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尼采
如果你的生活像一团乱麻,工作压力山大,感情问题让你喘不过气,甚至觉得自己快要被压垮了。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疯狂刷手机、找人倾诉,还是干脆躲进被窝里大哭一场?
说实话,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每当遇到类似的痛苦,我总是忍不住想逃避,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
可是有一天,我读到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他说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就只做一件事——睡觉。
当时我读到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原来面对痛苦的方法,就这么简单。
在《我说参同契》这本书里,南怀瑾先生是这样说的:“我常常觉得‘一被蒙头万事丢’,把被子拿来一盖的时候,不空而空,不放下而放下。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碰到最困难痛苦的时候,睡觉去,睡醒了再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
这句话理解起来也不难,做起来更简单,睡觉就好了。可是他为什么说睡觉是应对痛苦的“良药”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说。
01
睡觉是一种“放下”的智慧
南怀瑾先生提到的“一被蒙头万事丢”,其实就是一种“放下”的境界。
你经常被痛苦折磨,是因为你太执着于眼前的困境,越想越钻牛角尖,越想越觉得无路可走。
而睡觉,恰恰是一种“放下”的方式。当你钻进被窝,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隔绝在外。
这种“放下”不是逃避,而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武痴”鸠摩智,一生都在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看到厉害的武功就想学,结果被反噬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武功尽失之后,反而一身轻了,因为他已经选择了“放下”,睡一觉起来就是另一个自己,至少不会那么痛苦了。
02
睡觉是给大脑“重启”的机会
现代科学早已证明,睡眠对大脑的恢复至关重要。
当你陷入痛苦时,大脑往往会陷入一种“过度思考”的状态,越想越乱,越想越焦虑。而睡觉,就像给电脑“重启”一样,能让大脑从混乱中恢复过来。
南怀瑾先生提到的“睡醒了再说”,其实就是在告诉你,痛苦往往是因为你被情绪和思维困住了。而睡眠能让大脑重新整理信息,找到新的视角。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就是在睡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拼命思考,而是让大脑休息一下。
03
睡觉是“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南怀瑾先生一生倡导“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时候需要顺流而下,而不是逆流而上。
睡觉,正是这种“顺其自然”的体现。当你面对痛苦时,与其强行对抗,不如顺应身体的自然需求,好好睡一觉。
这种态度在《红楼梦》里也有体现。贾宝玉在经历家族衰败和个人情感挫折后,并没有选择沉溺于痛苦,而是选择“顺其自然”,最终看破红尘,选择了出家。
这虽然不是睡觉,但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有时候放下执着,顺应自然,反而能找到出路。
04
睡觉是“等待转机”的智慧
南怀瑾先生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
这句话非常受用。人生就像天气,阴晴圆缺,变化无常。
今天的痛苦,可能明天就会迎来转机。而睡觉,正是给自己一个“等待转机”的机会。
历史上,许多伟人也曾经历过低谷期。比如,林肯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
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击垮,而是选择“等待”,最终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这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睡觉是一种“等待转机”的智慧。
作家林清玄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南怀瑾先生的这句话,给了你一个面对痛苦的态度,就是不要急于解决,也不需要强行对抗,而是学会睡觉。
它让你学会放下,给大脑重启的机会,顺应自然,等待转机。
所以,下次当你感到痛苦时,不妨试试南怀瑾先生的方法:钻进被窝,好好睡一觉。
也许,当你醒来时,会发现世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用户17xxx26
顺应自然,等待转机。[点赞][100][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