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家宝宝刚2个月,一直是母乳喂养,困扰她的问题是,为啥她每次亲喂的时候,总是感觉宝宝吃不饱,但用吸奶器吸一下再喂,宝宝就能吃饱了?难道吸奶器有魔法?能自动产生更多乳汁?

刚好我最近测评了一款电动吸奶器,对这方面还算有研究,赶紧告诉她,泌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吸奶器确实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为啥用吸奶器吸奶,量就“变”多了?从母乳机制来讲,婴儿吸吮会促进乳汁生成,过程中,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进而触发喷乳反射。然而,吸奶器的机械刺激,则可以帮助更稳定地维持激素分泌,也就是泌乳量更足。
首先,精准模拟吸吮。
婴儿吃奶时会产生两个力,一个是负压,一个是挤压乳头。在这两个压力的作用下,最后完成吸吮动作。

吸奶器的负压和频率,则可以模拟婴儿吸吮的模式,先高频刺激奶阵,然后低频深吸排乳。
Tips:亲喂时可能会因为哺乳姿势不正确,或者宝宝睡着了,而导致刺激不足,但用吸奶器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其次,排空效率刺激泌乳。
乳汁中的成分很多,有一种物质叫FIL,可以减少或抑制奶水制造,吸奶器能通过高频刺激彻底排空乳房,帮助减少FIL的抑制作用,产出更多乳汁。
如果亲喂时,宝宝的吸吮效率低,乳房很难排空,残漏的FIL会影响到后续的泌乳。
最后,按摩+变频,提高泌乳。
看过一项研究,使用吸奶器时的刺激频率(泌乳模式)可以达到100—115次/分钟,而婴儿吮吸时,则是60次/分钟(大概1秒一次)。
所以,相比较亲喂,吸奶器可以达到更高频率,帮助高效触发喷乳反应。

还有,现在的高端吸奶器,还有按摩效果,能帮助更好地刺激乳汁的分泌。闺蜜用的UIQIN羽轻电动吸奶器,不仅有多频率泌乳模式,还有按摩效果,难怪她会觉得,用吸奶器吸奶,感觉乳汁更多一些。
吸奶器如何选?作为二胎妈妈,我强烈建议新手妈妈们,在准备待产包时,就把吸奶器也纳入进来,因为真的能帮很大忙!尤其是产后最初几天,乳汁分泌较少的阶段。
那么,到底怎么选吸奶器呢?
其实,不是看价格,也不是看款式,而是看,是否具备以下功能。
功能一:多挡变频模式
查阅资料时我发现,北京某医院在采购医用电动吸奶器时,对模式有具体要求,并且每个模式还要有几个挡位可以调节。

这说明,多挡位的调节模式,更能满足产妇的需求。
当然,在产后也是需要有这些挡位的。
比如,月子期间、乳房敏感怕疼的妈妈,需要轻缓吸乳;哺乳中期的妈妈,需要吸感适中的舒适模式;哺乳后期、背奶妈妈需要高效吸乳。

闺蜜选的吸奶器,除了这几个模式以外,还有按摩模式,每次吸乳之前先用2分钟,帮助更快激发奶阵。难怪她说吸奶器吸奶更快呢!
功能二:双泵泌乳
这点上,很多妈妈觉得无所谓,娃吮吸一侧,另一侧直接用吸奶器,单泵的也够用啊!

但如果说实用性,还是双泵。不管是外出、乳房胀痛,还是夜间哺乳,双泵都更实用一些。
而且,双泵能节省一半时间,还能避免因为吮吸力度不同,导致乳房大小不一。
Tips:双泵的在断奶时能起到大帮助,单侧吸时间太长,有时候涨得很难受。
功能三:材质+舒适度
因为吸奶器的部分是直接接触乳房的,所以,材质是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该部位的材质是pp、ppsu或者硅胶材质,建议选择pp材质,透明度高,方便观察母乳情况,也更安全卫生。
还有奶瓶材质,如果是ppsu材质的,能承受180℃的高温,即使高温消毒也没问题,而且超级耐摔。

闺蜜用的UIQIN羽轻电动吸奶器,完全符合以上三点,现在平台有活动,入手还能便宜几百块钱呢!
如果你还没想要,用哪种吸奶器,可以看看这款,性价合适,而且质保从宝宝出生开始算,就算以后生二胎,也还在质保期,很安心哦!
枕边育儿寄语:
宝宝出生的前几个月,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奶。妈妈们如果能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减轻喂奶压力,自己也能轻松一些。你对选择吸奶器,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