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新生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的政治遗产,在满目疮痍中蹒跚前行。打着改革的旗号,不过看起更像是因“憎恶”而抛弃,政治上变集权体制,而改为西式分权制度。而在经济上,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然而俄罗斯这个风雨中飘摇的巨轮,驶向的不是理想的彼岸,而是无底的深渊。作为超级大国继承者的俄罗斯联邦,为什么会主动给自己灌下这杯致命的毒酒?
“休克疗法”之父-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
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期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
休克疗法是杰弗里·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最早提出的。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政局动荡不安,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受聘于危难之际的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
“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实施,最初收到了奇效。实施不到一周,恶性通货膨胀就得到了遏制,物价趋于稳定。1986~1987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15%,1988年为21.5%,1989年为16.6%。相较于实施前的状态,效果简直用惊人来形容。在经济增长方面,除了实施一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9%,随后几年都保持了2.5%左右的增长。债务方面也因为有效的措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脱离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初战告捷,为萨克斯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其被誉为“国际金融界的金童”。玻利维亚发生的惊人变化,被世人称为“玻利维亚奇迹”,“休克疗法”也因此享誉世界,备受世人瞩目。
二、休克疗法在俄罗斯推行的原因
杰弗里·萨克斯在塞尔维亚大显身手后,有着类似状况的波兰政府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在作为经济顾问的杰弗里·萨克斯积极斡旋下,波兰得到了美国给予的梦寐以求的十亿美元贷款,采取了一些激进经济改革措施,从而平稳地度过了危机。
1990年和1991年,戈尔巴乔夫政府注意到了波兰表现出来的积极迹象,邀请杰弗里·萨克斯协助其推行经济改革,但还未进行实质的操作,一场阴谋政变的上演,结束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生涯。
叶利钦上位,1991年冬,苏联解体。
当时的俄罗斯,产业发展严重落后,一大堆企业濒临破产,失业率更是高的惊人,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极端落后,日常生活物资严重短缺,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国家疲敝不堪。
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给苏联人民众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的幸福,而俄罗斯继承的苏联遗物也只一幅破败的皮囊,对苏式集权制度的失望,促使俄罗斯上层选择了西式民主制度。
俄罗斯民众期盼着新的政权能带来新的气象,改变物质生活的愿望十分迫切,指望能尽快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西式民主政治制度下,掌权者由民众选举产生,怕丢掉选票的政客们不得不考虑选票而迎合民众的需求。
伴随着政治的西化,经济的西化的风暴也在酝酿之中。“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和波兰的成功,就像久旱时的甘霖,给同命相连的俄罗斯以尝试的信心。
叶利钦批评戈氏的渐进改革,这种零打碎敲、修修补补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结果断送了苏联的前程。俄罗斯要避免重蹈覆辙,应该大刀阔斧,进行深刻变革。1992年10月,叶利钦任命深受西方经济学熏陶的叶戈尔·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领导俄罗斯经济改革。
叶利钦与叶戈尔·盖达尔
三、休克疗法的推行及惨烈失败
叶戈尔·盖达尔聘请杰弗里·萨克斯作为顾问,分三步走实施了“休克疗法”。
第一步是解除价格管制,实行价格自由化。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政策实施3个月后,效果明显,但没过多久,物价开始攀升,到6月时,工业品批发价格涨了14倍,迫于成本压力,俄罗斯企业只能不断压缩生产。
第二步是出台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实施财政紧缩,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全部取消税收优惠,所有的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并控制政府货币发行量,防止通胀。
第三步是实施大规模国营企业私有化。俄罗斯最开始用无偿赠送方式,当时国有财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约合当时人民币1231.34亿元,按当时俄罗斯人口1.5亿来算,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此证自由购股。
此凭单被人们称为“私有化支票”,每张凭单面值1万卢布,花25卢布(当时约合十美分)即可在当地银行提取
休克疗法实施后,带来的不是叶利钦许诺的美好,而是给俄罗斯带来了长达四年严重的经济衰退。
让人痛心的是,一个新的群体-寡头,出现了。极少数人通过关系从国家银行里移出大笔资金进行卢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投机,并通过大量低价收购居民手中的私有化证券,将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产,他们将手伸向了石油、冶金、传媒、食品等行业,几乎完成了对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掌控。
原属于人民的财富转瞬间就流入寡头们的腰包,他们在苏联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而留给普通民众的是贫困交加、一地鸡毛。
四、劫后反思
俄罗斯民主派改革家们不顾俄罗斯自己的传统与特点,丢掉了俄罗斯精神,积重难返,却梦想一夜翻身,理想化的政策加之激进的西化改革,市场化却没有法治的约束,人性的贪婪和资本的力量被无限地放大,无序的世界变成了某些人逐利的天堂,结果使俄罗斯陷入了灾难性的境地。
尽管请来了美国经济顾问,但并未得到梦寐以求的经济救援,反而是面临着美国和欧洲的全额催债。
就像杰弗里·萨克斯说的那样:"波兰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因此是值得帮助的。而美国的领导人看待俄罗斯,正如劳埃德乔治和克莱蒙梭在凡尔赛看待德国一样——被击败的敌人就应该被碾过,何谈帮助?”
不惑之年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俄罗斯人有更好的选择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