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胃癌的“元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活到八九十岁,胃还“稳如泰山”,而有的人三四十岁,胃已经问题一箩筐?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习惯上。
但问题就来了,这“元凶”到底是哪些坏习惯?是不是只是大家平时听到的那些,比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之类的?其实,还真没那么简单。
我这几十年见过的病例,有些人习惯挺健康的,三餐规律、吃得清淡,但最后还是被查出了胃癌。
每次在医院做胃镜检查,总有些人看上去胃的毛病不大,顶多是胃炎、胃溃疡,可检查结果一出来,胃癌的影子已经若隐若现。
大家听到这个结果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震惊:明明吃得不差、生活也没大毛病,怎么就轮到自己了?
其实,正是因为“毛病不大”,很多人忽略了隐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就像种子一样,埋在胃里,时间长了才发芽、长出“恶果”。
吃饭太快有一种坏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重复,却从没意识到它的危险性,那就是吃饭太快。
可能有人觉得吃饭快点没什么大不了,吃完还能省时间去干别的事。但实际上,吃饭快的人比细嚼慢咽的人更容易得胃病,这并不是吓唬谁。
我记得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是个送快递的,平时一天三顿饭总是“抡”几口就完事儿了。他的理由特别现实:“赶时间,晚送一单都不行。”
结果有一天突然胃疼得直不起腰,送去检查才发现胃黏膜受损严重,已经有癌前病变的倾向。这种额外的胃酸分泌,就像往火上添柴一样,让胃黏膜时时处在酸性环境的“攻击”下。
而且,快速进食还会让胃排空的速度变慢,长期如此,胃壁的修复能力越来越差,就容易“破相”。当胃黏膜出现反复损伤但又得不到充分修复时,癌变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
躺着吃零食躺着吃零食,是不少人特别喜欢的休闲方式,尤其晚上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手边零食不停。但你知道吗?
躺着吃东西不仅容易让胃里的食物回流,还会增加胃酸对食管和胃底部的刺激,久而久之,胃黏膜的耐受力就会变差。
有一次来医院检查的患者,是个夜班保安,习惯在监控室的椅子上半躺着吃夜宵。长期这样,他总感觉胃部灼热不舒服,后来一查,居然已经有胃黏膜糜烂了。
其实这个问题跟体位直接相关,平躺或半躺状态下,胃里的食物不受重力的控制,很容易回流,带着胃酸“逆袭”胃壁和食管。
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还会影响胃的正常排空,食物在胃里“泡”得时间越长,胃酸分泌就越多,刺激性越大。
如果再叠加夜宵时间较晚,胃几乎没机会得到休息,这种恶性循环让胃壁压力越来越大,癌细胞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爱喝滚烫的饮料有些人特别爱喝热饮,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一口滚烫的热茶或热汤下肚,暖胃又舒服。
但事实上,这种看似养生的习惯却是胃癌的“催化剂”之一。胃黏膜的结构非常娇嫩,最怕的就是冷热刺激,尤其是高温。
我曾有个患者,他说自己喝凉的胃会难受,所以一直习惯喝热茶,结果几年下来,他的胃黏膜早就伤痕累累,做胃镜的时候发现有多个溃疡点。
为什么热饮会对胃黏膜造成这么大伤害?因为当食物或饮品的温度过高时,胃黏膜表层的保护屏障会被直接“烫伤”,造成急性损伤。
这种损伤短时间内可能会愈合,但如果每天都让胃黏膜“泡”在高温里,修复速度根本赶不上破坏速度,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癌变。
尤其是胃黏膜一旦修复不完整,就更容易被胃酸侵蚀,癌前病变也就随之而来了。
喜欢空腹喝酒有个做生意的患者特别喜欢在谈业务前空腹喝两杯,说是“润润喉”。结果有一天突然胃出血送进急诊室,检查后发现胃溃疡已经非常严重,而且溃疡部位的组织细胞有恶变迹象。
酒精还能抑制胃黏膜修复所需的正常细胞分裂,导致损伤越来越深,慢性炎症逐渐恶化,最终可能发展为癌变。
尤其是长期空腹喝酒的人,胃癌风险比普通人高出好几倍,胃镜检查往往能发现不少“问题细胞”。
过度使用胃药最后一个坏习惯,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那就是滥用胃药。
胃药分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抗酸药和质子泵抑制剂,它们能快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感,但长时间使用会抑制胃酸分泌,让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
有个教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因为胃部经常不舒服,几乎离不开胃药,每次吃完重口味的饭菜就立刻服药缓解酸胀感。
几年下来,他发现胃药效果越来越差,胃部反而越来越不耐受,最后查出胃癌早期。
其实这是滥用胃药导致的结果,因为胃黏膜的修复机制是依赖一定的胃酸环境完成的,长期抑制胃酸分泌会让修复过程停滞,胃壁变得更加脆弱。
这种人为干扰还会破坏胃部正常的菌群平衡,增加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几率,而这种细菌可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滥用胃药看似是“治标”,实际上却是“伤本”,让胃越来越无法承受正常的消化工作,最终埋下癌变的隐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胃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叶梦楠,武鸿美,梅琰,等.CREM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J/OL].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7[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