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太行山脉的狼牙山棋盘陀,一群战士在那里忙碌着。
随着最后一块石头垒砌上去,“三烈士纪念塔”竣工落成。纪念塔约10米高,为白色方形塔,全部由狼牙山上的石头垒砌而成。
它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战旗,鼓舞着晋察冀广大军民抗战到底,保卫国家。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问道:
“纪念碑得有碑文,碑文由谁来写?”
聂帅思考了一会:“那个新来的干事在哪?”
聂帅所说的新来的年轻干事是谁?这么重要的事情聂帅为什么敢于交给年轻人?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大部分朋友比较熟悉了。小编想着还要简单叙述一下,因为英雄的事迹,小编自己不应该淡忘。

狼牙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因其山势险峻,奇峰林立,酷似狼牙,直刺云天,故称狼牙山。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自古以来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1941年8月中旬, 刚刚上任的冈村宁次纠集了5个师团7万余人,对我晋察冀根据地“扫荡”。
为了保卫军区首长和和指挥机关安全, 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原来活动在狼牙山一带的主力调去增援了。杨成武手里面只剩下四支游击队和部分民兵。
9月24日, 日伪军3500余人,兵分9路向狼牙山包围过来。
与以往不同,这次敌人“扫荡”的规模大,附近四个县的机关干部和群众近4万人一下子拥进了山区。
唯一的办法就是突围。杨成武当机立断,对各团进行任务部署,组织突围。

杨成武
邱蔚团长决定留下二营七连阻击和牵制敌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
25日凌晨,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狼牙山发起了进攻。
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七连战士凭借狼牙山有利地形,与日伪军战斗。
七连战士们不怕牺牲,与敌人周旋到中午,打死不少敌人。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连里决定让六班留下来继续战斗,拖住敌人。
六班五位战士分别是:21岁的马宝玉、24岁的胡德林、28岁的胡福才,24岁的葛振林和23岁的宋学义。
五位勇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沉着应战,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被打死的日伪军有100多人。
为了群众的安全,五位勇士没有去追赶大部队。他们边打边退,要把日伪军吸引到狼牙山峰顶棋盘陀。
这是一条绝路,一条不归路。五位勇士都明白他们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剧照
战斗间隙,宋学义和班长马宝玉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宋学义问班长马宝玉:
“什么是党员?”
马宝玉:
“打仗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党员。”
宋学义:
“班长,我要入党!”
马宝玉:
“战斗结束后,如果我们都活着,我做你的介绍人。”
宋学义顿时泪流满面。
一直在紧追不舍的日军也发觉上了当,对面不是八路的主力,那里只有稀稀落落的枪声。
报复心极强的日军,非要消灭这股八路军不可。
如果五位勇士DY充足,也许能坚持到天黑,那就可以利用晚上,突围出去。
但是,战斗到下午三点钟, 枪里的ZD都打光了。于是他们就搬起石头朝敌人头上砸去,最后山顶上的石头也全部砸光了。
敌人已经靠了上来!五位勇士面对生死抉择,他们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悬崖。
幸运的是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树上,后来被李圆忠道士和部队救了下来。其他三位烈士则被老百姓安葬了。

五位勇士的事迹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整个华北地区传播开来。聂帅在训令中正式称这五位战士为——“狼牙山五壮士”。
聂帅所说的年轻干事就是魏巍,当代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
魏巍,1920年出生,河南郑州人。魏巍原名魏鸿杰, 曾用笔名红杨树。他的父亲是晚清的秀才。1938年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学习结束后,魏巍来到晋察冀军区任宣传干事。此后,魏巍长时间在聂帅的领导下工作。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1987年,聂帅的回忆录是由魏巍主持润色的。

魏巍
魏巍在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后,立即赶到七连进行采访。
采访结束后,魏巍被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下《壮哉,五大勇士》的文章,还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
没过几天,魏巍又写下《五壮士之歌》,还请作曲家罗浪谱曲。晋察冀领导非常重视,让全体指战员们学唱。
聂帅还告诉魏巍:
“要用笔让子孙记住这种气节。”
这句话对魏巍一生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大。
当杨成武询问聂帅,碑文由谁来写?聂帅想到了魏巍。80年代,聂帅曾说过:
“魏巍有文学天赋,又经过革命战争的锻炼,是位难得的人才。”
魏巍在接受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后,心潮澎湃,眼前闪烁着五壮士的身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民国三十年秋,……三壮士已战死矣,而生者犹继续为人民战斗。望狼牙山巍巍高峰,谁不为之赞,……。”

纪念塔落成后,日军想要要毁掉它。
1943年10月,日军再次对狼牙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日军小队长看到“三烈士纪念塔”时,内心恐惧,便让几个鬼子去炸掉它。
当小鬼子来到棋盘陀,恍惚看见山顶上“五壮士”,吼叫着搬起石头向他们砸来,小鬼子吓得滚下山去。
日军小队长气得架起山炮把“三烈士塔”拦腰炸断。就在鬼子高兴地下山时,那个日军小队长被埋在山腰的地雷炸断了一条腿。
当地的乡亲们传说,那颗地雷还是班长马宝玉打阻击战时埋下的,专炸小鬼子。
1959年,易县重修了“狼牙山三烈士”纪念碑,聂帅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和铭文。罗瑞卿、杨成武等也分别题了词。
可惜后来当地发生地震,纪念塔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8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第三次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塔身正面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黄色大字为聂帅亲笔题写。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狼牙山五壮士”英模方队走在前面,接受领导人和人民的检阅。
八十载光阴流转,棋盘陀上的纪念塔历经三次重建,始终矗立如初。二十二岁的魏巍写的碑文是五壮士用生命铸就的精神长城,更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危难时永不屈服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