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0岁了,有些感悟与朋友们分享,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两个外国的小故事,记忆犹新。
一位中年妇女找到了律师想要与丈夫离婚,进门后面对律师哭诉丈夫的种种不堪,真的是梨花带雨,喋喋不休,律师尽由她发泄完毕后拿出来一张纸,写上了下一个星期的日期,递给那位妇女说:从下周这七天每天想一个你丈夫的优点,努力的想,记在这张纸上,然后与亲戚邻居们的男人比一比,再到我这里来,如果还要离婚我会帮你,不曾想一个星期后这位妇女欢天喜地的来到律师面前说:我不离婚了,我的丈夫挺好的,不比别人差。
第二个小故事是:吵吵闹闹一辈子的老夫老妻今天又吵的不可开交,丈夫气愤的走出家门,大喊道:你等着,我去买枪,回来崩了你,结果是路过老伴爱吃的披萨店,买了个披萨回来,老伴深情的看着老头问:你干啥去了?老两口相视一笑,这就是许多老夫老妻的生活常态。
我结婚30多年了,与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不曾真正的大吵大闹,可以说是相敬如宾,总结如下:
第一条就是要尊重,要明白的是,两个原生家庭走到一起的人,生活上肯定有许多不同之处,千万不要想去改变谁,那怕是个小的生活习惯可能一辈子也改变不了,由其现在两个人天南地北的结合,更是在生活习惯细微处差别更大,怎么办呢?包容,适应,习惯就好,比如说吃饭,我的习惯是早餐晚餐我做自己的主,午饭老伴说了算,我可以建议但没有决定权。难得的是我俩都爱做饭,这样就相安无事,习惯成自然。
第二个经济上互不干涉,都有退休金,大事商量(一辈没几件大事),小事情自己说了算,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就好,建议可参考,决定不参与,买了什么吃穿家用,木已成舟只说好,不埋怨,相安无事。
第三个如何对待原生家庭的亲戚往来,互不参与,由自己说了算,还是那句话要在能力范围之内,结果好坏自担,这也是在结婚后定下的规矩。
第四个是孩子们的事,我俩是再婚,我一女,她一儿,也是结婚时定下的规矩,个管个的,小事不参与,有大事如结婚生子,尽自己最大能力相帮,让孩子心里舒服既可,孩子自立后不参与孩子的家庭琐事,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特殊情况除外,到现在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孩子一分钱,过年节想过来看我们,好吃好喝好招待,平时最好少往来,相安无事更好。
说一件事,改变一个习惯有多难,我居家健身十多年,从不要求老伴健身运动,耳濡目染,榜样的力量,老伴健身两年了,俯卧撑做的像模像样,一次三十个不在话下。


最后说个道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你觉得你老婆什么不是,但她可能是别人眼中垂涎欲滴的西施,你觉得你老公什么都不行,但他可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模范丈夫。
此之破缕,彼之锦衣,甲之砒霜,乙之密糖。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家是你唯一的来处,也是你唯一的归处,保护好自己的家庭,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任何伟大的投资,都不如投资家庭。
家庭给我们带来的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所有的压力,在家庭中消解;我们所有的能量,在家庭里补充。
走过半生你就会发现,经营好家庭的用心程度,决定了一家人生活的温度。同时也决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古稀之年的我明白了许多,万事皆有度,佛系一点,当下最重要的是守护健康。
心若阳光鸟语花香,心若暗淡四处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