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正宗的肉,不是谁都喝得起的!

来过武夷山的朋友,可能都会被带去做同一件事——泡几泡岩茶,然后走的时候带上三二斤战利品乘兴而归。
提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这肉那肉、高枞老枞,马肉(马头岩肉桂)、牛肉(牛栏坑肉桂)、虎肉(虎啸岩肉桂)……,呼朋唤友时总不忘带上一句:“我这里有 上好的牛肉(马肉、虎肉),泉水烧好等你”!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马肉?牛肉?虎肉?还分等级?”真是闻所未闻。

关键是武夷山不是自然保护区吗?姑且不论武夷山有没有虎,即使有虎肉还敢这样公开吆喝?
其实,武夷山的肉,就是一种茶的类别而已,肉桂的俗称,区分不同的山场出产的肉桂,就带上山场名,于是就有了马肉(产自马头岩的肉桂)、牛肉(产自牛栏坑的肉桂)、虎肉(产自虎啸岩的肉桂)。
网上一搜,这肉那肉9.9元尝鲜装还包邮的漫天飞。真到了武夷山本地,如果朋友请你喝这肉那肉,一定会给你说这一泡价值几何几何,一泡冲一壶水左右,然后很多人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更多天的的工资就没了。

不是你被朋友忽悠了,而是武夷山核心区的肉真的就是这么傲娇,就是这么“阳春白雪”,不是谁想喝就能喝得到的茶界的“爱马仕”。
如果有人送你一泡二泡装的,可得好好珍惜,不是小气,而是真心实意,一二泡可能就是整千往上。
要是有人送你一斤、二斤甚至三五斤,也别觉得真大气,也许这一斤的价值可能连上档次的一泡都不如。

有人说茶不就是用来喝的,整那么贵干嘛?一方面是因为稀缺,好的核心山场就那一点点,还要各个大大小小的茶叶公司分,产量有限品质又好,自然“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武夷岩茶炒制工序复杂,大量耗时耗力;并且武夷山的茶和别的茶还不一样,一年一般只采一季茶青,这一季茶青都是精华。
武夷山的肉,不是谁想喝就喝的起的。“白菜价”的肉那只能说你消费的开心、喝的舒心就好,真正的茶客只能“呵呵”,奉劝一句:“别拿为了贪图小利牺牲自己的健康”!

评论区看到这样一条评论:这么多年喝的茶,都是武夷山的同学直接从家里给我寄来的散装茶, 外形、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都强于实体店里一两千的智商税, 他跟我直说了, 再好再好的茶叶 ,超过五百一斤的 ,都是智商税。看到这话,我真想说:“500一斤可能就是你能接受的底线罢了,再高一点你可能就消费不起了,所以你朋友才这么说的,或者你朋友能接触到的也就是这样的品质的茶,在武夷山这边,就是妥妥的外山‘洲茶’,连武夷山这边景区外山茶都算不上,”

武夷山的肉,让人欲罢不能,喜欢的会说:“香是真香,贵也是真贵”,普通的茶客也许会说:“武夷山的肉也就那样,智商税而已”,人各有志,各取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