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撮合乌克兰和谈之际,尽管处于求助地位,仍试图维护其姿态。在谈判未正式开始之前,特朗普特使便向普京提出了条件,坚决意图阻碍中俄的合作进程。然而,特朗普却未能耐心等待。相较于任何人,他更为迫切地渴望这场和平。
近期,国家领导人与外交部长频繁会晤,中美俄三国高层活动密集,乌克兰作为试图成为棋子的国家,成为了这三方战略博弈的焦点舞台。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停战协议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
近期,美国传媒机构CNN发表报道揭示,在特朗普的斡旋之下,美俄两国的高层官员即将举行会谈。
依据美国官方内部知情者的透露,一个由国务卿鲁比奥、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领衔的高级别美国代表团,计划近期会晤俄罗斯高级官员,共同探讨关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停火问题的解决方案。
此外,特朗普本人亦公开表示,他"可能与普京举行会谈",主要参与者相继就座于谈判席,和平的进程似乎真的接近实现。
然而,一贯在“紧要关头不失手”的美国,从未让人感到“落空”。目睹俄罗斯略显软化其强硬立场后,他们随即展露出新的诡谲行为。
此次事件中搅动局势的,正是特朗普亲自委任的乌克兰特别代表,即基恩·凯洛格。在最近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为了确保和平谈判的成功推进,俄罗斯需要做出妥协,并警告称美国准备通过施加制裁手段来瓦解俄罗斯的经济体系。除针对俄罗斯外,这一举措还连带波及了中国、朝鲜和伊朗等国家。
"俄罗斯经济的核心在于石油与天然气产业,为了迫使普京政府遭受损失,采取严厉措施禁绝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乃当务之急。""在后续的讲话中,凯洛格如此表示。"
乍一看,似乎与中国无关,然而,美国人的需求实际上与我们紧密相连。鉴于在能源出口领域,中国无疑稳居俄罗斯的主要买家地位。这一观点,亦被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近期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中予以了明确的认可。
除俄罗斯外,无其他国家能胜任满足中国庞大能源需求的任务。当时西方媒体热炒"中俄联盟"议题,王部长给出了一个令众人瞠目结舌的答案。
对此,美国政府心知肚明。这位“特使”在演讲中提及能源制裁一事,其目的不过是暗含俄罗斯应当与我们进行对话的可能性。为表明诚挚的态度,应与中国的距离保持适当的距离。
至于朝鲜、伊朗与美国均期待制裁能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迫使俄罗斯经济完全处于孤立状态,失去外部支持。
然而实际情况表明,这位特使不仅误判了中俄之间的深厚情谊,还高估了特朗普对于停战的迫切需求。
接着探讨中俄关系。在过去的两年中,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的现象,实则是受美西方利益集团推动的结果。特别是自俄乌冲突引发的联合制裁以来,俄罗斯的出口贸易被迫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面对时代变迁,普京引领实施了“东向政策”,由此东方商品充盈于俄罗斯超市的陈列架,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销售排行榜中占据显著位置,俄经济对中国之倚重,实属前所未见的高度。仅以两番轻描淡写的施压举措,企图实现所谓的“联俄抗中”策略,未免过于轻率。美国人的观点过于简化了问题。
随后,让我们探讨一下特朗普政府在外交领域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就职初期,特朗普旨在实施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已将其众多大小盟友得罪殆尽。
加拿大与墨西哥首当其冲,遭受严重影响。当美国实施25%的关税制裁时,两国均深感不满,尤其是对美国此举的强烈反应。国务卿鲁比奥甚至采取了强硬手段,威胁对巴拿马动用军事力量,企图迫使该国退出一带一路倡议,这种举动完全展现了其霸凌姿态。为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回归,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强力干预,导致日本陷入尴尬境地,石破茂被迫频繁让步。原本正常的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交易,就这样在一系列压力下无疾而终。
在前一届任期中,拜登费尽心力使乌克兰成为民主标杆,助美国坐上道德高地,然而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却导致美国直线下滑至道德低谷。
因此,亟需采取行动以挽回局面!否则,长期自诩为“文明灯塔”的美国,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将如何赢得尊重与信服?在此背景下,推动乌俄实现和平成为了修复美国国际形象的关键举措。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观察到,特朗普对于实现俄乌停火的急切愿望,与普京的相似程度不容小觑。
基于当前形势,欧洲大陆实现持久和平虽已展现出积极迹象,但要实际达成和协议,显然尚需时日。
对于保持冷静与客观立场的中国而言,这一时机为其提供了平衡美国与俄罗斯两国势力的有效契机。如何在竭力促进和平的同时,有效拓展自身的外交权益与操作余地?这对我们的外部部门而言,显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