于黄县。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县人嘴巧其实是出了名的。而“黄线嘴子”这个词就是形容黄县人嘴巧,但其实所谓的“黄县嘴子”并不是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其实,早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黄县人就曾成功的使用了自己的嘴巧建功立业。

而这个人,就是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淳于髡。淳于髡在春秋战国的稷下先生中,也是属于代表人物。在当初邹忌拜相之时就曾和邹忌辩论,在这一场辩论之后,才使得邹忌重视改革,并且恢复礼法。

不光如此,著名的荀子更是经常向淳于髡请教学问,在当时淳于髡的名号可以说是响彻列国。在《吕氏春秋》中更是记载,齐王曾经更是想让他做太子的老师。而让他载入史册的并不是这些事情,而是他曾讥讽齐威王。

齐威王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早在齐威王刚刚即位的时候,整天无所事事。当时的齐国内忧外患,形式非常严峻。淳于髡为了齐国,便借机讥讽齐威王称“宫中有一只鸟,三年都不曾飞过叫过,这是为什么?”而齐威王也听懂了淳于髡的意思,于是便说,这种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也正是出自于这个典故中,从此淳于髡也是兢兢业业帮助齐威王共同治理齐国。很快,在当时齐国就成为了各诸侯国忠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在这之后,楚国举兵入侵齐国,而淳于髡更是依靠着一张巧嘴,成功说服了当时的赵王借兵,最终解决了此次危机。

要知道,淳于髡其实最早只是出身于底层社会。髡这个字则是代表了他的发型,在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毁坏了自己的头发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一件事情。春秋战国时期,能够留着髡这种发型的要么是罪人,要么是出身非常低的人。

而出身于黄县的淳于髡,也正是凭借着其渊博的知识以及一张出自于黄县的巧嘴,最终成功成为了门生三千的贤者。其后更是青史留名,就连孟子、荀子都极其敬佩。

1 阅读:18

把酒论历史

简介:时间为笔,天地为纸,万物为墨,书写中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