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划分不见得是18岁,真正的分水岭,是不能再伸手跟父母要钱的那刻。大学毕业虽然意味着光荣地完成学业。
但是更多的担子却直接压到毕业生的肩上。这时才发现,大学时期没看得上3千块生活费;可是普通城市想要赚回这点钱,也是要付出不少辛苦的。
以现在的就业形势,连双一流院校的大学生都满脸愁容,何况普通同学。于是大家在“莫要高不成低不就”的声音里,可能随便选份工作先干着。这却可能是误导。
为了生存先吃苦头,你以为面试官会觉得你靠谱?
“00后兴起慢就业”,这往往是少数人才有的底气;家里条件不太难、父母又比较体贴,才能慢慢找工作。而对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从小被“穷养”的男生,拖延就业却是不现实的。
一位毕业生小刘就是其中之一,家长都是底层工薪族。这让他从小懂事,大四别人还窝在宿舍时,他便已经知道出去求职。
但是本身是末流本科,专业又不太好,逛完校招会发现靠谱的工作条件太多,自己多半第一轮就被刷下。其他差事大同小异,要么工厂、要么电销。
倒是也曾有份自己觉得还可以的工作录用他,只不过前期没成手时,底薪较低。这让他认为无法承担房租和生活成本,只好放弃。迷茫中,先从老家拿来电动车送外卖。
半年多稍微攒了一点点房租后,小刘才重新寻找正式的工作。本以为勤劳踏实肯吃苦的自己,会得到企业的青睐。可是哪怕他应聘一家工厂的蓝领,还是被“嫌弃”。
起初聊的还不错,但HR得知除了骑手小刘没有其他任何实习经历时,便撇嘴了。对方略带优越感的神态,话里话外意思是,他们厂是很正规的大企业。
虽然是民营不是国企,但招人也是有门槛的。本科生去送外卖,这让对方怀疑小刘是不是生性爱自由、不好管理。或者难以适应厂里多人合作的工作模式。
所谓“先就业再择业”是误导,有的经验不如没有
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注定了很大的差异。或许每个毕业生在离开校园的头几年,都要通过吃亏、后悔才能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文化里,总是在批评年轻人过于挑剔、年轻人要懂得承担。可是平常大学期间,很少有家长提醒和规划;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也没多少实用性。
如果大学生自己也没先见之明,在毕业时节,就真的像赶鸭子一般,匆忙地选择一份营生。表面上看,是勤快、靠谱、不让家长操心。实际上很容易变成短视、陷入恶性循环。
所谓“先就业再择业”,往往在下次换工作时,才意识到这也可能是误导。应届生第一个职业,比想象中影响更大。因为换工作时,几乎所有面试官都会将上次经历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当你还是应届生,工作的履历空白时,对方看的是学历背景和在校参加活动的经历。可干过别的活,性质就不一样了。HR自然而然地从前面的工作和职业,去推断你的性格与能力。
很多过来人表示,有的经验还不如没有。如果你当初为了生存而去吃苦头,做流水线、骑手、服务员之类不需要学历的职业。那么除非同行,否则面试官很少觉得你靠谱。
相反,他们会认为你本就缺乏在正规企业做事的能力,不愿意给入职机会。或者即使上岗,同事打听以后,也容易看低你。最好找别的理由描述这段时期的工作,例如生病、创业等。
怎样避免“逃避工作”的习惯,其实很简单
重视第一份工作,别因为生存压力随便找,但绝对不是让大家始终拖着。如果保证认真筛选,还避免养成逃避就业的习惯呢?
非常简单,就是让大学生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段。要求自己在这个期限内,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否则,时间到了就需要继续降低标准,以糊口为先,不得挑剔。
这样既避免“先就业再择业”,过于随意地从事首个工作以至于耽误后续。也能给毕业生一种紧迫感,在期限之内提升投递简历和出门面试的效率,不无限度地浪费时间。
【结语】眼下的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并不友好。曾经看不上的职位,可能现在很多同龄人争抢。所以,职场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就看你能否适应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