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谭政迅速从核心位置跌落。
撤职、降职、审查、批斗,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让这位曾经为党和军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蒙受巨大屈辱。
动乱的到来更让他的命运雪上加霜。他被囚禁整整九年,从一个在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沦为无声无息的“问题分子”。
1975年,九年未被提及的名字突然出现在毛泽东的口中。他问:“那个谭政到哪里去了?”
这位历经风雨的大将,等待他的究竟是彻底沉沦,还是命运的转折?
白色恐怖下的坚定与南昌起义谭政在陈赓的推荐下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很快便因其较高的文化水平被安排到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第2连担任上士文书。
这个岗位虽主要负责文书工作,但同时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军队的各种内部操作和行政管理流程。
除了日常的文书工作,谭政还需要参与到连队的行政会议和筹划中,这让他有机会直接与连队的指挥官和其他文职人员进行交流,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军事组织和指挥的知识。
在不忙于文书工作的时候,谭政参与了基础的军事训练。
起初,他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军装,熟悉军队的礼节和行为规范。
随后,他接受了更为严格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1927年,整个中国被浓重的政治动荡笼罩,北京传出张作霖指使军阀杀害李大钊的消息,令人震惊。
与此同时,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对共产党人展开镇压行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量共产党党员和支持者被捕甚至遇害。
随后,长沙的许克祥紧随其后发动“马日事变”,残酷屠杀了包括国民党左派在内的革命群众。
这些事件使许多曾经参与革命的人开始动摇,甚至退出,但谭政依然留在革命的队伍中。身处如此严峻的环境中,他以自身行动投入到更为艰苦的斗争中。
同年,他加入了“八一”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宣告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在南昌起义的部队中,他被编入警卫团,担负保卫革命队伍的重要任务。
南昌起义之后,部队很快面对了敌人的大规模反扑。
由于实力悬殊和后勤补给的困难,起义部队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转移和撤离。
谭政随部队行军,经常需要穿越复杂的地形,沿途险阻重重。在这段行军中,部队人员经历了极大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但谭政始终保持与战友一致,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到了秋天,谭政再次随部队投入到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
秋收起义的环境更加艰苦,部队需要穿越偏远的山区,并在当地争取群众支持。
谭政常与队友一起协助整理起义部队的物资供应,还参与了宣传工作,向农民讲解革命的意义。
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逐步建立根据地。
加入共产党与井冈山斗争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后,谭政随部队在艰难的环境中展开斗争。
在军官连的组织活动中,他通过党代表的推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开始参与更多的党内学习和实践工作。
在井冈山,他常常与其他党员一起进行党的理论学习。
这些学习多由党代表或其他资深党员组织,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纲领以及对革命形势的分析。
他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斗争中。
随着部队斗争的深入,谭政开始参与起草和传达党的指示。他协助整理革命政策,并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发到各级连队。
在军事斗争中,他积极参与对部队的思想动员工作。
战斗开始前,他会协助党代表召集会议,向士兵们说明战斗目标和意义,同时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任务。
在战斗结束后,他还协助组织战评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在井冈山的根据地建设中,他还参与了土改和群众工作。
谭政与其他党员一起深入乡村,组织农民开展土地分配,宣传革命政策。他参与分发土地、粮食等物资,并协助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谭政在部队中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党组织逐渐开始委派他负责一些连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他常常在夜晚的空闲时间,召集士兵开会,讲解党的政策和革命斗争的意义。
他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将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以便让普通士兵听得懂、记得住。
在战斗间隙,他还协助领导对新兵进行政治训练。
这些新兵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对革命的理解也较为有限。
他通过讲述革命斗争的实际案例,帮助新兵建立对党的信任和对革命事业的认同,使得很多新兵逐渐转变观念,融入部队。
抗日战争与东北民主联军抗日战争胜利后,谭政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随即投入到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
当时,东北地区局势复杂,国民党军队企图夺取东北的控制权,各地的反动武装也在活动。
谭政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尤为重要,他协助政委罗荣桓全面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特殊作用,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一时期,谭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参与起草和发出政治指示。
东北根据地初建,形势多变,部队需要随时调整战略和策略。
谭政及时根据中央指示和前线实际情况,组织政治部撰写文件,向各级部队传达党的政策、战斗任务和群众工作的要求。
他所起草的文件语言简明扼要,直指核心问题,受到基层指战员的欢迎。
前线战斗激烈,部队官兵面对敌人的顽抗和自身的伤亡,情绪上难免会出现波动。
谭政到达前线后,会与士兵和基层干部面对面沟通,讲解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激励士气。
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将战争的意义传达给每一位士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战斗是为了整个民族的解放。
他还组织召开战前动员会,把党的政治口号变为士兵们的行动指南,使得部队能够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在战斗间隙,谭政还组织开展战评和立功运动。
每次战斗结束后,他都会组织部队进行总结,分析战斗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总结先进事迹,他推动了立功运动的开展,对表现突出的官兵给予表彰,树立榜样,激励全体部队的斗志。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新的阶段,东北军区与东北野战军正式分开。
谭政被任命为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进一步负责整个野战军的政治工作。
谭政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教育工作。
他组织编写了大量宣传材料,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个连队和每位士兵。
他还推动了军民团结的工作,通过与地方党组织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东北根据地。
1954年10月,谭政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承担了更为广泛的政治工作。
在这一职务上,他协助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开展全军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着重推动了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工作,确保军队始终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谭政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政治诬陷与平反1960年代,谭政的政治生涯遭遇了重大挫折。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被诬陷为“反对毛泽东思想”,并因此受到错误批判,他被撤销职务,并被降职处理。
随后,动乱爆发,这场政治运动进一步恶化了谭政的处境。从动乱初期开始,他就被关押审查,失去了人身自由。在这长达九年的囚禁中,他经历了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
1975年,距离毛主席逝世还有一年时间。
一天清晨,毛主席像往常一样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进行散步。
途中,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问了一句:“谭政现在在哪?”
面对毛主席的提问,工作人员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得将此事迅速上报给有关领导人。
这一消息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后,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为谭政的老战友,周总理早已对谭政的遭遇心知肚明,却苦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难以为其伸张正义。
毛主席此时的亲自发问,使得释放谭政的事情终于有了合理的理由和突破口。
周总理随即安排人手着手处理谭政的案件,指示相关部门重新审视他的情况。
在毛主席发问的压力下,有关部门不得不加快进程。
不久之后,谭政被释放,结束了长达九年的囚禁生活。
进入1980年代后,随着全国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党和国家开始系统地为历史上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干部进行平反。
中共中央对谭政的历史问题进行了认真审查,经过深入调查和讨论,最终确认此前对他的批判和处分完全是错误的。
在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为谭政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
参考资料:
[1]田燕飞.谭政:坚守党性原则的典范[J].湘潮,2024(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