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研究生不会生活”一一御锦城河岸边见闻

高五幸散文 2024-12-18 17:41:17

高五幸:“研究生不会生活”一一御锦城河岸边见闻

午后,阳光明媚宜人,微风轻拂,送来缕缕清新的气息。我骑着电动车沿着浐河东岸一路前行,直至漫步御锦城段。这是一片新兴的住宅区,周围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为这片区域增添了不少生机与灵动。

在岸边,我正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身边是柔软的草地,不知名的小花依然星星点点地绽放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老妪的声音,她怀中抱着孙子,嘴里不停地反复念叨着:“小河流水哗啦啦,小河流水哗啦啦。”那哄孩子的模样十分有趣,我虽觉得好笑,却也不便贸然搭话。

这时,另一位貌似老人同乡的老妪也带着自家的娃娃凑了过来。同乡操着相似的南方口音打趣道:“老姐姐,你这般没日没夜的,累不累哟。要不请个家政来帮忙,你也好歇息歇息。”

老妪用手轻轻拍着怀中的孙子,笑着回应道:“我都六十好几的人了,才有了这宝贝蛋孙子,哪能放心把娃交给外人。看着自己的娃,心里头舒坦又高兴,一点儿也不累。”

从她们亲切的交谈中,我逐渐听明白了。原来这位老人来自南方,她的儿子儿媳都是研究生,在重要的岗位上任职,收入颇为丰厚。老妪说儿子儿媳三十好几才有了这个孩子,想着这是自家的血脉传承,便千里迢迢从南方赶来帮忙儿子照看孙子。

老人忍不住吐槽,说儿子儿媳学问虽高,住上了大房子,可生活上却几乎不能自理。两人常常在外吃完晚饭才回家,家里的卫生不管不顾,儿子一回家就坐在电脑前,儿媳则忙着摆弄手机。自从她来了之后,家里才开始正常地开火做饭。

“研究生不会生活”,这话从老妪口中说出,让我不禁莞尔,却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考。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高学历似乎成为了众多人奋力追求的目标。人们在学业与事业的道路上一路疾驰,却往往忽略了生活基本技能的培养。就如同老人的儿子儿媳,他们在专业领域或许能够挥洒自如,但在面对生活的琐碎时却显得笨拙而无能。我想,这或许也是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化所带来的一种现象。他们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务,其他方面则依赖于各种便捷的服务。

我同情这位南方老妪对儿子儿媳生活不能自理的絮叨,她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生活终归是油盐酱醋茶、蒸煮浆水洗交织而成的交响曲,有些事情可以委托给公司或他人代劳,但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却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其实像干家务活这类事情,对于长期蹲在机关的人来说,学着去做,了解谷子如何变成米、米如何去碾,也是一件活动筋骨、有益身体健康的好事。作为研究生,回到家里身份便是父亲母亲,或是儿子儿媳,要学着分担家务,学会照看管护孩子,学会在事业与生活之间寻得平衡,如此方能真正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摄影:赵小利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0 阅读:8
高五幸散文

高五幸散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