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志愿军第50军在朝鲜战场第一线作战的曾泽生,1951年应召回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
见面结束后,曾泽生回到家里,对妻子李律声说道:
“北京我不能待了,马上回朝鲜下基层。”
得到主席召见,为何曾泽生从最初的激动、紧张到最后发出如此感慨呢?

第50军的前身是国民党军滇系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云南永善人。
童年时,曾泽生家里还算富裕,有数百亩的田地。随着父母早逝,年少的他靠着家族的接济,进了昆明中学读书。
19岁那年,家族不再供曾泽生读书的费用,他只好弃学从军, 并以优异成绩免考进入云南讲武堂。
1929年, 龙云担任云南省主席。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 他招揽了一批年轻的军事干部,以建立自己的班底。
曾泽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在滇军服役, 先后担任滇军连长、营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龙云组建国民党第六十军, 奔赴前线抗日。六十军军长是卢汉, 曾泽生被任命为第六十军184师105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曾泽生率部先后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
1945年8月, 日本无条件投降,已升任184师师长的曾泽生率部随卢汉进入越南受降。
在国民党军队里待了已经二十余年的曾泽生深知国民党糜烂已经入骨,国民党军队经商、贪财, 是民族之祸害。
内心非常不满和痛苦的曾泽生, 于1948年10月率第60军2.6万多人起义, 迎来了新的黎明。
1949年1月, 中央军委授予原国民党第60军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的番号, 并任命曾泽生为军长。

曾泽生
汉江以南阻击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6日,曾泽生率领第50军,跨过鸭绿江,执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任务。
自1950年11月至1954年4月凯旋回国,曾泽生率领第50军打了许多恶战和硬战,尤其是汉江以南阻击战。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志愿军总部很快判明了敌人的意图,制定“西顶东放”的作战部署。
即在西线以坚守阵地防御钳制敌人主力进攻,而在东线有计划地让敌前进,待敌冒进之时,集中兵力予以歼灭,从而粉碎敌人整个进攻计划。

彭总把“西顶”的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善打防御战的曾泽生第50军。
曾泽生立即进行了战斗部署,要求部队依托白云山、修理山、帽落山等高地进行阵地防御,防御正面约38公里的地带,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曾泽生知道,第60军要抵御住美军的进攻,要为东线邓华集团争取反攻的时间和机会。
此时的朝鲜,天气特别寒冷,平均气温在零下25至30℃。第50军的将士们,在粮弹不济的情况下与美军展开了一场震天憾地的血战。
这一战,第50军以顽强的斗志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他们以27个营最后只剩下约7个营的沉重代价,毙敌1.1万余人,缴获汽车17辆,沉重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

1951年,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第50军撤到汉江以北进行休整。曾泽生将军应召 回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
这是曾泽生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心情非常激动和紧张。
毛主席察觉曾泽生在自己面前有些局促不安,便有意识地聊起汉江以南阻击战的情况:
“面对西线美军的进攻,当时第50军是怎样进行作战部署呀?……”
曾泽生对主席的提问一一回答。

毛主席又问起目前部队的某营是在哪里进行休整呀?曾泽生答不上来,十分尴尬。
毛主席笑了笑:
“你不要紧张,我只是随便问一问。第50军在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打得很顽强,很漂亮。……”
曾泽生作为一军之长,还没有毛主席了解部队情况多。毛主席越是这样说,曾泽生越是感到羞愧。
会见结束后,曾泽生回到家里,才有了对妻子说的那番话,离开北京回到朝鲜战场,要深入基层,去了解自己的部队。
曾泽生回到朝鲜,他立刻下到基层,了解部队的具体情况。
不久,国内掀起支援抗美援朝捐献活动。曾泽生写信告诉妻子,让她把昆明的两所出租住房和一间铺面,交给政府,支援前线。
1954年,曾泽生率领第50军凯旋回国,毛主席再次接见了他。
来之前,曾泽生将军做足了“功课”,对第50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心想应该不会再有尴尬局面了吧。
然而,毛主席没有询问有关第50军的情况,而是和他谈了许多有关战略问题。

谈话快结束时,曾泽生十分谨慎地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请求:
“主席!我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主席肯定了他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为了祖国统一大局,希望他能够再等一段时间。
曾泽生完全理解主席这句话的深远含义,愉快地接受了主席的建议。
曾泽生一直期待着祖国和平统一,期待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
1955年, 曾泽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73年2月在北京病逝, 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