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忽然没油,我国试飞员放弃跳伞逃生,8分钟挽救上亿战机

盼翠谈国际 2023-05-05 15:29:06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除了要感谢海量辛苦付出的科研人员外,还得感谢那些以身犯险的试飞员。

试飞员们每一次上天都游走在生死边缘,他们往往会遇到十分惊险的事故。就比如歼-20的首飞试飞员梁万俊,就曾遇到过飞机万米高空漏油的事故。

枭龙起飞

这件事发生在2004年,梁万俊当时试飞的战机是FC-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枭龙战机”。

2004年的建党节,正好是气象状况非常好的一天。天上万里无云,高空和低空都没有大风,正是试飞战机的好天气。于是这天FC-1的3号样机被推出仓库,由梁万俊架势试飞。

下午1点左右,枭龙战机在做完准备和检查后进入跑道,梁万俊缓缓推动战机的油门杆,让枭龙在跑道上滑行起来。当飞机速度足够之后梁万俊拉动驾驶杆,让枭龙抬起机头。随着战机抬升,这次试飞的起飞顺利完成。

随后是一次常规机动测试,梁万俊做完后接着做战机的高空飞行测试。他极限拉动驾驶杆,枭龙战机的飞行高度不断爬升,很快抵达了1.2万米的高度。地上的人都认为一切顺利,不由得放松下来,但梁万俊往油表瞥了一眼后却心中大惊。

此时距离战机起飞仅仅过去了14分钟,但战机中燃油的消耗却远比以往快。

作为中国最精锐的一批飞行员,多年的飞行经验让他对飞机的油耗了如指掌。但当他将油表中的燃油余量和自己的估算对照后,发现此时战机的油耗比自己预估的多了600升。

故障出现

这不寻常的燃油消耗立马引起了梁万俊的警觉,他马上通报了地面指挥室。

地面塔台得到报告后让梁万俊立马返航,梁万俊调转飞机返回机场,但短短4分钟后他发现战机上的燃油又少了400多升。这让他断定战机一定是哪出了问题,多半是漏油了。

梁万俊立马拉低飞行高度,将战机的高度从1.2万米降低到了4800米。

更低的高度空气更加浓厚,借助空气的作用,战机可以减少燃油消耗。但是这个操作并没有让战机的燃油消耗降下来,当梁万俊再次去看油表时,发现战机的燃油已经见底。

而此时战机距离机场还有大约20公里,以战机剩下的哪一点点油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飞到的距离。这时候地面指挥室也默认梁万俊可以跳伞逃生了,但梁万俊却报告塔台,自己要将战机带回去。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好奇,都说飞行员比战机金贵,为何梁万俊要冒这么大风险,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这其中原因自然是因为梁万俊驾驶的是原型机,战机试飞员的工作就是要测试出战机的极限性能和问题,这样研究人员才能得到反馈,对战机进行改进。

如果战机试飞员没有测出战机有什么问题,那等战机量产后,就得有千千万万的普通飞行员去面对这个问题了。而现在的梁万俊如果抛弃战机跳伞,他自己固然可以保住自己性命,但枭龙战机上的问题也就找不到了。

所以地面指挥室也是采用了默许的方式允许梁万俊跳伞,没有明确说话让他跳伞,也没有下命令让梁万俊将战机带回来,选择权完全交给了梁万俊自己。

在选择将飞机带回去后,梁万俊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操控这架完全失去了动力的飞机。

此时他能依靠的手段只有两种,其一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尽可能减缓飞机的掉落速度。不过这种方法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太大,因为战斗机不比客机,它的机翼太短太小,可利用的空气浮力有限。

其二就是利用战机不断下降的高度。

我们上边提到,梁万俊架势的枭龙战机在短短几分钟内,高度从1.2万米下降到了4800米。这猛然下降的高度会让战机携带大量势能,以势能换动能,梁万俊获取了这架飞机一定的操控性。至少让飞机在下降过程中转弯和加速能做到。

最后降落

看着飞机的高度急速降低,很快又降低到了2500米的位置。此时飞机的速度达到了390,速度太快不好降落,一不小心在起落架触地的瞬间就会导致飞机翻滚。

正当梁万俊打算尽可能抬升飞机高度,进一步降低飞机速度的时候,地面指挥室的试飞大队大队长却让梁万俊推动操作杆俯冲,让飞机速度提升到420。

因为按大队长的估算,以梁万俊现在的飞行速度,他很可能并不能让飞机抵达机场跑道。在这危急时刻梁万俊选择了相信大队长的经验,果然推动操作杆俯冲。飞机在高度进一步降低的同时,速度也慢慢提到了420。

根据地面指挥室指挥,梁万俊让飞机保持着稳定的下降率,并打开了飞机上所有的电源电门。看着前面已经进入自己视线的机场跑道,梁万俊冷静得操作着飞机,并最后一遍检查了液压和应急泵。

“咚”的一声,战机以极快的速度砸在地面上,而飞机的高速使得它在降落后依旧不受控制得超前冲刺。梁万俊果断地放伞、拉应急,只听“嘣”的一声,战机起落架的一个轮胎在高压下爆炸。

此时飞机的完好和自己的命就决定在几秒钟时间里,梁万俊拼命得操控着飞机,这架飞机的速度慢慢慢下来。

随着飞机最后的动能消失,这架枭龙在距离机场跑道尽头约300米处停了下来,如果这架飞机降落的速度再快点,那么它此刻无疑会冲出机场跑道。

此时距离战机发现故障仅过去了8分钟,但就是这8分钟决定了梁万俊、枭龙战机,以及飞机上价值上亿的科研设备的生死。

1 阅读:91

盼翠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