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特别是西汉早期中国的政治秩序与其说是更接近后来的几个大一统帝国,还不如说是战国秩序的延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诸侯国体系的区分。
和之后的王朝,皇子分封仅仅是皇权创造的藩属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本质是战国诸侯国的延续。这一点非常重要,请阅读以下内容时务必谨记。
首先说明一点,西汉政权本质是秦政权在更新了上层建筑之后的产物,而西汉-新的两百多年统治本质则是关中集团作为天下之首和关东旧诸侯国-豪强势力斗争的过程。最终这个过程以关中抛弃刘氏选择王莽,而关东捡起了刘氏作为招牌,而最终的结果是秦-西汉-新莽关中集团的陨落和以关东为基础的东汉掌控了整个帝国。
先从早期西汉疆域说起,早期的汉政权,可以直接当做战国晚期秦国的延续,其占据的领土无限接近于公元前230年,而天下格局则近似秦王政消灭韩国之后的天下格局。
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5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生命的最后一年其中,汉是战国秦政权及韩国的继承人;赵、代则是赵国继承人;梁继承了魏国;楚、淮阳、淮南、吴、越是楚国继承(注意此五国的疆域极为接近战国晚期楚国疆域);齐、燕则继承了战国的原身。
不过虽然天下格局看似恢复到了战国晚期,但战国晚期的四大重要玩家中
魏-梁在秦灭六国战争中失去了都城大梁,在楚汉战争中作为拉锯战场实力损失严重,之后只能长期依附汉朝廷,最终被和平拆解;
赵国被分成了两半,其中代表了旧赵国西部领地的代在代王刘恒即位为皇帝后被纳入汉朝廷;
而楚国则被分成了五个部分,其中多个强力诸侯王相互牵制,使这个秦-汉政权最大的敌人(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再不复往日之雄风。
秦-汉政权虽然损失了秦王政时代在黄河沿线扩张的大量领土,但其核心实力无损。
反倒是在战国晚期中沦为弱国的齐国收回了其在战国晚期损失的大量领土,实力有所恢复,再加上齐王为刘邦长子,最终齐国成为了西汉早期诸侯之长。而西汉相比秦国,更核心的是建立了相对诸侯国们的君臣关系,这最终决定了西汉早期这个“后战国时代”的天下格局的演变。
汉政权相比秦的最大改变是,他们在消灭诸侯国方面上采取了温水煮青蛙模式,而这点在战国时期本质上是做不到的(战国时代秦和六国并未建立真正有实际约束的君臣关系)。
而这一点深刻的反应到了汉文帝时代天下格局的演变上:
汉文帝后元七年此时,原本作为关东诸侯之首的齐国已经被拆成了七片,再不复齐哀王在吕后之乱时的声势。
梁王之位此时则已被汉文帝之子刘武占据。
代王之位则沦为了汉文帝的私产,而在BC162年代王刘参去世之后再未封授。
而仅有一半的赵国很清楚其并非汉廷的对手,赵本土势力则力谏赵王不要参加后来的七国之乱。
而前楚则被再次削弱,掌握着陈郡的淮阳王国在汉文帝早期被汉吞并;淮南国则被拆成了淮南、庐江、衡山三国。
到这个时候,此时已经再也没有一个能够像战国晚期的赵、魏、楚一样抵御秦国一样抵御汉朝廷的诸侯王国的存在了。在战国晚期的秦国面对的是赵、魏、楚三个大国,但秦国最终打穿了魏国,真正开启了灭六国的进程。而此时,昔日声威赫赫的赵王、魏王、楚王已经不复存在。
绝对的实力差下,七国之乱的结局早已注定。
魏国已经沦为汉的鹰犬;而仅仅剩下一半的赵国、拆成碎片还有亲汉部分的齐国、更加碎片化的楚国再也不具备抵挡汉政权的能力了。
七国之乱是战国诸侯国对新生的秦-汉政权最后也是最终的反抗,这标志着战国诸侯国们的最终落幕。
后战国时代落幕了,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皇帝和诸侯国的对抗在之后转化为与豪强的对抗,最终关中的豪强窃取了刘氏的皇位,而关东的豪强们则重新举起了刘氏的大旗,将整个关中集团挫骨扬灰。
胖爷
六国遗族被秦统一六国灭了第一次,秦末楚汉之争被汉国灭第二次,汉初人口凋零、两四匹颜色一样的马都凑不起,再加上西汉实施的地方富户充国都和守陵制度,不但的削弱山东六国的贵族,还造个屁反,六国遗族被灭两次,剩下的也只能在中央眼皮底下,谁敢闹事,时间长了就融入汉朝了
安陀罗麻将 回复 09-07 05:22
贵族被剥夺了土地私产,靠单打独斗是起不了风浪的,只有各国顶级名门有持续几代人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动员各种资源,不过几翻动乱下来也耗光了[静静吃瓜]
哇哦 回复 07-28 21:34
项羽江东就是基本盘 大势已去再回江东人心思变,反秦的势力就是这里的兵源
体育老师
造个屁的反。汉朝经常让那些豪族举家搬迁到其他地方,或者强行让他们分家,哪还有什么造反的实力。可笑的是汉朝基本继承秦法。文人天天骂暴秦没有敢骂汉的。果然文人的嘴
QQ 回复 07-12 19:39
汉文帝、汉景帝不知消减了多少严刑酷法你怎么没说?历史书上的缇萦救父忘了吗???
I am 回复 07-16 11:56
汉律有连坐吗?有夷族吗?有泰半之赋吗?有肉刑吗?有厚罚轻赏吗?有重农抑商吗?汉律确实不止三章,但是有《九章律》。至于为什么要参考秦律,因为礼制显而易见已经崩了,律法是治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律则是过去几百年中最成熟最完善的律法体系——凭空编纂一部法条的难度远高于参照前人的法条进行修改,你不会以为商鞅的秦律就完全是他自己编写的吧?就这也花了上百年时间进行完善,萧何再强他一个人能比得过过去几百年法家诸子和秦国法吏吗?萧规曹随怎么来的,自作主张整出个处处都是漏洞的汉律才叫草菅人命
捉刀怪
本质就是刘邦干掉了六国贵族头子项羽,自己当了老大,然后建国后管理方式跟秦不一样,一直不怎么直接管理,无为而治为主(猥琐发育),然后对待世家拉一派打一派,慢慢就把反抗意志磨灭了。所以千百年来的王朝更替的本质都是皇族压不过其他士族世家被换掉,还有就是自己人内讧被外族摘桃子。一直到清灭亡,也没逃掉这个规律。[得瑟]
嘿君 回复 09-27 14:08
不全,金,元,清是外族,明是草根崛起,唐末传统世家基本上被黄巢跟朱温杀绝了,五代到宋是原唐朝武将逐步形成新兴世家的过程
雷探长 回复 11-14 01:37
从汉之后就是和外族的狗斗了,世家门阀至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伊尔呀尔呦
秦国杀完,项羽杀,项羽杀完,刘邦杀。六国的贵族几乎已经被杀绝了。该怎么跳出来?
在远方 回复 07-12 18:38
秦杀那个了??
遗世绝尘的理想乡 回复 07-15 14:36
秦灭六国杀的还少吗?
shepherd
时过境迁,慕容复只存在于金大侠的小说中。
用户16xxx40 回复 07-16 08:59
小说里慕容复生活在北宋,离后燕灭亡已经五六百年了,中间隔了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就相当于现在说要光复明朝一样,属实不可思议
Karl
胡说八道,汉初封国和战国的诸侯国没有继承关系
Long 回复 08-25 23:52
你该不会认为换了个王爷,下面的地主权贵就和全换了吧?
无乐99 回复 Long 09-09 16:33
在秦朝之前就没有地主阶级,秦朝建立后更是直接将原先的贵族阶级贬为庶民
陈诚
开玩笑都死干净了还复啥国。
用户11xxx51
秦时都搬到咸阳,项羽一来全部屠了,以后就是大族在战乱时,几乎灭族,剩下的躲起来,后来汉朝又乱几次,杀的几乎没有士族。目前传下来的都是东汉以后的作官的后代
没有名字的用户 回复 07-20 19:03
先秦以前叫贵族,出生就是皇室贵胃,后来战乱在楚汉战争反复摇摆,结果被楚军砍,到了汉军又被砍,而且到了汉朝皇室贵胃只有刘家了。到了东汉叫世家,世袭罔替的家族,皇帝换了我还是土皇帝,结束被黄巢全给干死了,到了宋代就成了学阀,学术垄断的门阀想要进入权力中心就必须要学习这种学术,学阀特征就是禁锢思想,天天拿着旧思想,旧理论绑架他人,一旦出现新的学术无论好坏都往死整。无家无国只会喷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霸王龙
基本死没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公卿往上追溯,先祖都能追寻到尧舜禹时期,甚至更早。汉朝之后就做不到了。看看跟随刘邦的那些开国功臣,似乎只有一个是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的。秦朝的统一战争摧毁了六国,六国子弟们也受到了影响,而秦末汉初的统一战争,让这些六国的士族子弟也消耗殆尽了。
weik 回复 俊逸 09-18 10:39
春秋时期相当于周天子是中央,各封国就是各自治省,只要在周天子的统治下,人才去任何自治省干事都是心安理得的,不过当时是中央弱,地方强。
俊逸 回复 07-21 06: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其实就是一个个封地而已,上面还有一个周天子,虽说当时的周天子已没大作用了,但那时的国家概念和现在的国家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国家的贤能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当官而被认为是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认为大一统的概念应该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就存在着,只是秦朝最终完成了使命而已,并加以巩固。
曾几何时
后来侵略多少地方?
矮子 回复 07-12 03:25
不想待就滚出去
曾几何时 回复 08-08 16:23
我是百越人,那些捞和日君没有区别。
用户16xxx49
秦灭六国到刘邦统一全国几十年了,战争又消耗了六国子弟,谁还有那么强烈的复国的心。
用户85xxx27
最有能力的一批被秦干了,而后二代出来又被项羽刘邦干了。刘邦称帝之后不断平叛,又不断强令地方富裕阶层迁入长安地区,地方上没有了强力豪族自然就不造反了
隔壁老猫
秦的郡县制断了诸侯贵族的根,就是始皇帝不够果断狠辣,要不也不会有这么多事。
海阔天空任鸟飞
六国不是反抗统一,是反抗秦人法家统一。楚人建立一个儒家大一统,这些诸侯还是认同的。
weik 回复 09-18 10:42
刘邦信的是道家,治国思想也是道家,他看不起儒家。
无乐99 回复 09-09 16:34
楚人?儒家?
小胖
敢复国?韩信英布就是下场[得瑟]
STA 詠勥
都被杀完了怎么复国?秦始皇太仁慈只是将他们迁往咸阳监视👀居住而已!
冰圣幽紫竹
刘邦也知道这帮六国贵族的危害,所以杀光了
暮卡夕
古代啥情况咱不知道。但是现在是知道的。经常有人说我家祖上如何如何…仅此而已。所以我猜测古代也差不多吧。
用户16xxx70 回复 07-16 07:07
军工贵族的想法和你想的不一样。)战国时期的贵族,每代人都要上战场,每代人都有人战死。)六国贵族反秦是为了封地,为了资源。)去一个方秦国死了一大批,楚汉争霸又死了一大批。)有想获得原来封地的 原贵族都死的。
a唯希国际-龙哥
老实说秦法真没有汉法严酷,但是秦法管得太宽,让秦人很不自由很压抑,汉法就管的没那么宽,但刑罚更重!
王搏壮
五十年间折腾五次,闹不动了。秦灭六国,楚汉战争,刘邦收拾异姓诸侯王,吕雉收拾刘姓诸侯王,吴楚七国之乱。
Long
他们并不关心谁当诸侯王,只要上面有个诸侯王能保障本地权贵的利益就行了……后面汉朝用“推恩令”和“左官令”不断削弱他们的权力才解决,这中间用了将近一百年!
犀獾 回复 07-12 16:20
就你的最靠谱,秦始皇统一六国,虽然书同文车同轨,但极大的损害了六国贵族的利益。汉初也不得使用郡国分封二制并行。
Long 回复 犀獾 07-12 16:49
田荣当齐王没有问题,韩信当齐王没问题,刘肥当齐王没问题~~汉高祖不立齐王就有问题!武臣当赵王没问题,赵歇当赵王没问题,张耳当赵王没问题,刘如意当赵王也没问题,没有赵王就有问题……所谓六国复辟有几个是正统后裔不过是本地权贵们的代言人罢了!
风子
小编发言愚蠢至极,以为疆土差不多,就是继承?
天之御中
情况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为之奈何?
浮光掠偏影
有野心的都死的差不多了。六国旧贵反秦没有其他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废分封。 周朝分封与后世不太一样,夏商周是奴隶制社会,秦到清是封建制社会。周朝分封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公卿,层层分封,世袭罔替,而这些人被称为贵族。 你带入一下贵族视角,你觉得他们要不要反呢?毕竟原先是世袭当官,有自己的土地与奴仆,现在啥都没有,需要自己打拼。恰好李斯是主持废分封的人,扶苏却反对过,所以明白赵高是如何劝服李斯篡改遗诏的吗?想想商鞅是为何而死。
momo
真心想复国的六国子弟其实并不多,反秦很多时候只是野心家手里的一杆大旗,能团结这么多人是因为秦国管理得实在太烂了,所有人都过不下去,汉朝满足了他们的诉求他们为什么还要反
仙家奇缘6 回复 momo 08-04 15:48
所以啊,秦亡了!!被多数的既得利益者反扑而亡!!但那些人也被“郡县制”重创!新的继承者“汉”变成了多数派,而“分封制”被淘汰![横脸笑][横脸笑]
momo 回复 07-31 19:08
再如何变法,被割肉的既得利益者总归是少数的,只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多。如果被变法损害利益的人成为了多数,那么变法就必然不能成功,除非从“变法”中得利的人才是统治阶级
ZACH 郑
杀得七七八八啦[得瑟]
用户47xxx91
通篇看下来真的是不知所云。多读书吧,小编
用户37xxx21
项羽就是那班贵族的代表,被打惨了
是否有人
因为已经复国了啊!齐国代国赵国济南国等那些都是国呗!他们还要怎么复?![得瑟]
amurodx
非刘不王,都是老刘家的人复个锤子的国[抠鼻]
绯村月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雨露均沾法啊……几十只羊总比几头狼安全吧
黄子真
这种小编多来一点,认真的聊聊历史多好。
逐流之人
六国中高层秦始皇杀了一批,项羽杀了一批,刘邦杀了一批,刘邦搞了个大封六国活动,把藏起来支持六国的遗老遗少全部吊出来,后面找机会全杀了丽食其就是因为支持六国复国后面被刘邦坑死了。刘邦建国大封刘氏亲王,封了100多个侯把六国中高层都换成了自己人。底层实行黄老之术,底层挑拨不起来。
tp淼淼
封地都姓刘了,哪来实力复国
路人甲路过
露头就被灭,还敢闹事?
BUG丶般存在
豪强是豪强,世家是世家,关东的叫豪强,关中的叫世家
用户60xxx69
分析得这么复杂,其实很简单,死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打不动了,不想打仗了,野心家们成了无源之水,想反也没基础了。
新鲜老腊肉
秦国杀一遍。。。项羽杀一遍。。。刘邦再杀一遍。。。。吕后再再杀一遍。。。你来搞啊??????
俺发现个盲僧在山东卖鳖
一派胡言,这种说法,汉朝就不算大一统王朝了,汉随秦制,兼有分封差不多
西园湘茗
秦灭六国被杀一批,秦末战争杀一批,楚汉之争又杀一批,世家大族都灭差不多了,剩下只能苟延残喘。
奕Michael
汉初的时候六国势力已经全灭了
jhhxd
他们不是要复国,是要分封
用户15xxx48
一件事情如果阻力越来越大,人的执念就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长时间大空间
韭菜被割了一轮又一轮,哪还有力量?
脱胎为鸟
因为过了三代
邂逅
秦国都没了,找谁复去。
暗香紫藤
只是秦时间短而已 迁咸阳 项羽 楚汉战争 一次次的在削弱 到刘邦在位六年你以为韩信在干嘛 刘邦分封又是在干嘛呢
葫芦
蜀就是汉朝的复国
火焰琥珀
你怎知私底下没搞,不过煽动了什么七国之乱什么的,慕容复到大宋都在搞小动作
guwuyilei
社会结构变了,千万以上的人,六国士族占多少?后期大都不得人心……也就楚国有点影响……
梭哈
战国之乱,杀伐五度,黎民倒悬,创伤还没有愈合又逢楚汉大战,九死一生,十室九空,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正是人心思定之时,恰好汉朝初年奉行的是“休养生息”的国策,可谓是“得天意人心”。要不是活不下去,百姓谁跟你造反?寥寥数百六国贵族没有百姓的支持,正如泥鳅入海,能翻起多大的波浪。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选择刘邦而非项羽是有道理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江湖百晓生
刘邦把楚国的屈景昭,齐国田氏,还有一个家族忘了叫什么,五家举族全部迁往关中了[哭笑不得]离开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用不了多久家族自然衰落了!
zues
被连续灭了三次,还能翻起什么浪?
Yang
这个分析逻辑有一定道理
用户10xxx77
有皇帝不做去当个王?脑子有问题[吃瓜][吃瓜]
摇了一夜床
欲灭其国先毁其史
大黄蜂ak47
贵族死的差不多,打仗是需要花钱的,钱也被刘邦收的差不多了,造反诛九族,就算逃命,也难成气候
曾几何时
其他地方都是侵来的
zhengbin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结果。
富贵爸
为什么清中期以后汉人不抵抗了?
驱除鞑虏
秦时明月汉时关,汉王刘邦至少对待三秦人还不错。
此账号已注销
[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最关键是推恩令啊!这样的明谋让你想反也反不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首先刘邦自己就是楚人,沛县在江苏,项羽的彭城也就是徐州也在江苏。楚汉之争本质上是楚人两大集团内斗,不管谁赢了,只要把韩信这种厉害的楚王赶紧拿掉,楚人就不会造反的。刘邦身为楚人,出陈仓后以秦为根据地大后方,汉政权本质上是集了秦楚两大属性的。汉政权在本质上和秦政权有巨大区别,不要将秦汉一概而论,楚人不会对汉政权有切齿的仇恨,是当时最大的稳定因素
没有昵称的祟祟
七国之乱了解一下
WWIII
历史都是循序渐进的,秦始皇可没有杀六国贵族,秦始皇只是没有沿袭夏商周,给六国贵族继续封爵位,就被六国贵族认为是残暴不仁,那时候六国贵族怎么也想不到,不封爵位根本不算什么,还有可能被杀光啊
北诺
死光了
KD985
慕容复到宋朝都还想着光复大燕,可惜了,武力值不如乔帮主![笑着哭]
陈岩石
因为项羽灭秦后六国复国了啊,楚汉争霸后刘邦虽然重新分封,但没动贵族的蛋糕啊,天下还是士族的天下,所以有什么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