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三人增补为政治局委员,一位开国元勋最先脱颖而出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4-02-23 05:42:28

1958年5月25日,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这一日,共有3人增补为政治局委员,2人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这其中有一位是开国元勋,曾经领导过闽西红军的建设,猜猜他是谁?既不是邓子恢,也不是张鼎丞。

先说一下,这一年为什么要增补?那是因为中央机构的扩大而导致的。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我党共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17人,中央候补委员6人。当时,中央为了尽快实现二五计划的目标,在原书记处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工作部的专职,如此,中央办公机构遂迅速扩大。

1958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中共中央于5月25日召开了八届五中全会。同日,在毛主席的提议下,3人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如此,八届中央政治局遂扩大到了20人的规模。

那么,八届五中全会增补的3人都是谁呢?

第一位是李井泉,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他在大革命时期曾任东江特委秘书长。红军时期,李井泉被派到东江地区领导军事工作,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他又转入中央苏区工作,成为了红4军补充团的政委。

红军长征胜利后,李井泉先是在红军大学担任上级政治科政委,1938年又调入大青山地区任职。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他开辟大青山根据地,又培养和输送大批军政干部,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井泉在八大会议上曾当选为中央委员,五中全会召开后,他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位在林彪等人之后。

第二位是柯庆施,柯庆施曾经的地位很高,他当过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曾经是政治局委员,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和华东局书记,是六十年代华东局的一把手。柯庆施参加过远东第一次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在安徽省的历史上,他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革命时期,柯庆施参与了安庆和芜湖党组织的创建,当时,我党计划在鄂东南地区组织兵暴运动,柯庆施以安徽省委书记的身份指导起义工作,又领导红8军的创建,最终成为了红8军政治部主任。

1931年后,柯庆施先后在北方局和延安工作,在此期间,他历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石家庄市市长和南京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像南京地区的土改工作,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虽然柯庆施在领导革命工作方面贡献突出,但因为“反右”运动的影响,他后期还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八届五中全会后,柯庆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65年4月9日,因为身患重病,他不幸病逝于成都,享年63岁。

最后一位是开国元勋谭震林。谭震林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排名第20,所以是第三个增补。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谭震林主要担任中央副秘书长和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当时,他主要负责人民公社的试点工作,是我国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关键性人物。

谭震林的资格很老,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参加了武装起义,并担任了茶陵县委书记。当年,毛主席到茶陵视察,谭震林则与何挺颖、曾士峨等人勇夺遂川、永新等县城,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1军团成立后,谭震林是红12军政委,后来,闽西苏区创建,他又担任闽西军政委员会委员,成为了闽西三杰之一。

谭震林在开国元勋中率先脱颖而出,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陶铸和徐向前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要到1966年,他们比谭震林晚了整整8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能与陈毅、饶漱石、刘伯承、邓小平并列,成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了。

0 阅读:31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