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44岁男子鼻咽手术顺利,放疗2年后出现转移灶,原因让人意外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3-15 18:50:50

内容资料来源:

[1]丘夏,郭凤英,陈冷眉.鼻咽癌幸存者社会疏离感与自我表露、歧视知觉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24,23(06):39-42.

[2]孙海力,李绍霄,叶纪拓.circRNA001263-miR-214信号轴调控鼻咽癌干细胞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J].健康研究,2024,44(06):675-682.

[3]覃卫洪.EB病毒NA1-IgA联合VCA-IgA检测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35):82-86.

2019年,44岁的郑涛平是一名来自湖南的黄牛养殖户。他们全家老小都靠着这二十多头黄牛维持日常的开销,因此郑涛平十分节约。尤其是眼看着三个孩子都即将上大学,家里平时熏制的腊鱼腊肉郑涛平可以连着吃好几个月。老婆孩子常常会吃点新鲜菜改善伙食,可郑涛平总是默默吃着各种腌制菜,妻子劝他要均衡饮食,可郑涛平总推说自己就爱吃熏制和腌制的菜,妻子也就随他去了。

2019年4月16日,郑涛平一如往常地在山上放牛,突然天降大雨,他躲在瓜棚下还是淋成了落汤鸡。回家后没多久,他就感觉自己的鼻子仿佛被厚厚的水泥封住了鼻腔一般,让他透不过气来。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沉闷的鼻音,就像是在水底呼吸一样困难又痛苦。郑涛平吃过感冒药后,又不断地用纸巾擦拭着鼻子,但鼻塞没有丝毫减轻的迹象,甚至让他的太阳穴都开始隐隐作痛。

就在郑涛平又一次用力擤鼻涕时,他的动作突然停住了。郑涛平诧异地看着手中的纸巾,上面不仅有着透明的鼻涕痕迹,还赫然夹杂着几丝鲜红的血迹,它们在白色的纸巾上显得格外刺眼。他愣住了,但很快又安慰自己这也许就是用力过猛所导致的鼻血罢了。随后,郑涛平又去牛棚干活了。

6月24日,自从上次淋雨过后,郑涛平的鼻塞和鼻涕中带血就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这天,郑涛平的儿子特意来接他去城里看病,可车子行驶到一半时,郑涛平总感觉耳边有一阵细微的嗡嗡声。起初,他以为只是车轮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仿佛有无数蜜蜂在他的耳朵里飞舞,嗡嗡声如同潮水般汹涌,似乎要将他的大脑穿破一般。郑涛平感觉自己头都快要炸了,他疯了似的捶打着自己的耳朵。旁边的儿子见状,一边安抚父亲,一边麻烦大巴司机再开快一点。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郑涛平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他的鼻咽部可见菜花样新生物,表面糜烂,触之易出血。随后医生立即给郑涛平开了鼻内镜、鼻窦核磁、EB病毒抗体检测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VCA-IgA抗体:阳性;鼻窦核磁:鼻咽部肿物侵犯鼻咽顶后壁及侧壁,大小约2.2cm×1.8cm×0.9cm,境界不清,周围组织受侵。病理活检示:鼻咽部鳞状细胞癌。

郑涛平看到检查结果单后,顿时感到整个人如坠冰窖,面如死灰。此时,医生在得知郑涛平的日常习惯后,专业地解释道:“鼻咽癌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你不仅EB病毒显示阳性,平时经常吃腌制和发酵的食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啊。现在的建议是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郑涛平和儿子听后,一致决定采取医生的建议。

由于鼻咽位于人体头颈部的深处,周围是脑干等重要组织,手术难度极大,且容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因此通常不太建议进行手术切除。而放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消灭肿瘤细胞,并且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害。而放疗药物可以随着血液到达远处组织,降低癌细胞远处转移的风险,早期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

很快,郑涛平就办理了住院,并开始了长达近两个月的的治疗周期。躺在病床上的每一刻,郑涛平都感觉度日如年,可一看到红着双眼的妻子和还未成家立业的孩子们,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好在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后,郑涛平顺利达到了出院的指征。

在鬼门关走了这么一遭后,郑涛平无比珍惜自己这宝贵的生命。于是回到家后的他一直严格遵照医生开的处方,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为了避免自己错服漏服,每吃一次药他都会记在一颗专门的小本子上。此外,郑涛平在饮食上也格外的注意,所以腌制、发酵、熏制食品一概不碰,一日三餐都以清淡为主,并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此外,他还会运动锻炼,没事跑跑步。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0月28日,郑涛平来到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鼻内镜:鼻咽部肿物较前明显缩小,表面糜烂减轻,未见新生物生长;病理随访:未见肿瘤细胞残留。看到自己的病情好转,治疗效果显著,那一刻,郑涛平的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

可老天爷似乎偏偏要捉弄这位可怜人。2021年11月13日,郑涛平吃过早饭就赶紧来准备儿子即将订婚的各种用品。不知怎的,他总感觉腰部一直隐隐发胀,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腰椎内不断膨胀一般,让他难以挺直腰板,一只手总放在后腰不断地揉捏。一旁的妻子见状让郑涛平赶紧去歇歇,可他却故作轻松地说着:“没多大事。”

说着,郑涛平弯腰搬起了一张木椅。就在那一瞬间,一阵剧烈的胀痛如潮水般涌来,腰部像是被无形的重锤击中,痛感迅速从深处扩散开来,让他感觉整个下半身都变得麻木而沉重。郑涛平面容扭曲,双手紧紧按住腰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郑涛平的妻子看着疼得说不出话来的丈夫,急得团团转,还是隔壁邻居帮忙拨打的急救电话。

很快,郑涛平就被送往了医院,相应的检查结果就出来了。显示:MRI:腰椎MRI示L3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体压缩性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PET-CT:L3椎体代谢明显增高,SUVmax为7.8,提示骨转移可能;骨扫描 :L3椎体呈“超级浓聚”征,提示恶性肿瘤骨转移。

“什么?骨转移?”听到自己日夜担心复发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甚至还出现了骨转移的情况,郑涛平再也绷不住了,整个身体都跟着颤抖起来,眼眶中蓄满了泪水。他声嘶力竭地哭喊道:“为什么?癌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过我?我明明一直小心谨慎,按时吃药,清淡饮食,运动也没落下过,为什么还是出现转移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医生听后也不免同情起眼前这个苦命人,可他也感到一头雾水。且不说之前复查结果没发现转移迹象,就是按照郑涛平如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至于出现转移!为了找寻真相,医生又严谨细致地询问了郑涛平近段时间以来的所有生活细节。当听到郑涛平的一个习惯时,医生瞬间脸色大变,无奈地摇了摇头。

医生痛心疾首地说道:“你这是把自己往绝路上推啊!你这鼻咽癌原本压根不会复发的,就是因为你这个坏习惯加速了癌症的复发。正是因为你丝毫不加以节制,一周居然能有5次的频率,要不是这样你哪里会落的一个骨转移的后果啊!”

原来郑涛平经常熬夜做手工活,自从生病以后,他为了贴补家用就开始接一些手工活做,经常熬夜到凌晨。殊不知熬夜会抑制褪黑素分泌,降低抗癌能力。褪黑素是一种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主要在夜间大量分泌。它不仅调节睡眠,还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褪黑素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阻止癌细胞扩散,同时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帮助机体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然而,长期熬夜会严重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机体失去这道重要的防线,使癌细胞更容易生长和转移。研究显示,长期夜班工作者或经常熬夜的人,癌症风险更高。

在鼻咽癌的康复过程中,合理的饮食能帮助抑制癌细胞、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其中,西兰花、三文鱼和香菇是三种对鼻咽癌患者特别有益的食物。

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这是一种天然的抗癌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同时,西兰花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此外,它还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排除化疗和放疗后的有害物质。为了最大程度保留西兰花的抗癌成分,建议采用清蒸、焯水或清炒的方式烹饪,避免高温油炸或过度煮烂。

三文鱼则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优质蛋白来源,具有抗炎、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放疗和化疗可能会引起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受损,适量食用三文鱼可以帮助缓解这些问题。此外,三文鱼中的维生素D还能增强骨骼健康,减少癌症骨转移的风险。建议患者每周食用2-3次三文鱼,烹饪方式以清蒸、煎烤或炖汤为佳,尽量避免油炸,以减少额外的脂肪摄入。

香菇作为一种常见的食药两用菌类,含有丰富的香菇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T细胞活性,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同时,香菇还能改善肝脏解毒功能,有助于加速身体排除放疗、化疗后的代谢废物。它还富含维生素B群,能帮助维持体力,缓解癌症治疗后常见的疲劳感。建议患者煲汤、炖菜、蒸煮食用,搭配黑木耳、红枣效果更佳,有助于补气养血,增强体质。

总的来说,西兰花、三文鱼、香菇这三种食物对恢复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同时避免腌制食品、酒精、高糖和高盐饮食,保持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以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身体更快康复。

(注:《19年,44岁男子鼻咽手术顺利,放疗2年后出现转移灶,原因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0 阅读:16
三秦的备忘录

三秦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