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自留地,一抹温情与变革之光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在那个生产水平相对低下、“集体大锅饭”的往昔岁月里,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规矩”:每户依照人口数量能够分到一定数量的“自留地”。自留地就如同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悄然无声地在新寺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历程。
彼时,物资极度匮乏,社员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这片看似不大的自留地,成为了社员们心中珍视的“绿色银行”。人们在这巴掌大的田块上精心耕耘,种下蔬菜、烟叶子等各类经济作物。通过自身的辛勤劳作,换取微薄的收入,用以贴补家庭,从而维系着基本生活的温度。
自留地恰似一块充满蓬勃生机的“试验田”,承载着农民们对于富足生活的殷切渴望和不懈探索。社员们凭借着各自的经验与判断,自主地选择种植的作物,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尽情施展着无限的智慧。随着岁月的缓缓推移,从对这一小块自留地的经营管理之中,人们敏锐地洞察到了农业生产新路径的可能性。“要得不受鳖的气,还是各种各的地”。这是农民在收获实惠绽放笑容后的调侃,也正因如此,为后来的联产责任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无比宝贵的实践依据和坚实的信心支撑,“人尽其能,地尽其用”,有效地改变了生产队时候“上工一窝蜂,做活磨洋工”的状况。
当土地下户之后,新寺村的自留地依然得以保留,成年人每人拥有一分半的自留地,继续延续着它的使命与价值。它犹如一位沉默而忠实的见证者,见证了时代的跌宕变迁。从生产队时期的艰难维持,到土地制度变革时的启发引领,自留地自始至终都与农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停歇。在二次动地时,自留地沿袭了“生不添,死不去”的老办法,这就导致后来出生的二胎孩子、新娶进门的媳妇以及新生的娃娃都没有自留地,仅仅分得八分五的口粮田。三次动地的“维持不动”,使得自留地成为了那个特殊年代所独有的产物,被深深地镌刻在历史的记忆深处,从而形成了当下人多地少、部分人没有地的局面。
尽管如此,生产队时期的自留地,它曾经为农民解决生活难题、带来希望曙光的显著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它成为了我们回顾乡村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抹亮丽色彩,时刻警醒着人们,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以及他们在土地上挥洒汗水、不懈追求美好生活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与无穷智慧,实在值得我们为之称赞。
自留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既是解决农民生活困境的“绿色银行”,也是农村早期试行土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其作用和意义愈发清晰明了,成为了我们乡愁记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每每谈及,心中便会增添一抹温情,一缕温暖的阳光。
摄影:李卫平赵小利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