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好色少爷

小逸讲故事 2025-04-19 08:41:16

古时候,有一户姓冯的人家,老人早逝,剩下兄妹冯大强和冯美兰从小相依为命。哥哥比冯美兰大5岁,可以说是把妹妹一手拉扯大的。如今,冯美兰16岁,他也21岁了。冯大强平时靠打鱼为生,农忙的时候就去财主家做短工。冯美兰心灵手巧,会盘各种发髻,靠着给大户人家梳头盘发挣钱。兄妹二人勤劳能吃苦,日子也算过得去,但他们没有家底,是村里最穷的人家。

冯大强已经21岁了,因为贫困没有娶上妻子。他嘴上不说,但看到邻居夫妻恩爱、儿女绕膝的画面,也是羡慕不已。冯美兰也为哥哥的婚事操心,就瞒着哥哥去找媒婆说亲。媒婆说:“你们家穷得叮当响,拿得起聘礼吗?什么时候有银子了再来找我。”冯美兰不明白,为什么如今的人都这么现实,不看人品看银子,为啥就没有一个女子跟他一样呢?

冯美兰天生丽质,说媒的自然不少,也不乏富贵之家,但她都不愿意,因为她已经心有所属,那个人就是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叫赵至信。赵至信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奶奶虽然目不识丁,但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省吃俭用供孙子读书。如今赵至信已经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不过是个穷秀才。

冯美兰和赵至信郎才女貌,很是般配,他们认定了彼此,发誓以后要喜结良缘,相伴一生。冯美兰时常去钱财主家给他的小妾盘发,钱财主的儿子钱大奎对她垂涎三尺,总是想方设法接近她,向她献殷勤。冯美兰并不为所动。钱大奎是个花花公子,仗着家里有点钱,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那些女子对他也是百依百顺,还有很多为了他争风吃醋,但他只是玩弄她们而已,并没有动真情。唯独对冯美兰是动了真情,可他是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冯美兰给钱财主的小妾盘完头,正要离开,钱大奎却拦住了她,嬉皮笑脸地说:“美兰美人,你长得细皮嫩肉的,怎么能干这种粗活呢?只要你跟了我,以后你就是钱家的少夫人,一辈子吃香喝辣,让别人给你盘头。”

冯美兰想绕开他,却被他一把拉住,气得直掉眼泪,说:“放开我!”钱大奎见她掉泪,就松开了手。冯美兰趁机匆匆离开了。钱大奎看着冯美兰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一股淫笑:“只要是我钱大公子看上的人,谁也别想逃!”

钱财主夫妇只有钱大奎这么一个独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也就养成了他嚣张跋扈、说一不二的性格。他想要什么,钱财主就会千方百计地满足他。钱财主听儿子说要娶冯美兰做妻子,心中虽不满,但也不敢直接反对,就拐弯抹角地劝说:“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

钱大奎说:“爹,我就是喜欢冯美兰,我就要娶她。你自己都不讲究门当户对,为何要让我讲究呢?那黄婉茹算什么?就是一个叫花子。你能娶一个叫花子,我为何就不能娶一个梳头女?”

原来就在一年前,钱财主的原配夫人马氏去世了。后来,有一个女乞丐晕倒在钱家门口,钱财主救了她,她就留在钱家做丫鬟。这女子叫黄婉茹,年方二八,是从外地逃难而来的。因为长相清秀可人,钱财主对她很是喜爱,就纳她做了填房。虽然黄婉茹并不乐意,但钱财主是她的恩人,为了报恩,她也只能同意。

钱财主听钱大奎这么说,就说:“这怎么能一样呢?婉茹只是填房,你可以纳冯美兰做小妾。以后爹爹为你物色个大家闺秀做妻子。”

钱大奎说:“冯美兰那丫头太犟,做小恐怕不行,我就要娶她做妻子,你看着办吧。”说完就走了。钱财主知道儿子的脾气,也是没办法。在钱大奎的催促下,钱财主就叫媒婆去冯家说亲。

冯大强了解钱大奎的德行,他是不会把妹妹往火坑里推的。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就说:“我们是贫苦人家,怎么能高攀钱家呢?这事不妥。”媒婆说:“你说的确实没错,可钱家不在乎门户,人家看上的是美貌。只要你妹妹嫁过去,以后就是钱家的少夫人,吃香的喝辣的自不必说,你也可以跟着沾光,到时候娶个媳妇也不是问题。”

冯美兰有自己的心上人,当然是一百个不乐意,说:“刘婆婆,不要再说了,我不嫁。”刘媒婆说:“想嫁到钱家的女子多的是,人家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不要不知好歹。再说了,你哥哥把你养大容易吗?你也不想着报答他,真是太自私了。”

冯大强本来对刘媒婆挺客气,听到这话,冯美兰就强行把她请了出去。刘媒婆气哼哼地走了。冯美兰听了刘媒婆的话,却陷入了沉思。她与哥哥从小相依为命,哥哥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她。如今她长大了,是该报答哥哥的时候了。可她什么都没有为哥哥做过。如今哥哥还没有娶妻,她也帮不上忙,心中很是愧疚。如果她嫁给钱大奎,钱家给的聘礼也可以为哥哥娶个妻子。如果嫁给赵至信,也就拿不到聘礼,哥哥依然没有银子娶媳妇。冯美兰不知道该怎么办,难道她真的像刘媒婆说的那样自私吗?

冯大强赶走刘媒婆后,就对冯美兰说:“妹妹,你放心吧,我是不会把你嫁到钱家去的,以后给你找个好人家。”冯美兰的眼泪流了出来,说:“哥,你辛苦把我拉扯大,如今你还没有娶妻。我要是嫁给钱大奎,就可以拿到聘礼为你娶妻,可我真的不愿意嫁给他,我真是太自私了。”冯大强说:“妹妹怎么能这样说?我是你哥哥,没有了父母,我照顾你是应该的。就算你愿意嫁给钱大奎,我也不会同意的。”

冯美兰看着哥哥满是沧桑的脸庞,再也忍不住悲痛的心情,就抱住冯大强痛哭。冯大强也是泪如雨下。哭过之后,冯大强说:“钱大奎嚣张惯了,如今咱们拒绝了他,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我看你还是到远房表姨家里躲一躲。”冯美兰说:“哥,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我不去。”冯大强说:“好妹妹,你在家里真的很危险呀。你出去躲一阵子,遇到合适的人家就嫁了,以后就别回来了。”

事到如今,冯美兰就说出了自己与赵至信相好的事情。冯大强听了很吃惊,原来妹妹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就说:“既然这样,就让赵至信带你走,你们也有个照应。”说着就把家中的所有积蓄拿出来,交给冯美兰。冯美兰哭着说:“哥哥,我走了你怎么办?我不放心你啊。”冯大强说:“我一个大男人,有手有脚,可以养活自己,你放心吧,没事的。”冯大强就连夜把冯美兰送到了赵至信家里。

赵至信一听二人的来意就有些为难,因为他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要照顾,他走了奶奶怎么办?冯大强说:“你们不走,钱大奎不会善罢甘休的。你放心,以后我替你照顾奶奶。”几人又商量了一阵子,赵至信和冯美兰就踏着夜色离开了。

次日,钱大奎果然来到冯家找冯美兰。

冯大强说:“美兰不知去向,我还要找她呢。”钱大奎一听根本不信,就冲到冯美兰的房里一看,果然是空无一人。他恼羞成怒,就质问冯大强把冯美兰藏到哪里去了。冯大强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昨晚还好好的,今天一早我去叫她就不见了。”冯大强说着就要锁门,钱大奎只能气哼哼地走了。

天黑之后,钱大奎带着两个人又来了,手里还拎着棍棒。没说几句就朝冯大强打来。冯大强抄起一旁的菜刀,说:“你们不要靠近,否则我手里的刀可不长眼。”钱大奎冷笑一声说:“爷爷不是吓大的。”他一边靠近,一边去夺冯大强手里的刀。在争夺的过程中,刀子砍在钱大奎的手臂上,顿时鲜血直流。钱大奎恼羞成怒,就命令那两个人把冯大强绑住带走。双拳不敌四手,冯大强很快就被他们绑住带到了钱家,并把他关进柴房里,用鞭子狠狠抽他,让他说出冯美兰的下落。可冯大强就三个字:“不知道。”

钱财主听说儿子把冯大强绑起来毒打,他怕闹出人命,就劝说钱大奎放人。可钱大奎根本不听。半夜的时候,那两个看管冯大强的家丁睡着了,一个黑影解开了冯大强身上的绳索,把他放走了。

冯大强知道村里不能再待下去了,就背着赵老太连夜逃走了。因为赵老太年纪大了,不易长途跋涉,他们就在城东的一处破窑洞里落了脚。此时正值麦收季节,冯大强就去附近的村子找活做。村里有一个财主,家中有几十亩良田,正需要人手。冯大强就在财主家做了短工,帮忙割麦子。冯大强干活实在,从来不偷懒,别人一行还没有割完,他都割完两行了。这就引起了财主的注意。见他面生,就问他是哪里人。冯大强怕被钱大奎找到,不敢说实话,说自己是带着奶奶逃难的。财主听了说:“我看你干活实在,以后你就留在我家放牛如何?”冯大强正愁没地方去呢,听财主这么说,就想答应,可又想到赵老太,就说:“多谢老爷抬爱,我愿意留下放牛,可我奶奶无人照顾呀。”财主说:“你可以把你奶奶接来,不耽误照顾她。”冯大强听了,立刻跪下感谢:“太感谢老爷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不辜负您的一片好意。”

从那之后,冯大强和赵老太就住在了牛棚旁边的屋子里。他每天上山放牛,回来后照顾赵老太。二人不是亲奶孙,但胜似亲奶孙。

再说冯大强离开村子之后,钱大奎气愤不已,发誓一定要找到他。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眨眼四五年就过去了。冯大强一直在财主家放牛,日子过得倒也安静。一日傍晚,他赶着牛群去河边饮水,看见一个女子在那里洗脚。他怕弄脏了河水,就要赶着牛去下游。那个女子却叫出了他的名字。冯大强一怔,就转头看去,这一看也是吓了一跳,居然是钱财住那位填房钱夫人黄婉茹。他不可置信地看向黄婉茹。

黄婉茹说:“冯大强,今晚你睡在床底下。”冯大强听了黄婉茹的话,也是大吃一惊,说:“谢谢你,钱夫人,你已经救我两次了。若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原来,上次放走冯大强的黑影也是黄婉茹。

黄婉茹说:“你一定要记住,今晚你睡在牛棚里。”说完就匆匆离开了。冯大强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中十分感动。他把牛群赶进牛棚,又给赵老太煮饭。吃过饭,给她用热水泡了脚,安顿她睡下之后,他就悄悄躲在了床底下。

三更一到,就有两个黑衣蒙面人翻墙进入后院,径直走进冯大强睡觉的屋子。屋子里一片漆黑,那二人不由分说,抽出刀子就朝床上刺去。二人一顿猛刺,试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就掀开被子去摸,结果什么也没有摸到。

一个说:“妈的,怎么会没有人呢?”这是钱大奎的声音。

另一个男子说:“公子,这消息非常可靠,冯大强就住在这里,可能是他听到风声逃走了。”钱大奎说:“走,早晚我会逮到他,报那一刀之仇。”两个黑影说着就一前一后走出了屋子。

冯大强看见他们翻墙出去,才放心了。要不是黄婉茹提醒,他可能已经成筛子了。突然,冯大强就听见院墙外有嘈杂的脚步声,他赶紧趴在矮墙处往外看,就看到一群拿着火把的官差抓住了钱大奎和他的小弟,把他们带走了。

究竟是谁报的官?冯大强觉得很奇怪,也翻墙跟着去了。

来到大堂上,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黄婉茹所为。

一年前钱财主离世,他离世之后,钱大奎就掌管了家中所有事务,并霸占了年轻漂亮的黄婉茹。黄婉茹也想一死了之,可钱大奎看得严,她只能苟活于世。这几年,钱大奎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冯大强。就在几日前,他终于打听到冯大强的下落,就决定要好好报复他。钱大奎与他小弟的对话被黄婉茹听到,她就找了一个借口出来,来到附近,在河边等待冯大强,并把钱大奎要害他的事告诉了他。黄婉茹离开后并没有回去,而是去县衙报了官。谁知新上任的知县大人居然是赵至信。他得知钱大奎要害李至信,立刻派人来抓人。冯大强看着堂上坐的人居然是赵至信,也是难以置信。

原来赵至信与冯美兰逃走之后,就去了临县。冯美兰给当地的大户小姐太太们梳头,挣点银子勉强度日。赵至信则专心读书。有一次,冯美兰给知县的女儿梳头,听说县衙缺少一个文职人员,就推荐了赵至信。当时县衙急着用人,知县就让赵至信去试试。谁知赵至信很有才华,被知县看上了。他在县衙一干就是几年。一个月前,知县晋升为知府,就推荐赵至信回原籍做父母官。他本打算把县衙的事处理好就回乡下的,谁知却在大堂上见到了冯大强。

冯大强见赵至信如今功成名就,就替妹妹感到高兴。赵至信连夜审问了钱大奎和他的同伙。钱大奎狡辩道:“几年前,冯大强用刀砍伤了我,我这样做是为了报仇,何罪之有?”赵至信说:“冯大强为何要砍你?你如实招来。”钱大奎说:“他就是看我吃香的、喝辣的,美人成群,因此才起了嫉妒之心,要置我于死地。”冯大强见钱大奎如此不知廉耻,就怒道:“钱大奎,你不要胡说八道!当初你找不到我妹妹,就对我拳打脚踢。我拿刀是为了自卫,砍到你也属于意外。”

钱大奎还要辩驳,赵至信就叫他的同谋说出实情。同谋吓得屁滚尿流,把钱大奎报复冯大强的细节都说了。再加上黄婉茹的证言,钱大奎不得不承认他的犯罪事实。钱大奎不但强占黄婉茹,还谋害冯大强。根据当时的律法,被判处到千里之外的边疆劳教。可他哪里受得了那样的苦,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冯大强两次躲过钱大奎的谋害,都是黄婉茹的功劳。他非常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就拿着礼品去谢她。黄婉茹却说:“我受不了钱大奎,他作恶多端,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自己。”冯大强除了对黄婉茹有感激之情外,还有爱慕之心,于是就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黄婉茹却拒绝了他,说自己配不上他。冯大强说:“要说配不上,是我冯大强配不上你。你要是嫌弃我,我也不会勉强的。咱们就做个朋友,以后你有什么事就来找我。”说完他就要走。黄婉茹却从背后抱住了他。

黄婉茹变卖了钱家的财产,和冯大强一起去了城里,开始做起了买卖。夫妻琴瑟和鸣,恩爱缠绵。赵至信和冯美兰也是相敬如宾,夫唱妇随。赵至信非常感激冯大强当初的决定,并照顾他奶奶,说:“哥哥的大恩大德,弟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冯大强说:“那些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只希望你对美兰好,无论贫贱或富贵,都不离不弃就行。”赵至信说:“哥哥放心吧,我会一辈子对美兰好的。”

赵至信后来做到了二品大员,依然把冯美兰捧在手心,一直没有纳妾。他说到做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