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宇宙时空探索 2025-04-08 16:37:07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世界原本没有人,那第一个人从何而来?Ta 是男性还是女性?

倘若最初只有一个人,又如何繁衍出下一代?

而且,人类早期数量稀少,为何没有因近亲繁殖走向灭亡?

在科学界,现代进化论为人类起源提供了主流解释。

它并非达尔文进化论的简单延续,而是一门融合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古生物学、遗传学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人体细胞拥有 23 对由 DNA 构成的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个体性别。男性性染色体为 XY(非同源),女性为 XX(同源)。

后代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如下:从父亲处获得 Y 染色体的后代为男性。由于同源染色体间会发生部分 DNA 互换,而 Y 与 X 染色体无法互换,Y 染色体只能通过基因变异实现 DNA 变化。这一特性使得科学家能够借助 Y 染色体追溯父系祖先来源,即 “Y 染色体亚当说”。

通过对全球海量男性及化石 DNA 的分析,科学家发现,80% 的现代男性 Y 染色体 DNA 的 F - M89 点位发生了突变。F - M89 型人类都携带 M168 突变。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本土并无 M168 型,但 M168 型与非洲当地另外两种突变型在多个相同点位存在相同变异。据此,科学家判定全球 Y 染色体源头在非洲。

这表明,智人起源于非洲,一部分选择留守,另一部分踏上迁徙之路,非洲以外的人类父系祖先正是走出非洲的智人。此后,以 M89 为主,又分化出多个分支。

例如,中国汉族大多属于 K - M9 类型。通过分析全球男性 Y 染色体,不仅能了解全球突变型分布,绘制迁徙路线,还能推断出迁徙发生的时间。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仅携带 DNA 及少量蛋白质,不包含细胞器,而卵子拥有完整的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含有环状 DNA,即 mtDNA。

由于卵子只存在于母体内,mtDNA 呈现母系遗传特征,科学家可基于其变异推断人类母系祖先的起源、迁徙路线和时间,这就是 “线粒体夏娃说”。

令人惊讶的是,线粒体夏娃说的研究结果与 Y 染色体亚当说高度一致。此外,对化石和现代人 DNA 的研究表明,现代人的 DNA 并非 “纯净”。

除非洲本地人外,其他人都混有 1% - 4% 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尼安德特人曾生活在欧洲,这意味着只有走出非洲的智人,才有机会与他们进行基因交流,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亚当夏娃说。这三组独立的遗传数据,都将人类起源指向非洲,大大提高了结论的准确性。

从本质上讲,人类与其他动物并无太大差异,身体的元素组成基本相同。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两个重要观点:一是物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进化;二是物种的变化源于自然选择。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智人必然由某个物种通过基因变异,逐步进化而来,这意味着人类与该物种在特征上具有诸多相似性。

在现存物种中,猿(猩猩科)与人类最为相似。不过,直立行走和较大的脑容量,使人类区别于猿类。

20 世纪,科学家在东非发掘出大量古猿和古人类化石。

1974 年,在埃塞俄比亚阿尔法地区发现的阿尔法南方古猿化石,堪称关键证据。这具化石相对完整,显示出直立的特征,且具备陆地行走的演化趋势。其身体近乎直立,脚更接近人类的脚,许多关节特征也与人类相似。

与之相比,猩猩的脚更像手,便于抓握树枝,而南方古猿的脚则更像人类的脚。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成为南方古猿走向 “人” 的重要契机。

2000 万年前,板块运动使非洲东部地壳隆起、减薄、断裂,形成东非大裂谷。随着地势抬升,东部的原始森林逐渐演变为稀树草原。

裂谷西侧和高地上的古猿,继续在茂密的丛林中生活,逐渐进化为现代的各种猩猩;而东部的古猿因失去树木,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被迫下地生活,逐渐向人类方向进化。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的重要过渡阶段,但物种进化并非一蹴而就,物种之间的界限也并非绝对分明。

古人类学家将脑容量达到 750ml 作为定义人类的标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标准并非基于生物繁殖特征设定。这意味着,在 200 万年前的一段时间里,人与猿可能共同存在、相互混杂。

比如,脑容量 720ml 的古猿与 730ml 的古猿结合,有可能生出脑容量达 750ml 的第一个人属物种 —— “能人”;而两个能人结合,也可能生出脑容量 740ml 的古猿。因此,难以确定谁是第一个人,也无法判断其性别。不过,能人的繁衍并未受到近亲繁殖的困扰,因为当时有大量南方古猿作为繁衍基数。

人属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分化出众多分支,至少两次走出非洲大陆。

第一次是在 180 万年前,直立人走出非洲,他们来到亚洲,演化出 “北京人”;抵达东南亚,孕育出 “佛罗勒斯人” 等。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当时的直立人尚未处于食物链顶端,时常面临剑齿虎等猛兽的威胁。

70 万年前,直立人的一个分支 —— 海德堡人出现。部分海德堡人迁徙至欧洲,在 30 万年前进化为尼安德特人,甚至还有一些远行者进化为丹尼索瓦人。

留在非洲的海德堡人则进化为智人。

智人曾两次尝试走出非洲,最终在 7 万年前成功突破尼安德特人的 “封锁”。在迁徙过程中,智人与尼安德特人进行了基因交流,从而获得了适应寒冷欧洲环境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人体内保留尼安德特人基因的原因。

尼安德特人在 4 万年前消失,他们在最后的避难所 —— 直布罗陀海峡的洞穴中,留下了人类最早的壁画。丹尼索瓦人消失得更早,仅在藏族人的基因中,留下了抵御高原反应的宝贵基因。

智人借助冰封的大陆桥、海峡和浅海,逐渐遍布全球。1.2 万年前,佛罗勒斯人在东南亚灭绝,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究。最终,智人成为人属物种中唯一的幸存者,这就是主流科学所揭示的人类起源过程。

0 阅读:27
宇宙时空探索

宇宙时空探索

用通俗的语言诠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