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表面是荣耀盛宴,众多笑脸相迎。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幕后亦有人暗自垂泪,情感复杂。
在我军逾百万将士中,有位将领军衔难定,或为元帅,或为大将。其子询问,他答复道:“苏联同职者乃元帅军衔。”
他是何人?被授予何种军衔?最终命运怎样?
【比毛主席低一级】
此人历经平江起义,促成红五军成立,保卫井冈山,征战中央苏区,并多次参与“反围剿”战斗,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在其生涯中得以展现。
他曾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仅次于毛主席的总政委职位,亦是中共中央与八路军参谋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等高职,资历深厚,远超多数人。
滕代远是开国元帅彭德怀的首任搭档。
滕代远乃湖南人士,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元帅赞誉道:“湘西自古多才俊,如粟裕、滕代远。”在贺龙元帅心中,滕代远确是湘西杰出子民之一。
1925年,滕代远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派往长沙近郊担任农民协会委员长,在任期间,他与毛主席相识。
滕代远久仰毛主席盛名,知其为湖南“农民大王”。当时,毛主席在湘考察农民运动,滕代远作为负责人之一,陪同视察了六个市县。
滕代远对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所贡献。1928年,他奉命前往平江,加入彭德怀湘军,准备起义。7月22日,湘地爆发“平江起义”。
红五军整编而成,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为政委,乃彭德怀入党后首任搭档,二人协作无间。后红五军抵达中央苏区,滕代远地位亦随之显著提升。
1930年,红一方面军组建,朱德任总司令,毛主席担任总政委,彭德怀为副总司令,滕代远则是副总政委,四人共同构成了红一方面军的领导核心。
【命运突变,失去元帅资格】
朱德被授予元帅之首,彭德怀位居第二,毛主席为我党我军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相比之下,滕代远的情况与这三位领导人存在较大差异。
滕代远的命运在1934年9月出现转折,彼时距中央红军长征仅一个多月,长征对我军影响深远,但滕代远并未参与其中。
有人或言陈毅未长征,亦为元帅。实则不然,陈毅虽未参与长征,却在国内领导游击战三年,功绩显著。
滕代远未参与长征或领导游击战,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并出席共产国际七大,直至1937年归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已不具备授予元帅军衔的条件。
回国后,党中央和毛主席重视滕代远,任他为中央军委参谋长,后调为太行山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虽职务重要,但他已远离前线,战功不再显著。
滕代远虽未处前线,却工作勤勉,为我党我军培育众多杰出人才。直至1948年底,他的人生再次迎来重大转折。
【将军大老板】
1948年底,解放战争不断推进,新中国成立在即,中央军委决定设立铁道部,直属管理,负责铁路事务,以支持战争需求。
铁道部由谁掌管?党中央与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由滕代远担任此职。
周恩来告知滕代远,党中央决定他转至经济战线。滕代远作为革命者,从不为权力名利,为顾全大局,他当即表示同意执行中央决策。
1949年1月,铁道部于石家庄成立,朱德作为解放军总司令及滕代远战友,出席首会并致辞:中央派来“将军大老板”,曾领军胜日寇与国民党,今将掌铁路,率百万大军修路架桥,支援解放全中国。
滕代远此后专注铁道部工作,鲜少回军队。1955年授衔,总干部部建议对与军队或地区有联系的代表,采取授衔、评定不授或仅授预备役三种方式处理。
随后,总干部部提交了三种不同格式的名单,滕代远名字列于第二种,表明总干部部计划授予其大将军衔。
滕代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任铁道部部长,此职极为重要。授衔时他未参与,但这不减其在我军中的崇高地位。其子曾询问他若授衔,会是何等级别。
滕代远笑答苏联同职务者为元帅,后便绝口不谈军衔。他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领导,1974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